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沧州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
市县乡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河北日报讯(记者戴绍志)近年来,沧州市持续抓好“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认证旱碱麦绿色食品11个,认证产量达1.1万吨,覆盖旱碱麦种植面积达4.6万亩。这是记者从沧州市政府新闻办6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去年以来,沧州市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黄骅旱碱麦生产技术规程》等2项省级地方标准和3项市级标准已发布实施,《沧州旱碱麦》等10项市级地方标准完成立项。同时,绿色食品高质量创新发展全国技术中心、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园地、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在沧州挂牌运行。
此外,沧州市强化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管,指导小麦种植户科学安全用药、规范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加大小麦、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以及绿色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立足强化体系建设,沧州市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为解决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沧州市县乡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村级配备协管员,打造4个省级追溯与网格化提升县和28个示范乡镇,进一步压实网格化监管职责。同时,推进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创建为省级检测分中心,认证参数有305个。
沧州市还建立健全农产品全程监督管理协作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无缝隙监管。对羊肚菌、鹌鹑蛋、冬枣等小宗品种组织开展专项监测。今年以来,共检测各类样品1.9万余批次。同时,建立生产主体全面自查、县级“双随机”检查、市级包联督查的农产品风险隐患排查模式,围绕农兽药残留超标等突出问题,做到层层抓落实,确保排查不留死角、不存盲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