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由朱一龙主演,改编自余华小说的电影《河边的错误》,正式上映,并在上映首天就拿下了单日票房冠军。
除了男主角朱一龙算是这些年来风头比较劲的流量,加上自己凭藉实力拿下了金鸡奖影帝是比较吸引人的点之外。这部电影之前在戛纳电影节上的亮相和平遥电影节上的获奖,更让它在未经上映时就备受大家期待。
因此,也就不奇怪凭什么人家能在上映第一天以32%的播放场次占比拿下了全天50%以上的票房。很快,豆瓣分数也出炉。开画分数7.7,虽然没有达到8分之三,但对于国产电影一直比较苛刻的豆瓣网友来说,这已经算是值得一看的水准之作。
真正让人觉得奇怪和惊讶的是,这部电影毕竟是作为一部文艺片,文艺片就是委婉说法的票房不一定好。此时,考验的就不是文艺片本身,而是文艺片主演,也就是演员的粉丝粘性和他们的个人票房号召力。
因为对于广大群众而言,文艺类电影就算想看,以后等线上播出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电脑前看就可以了。
《河边的错误》,名号:一部“荒诞现实主义艺术电影”。故事内容讲述了一桩吊诡凶案牵扯出多名嫌疑人,刑警队长马哲被无法言喻的真相不断拨弄,逐渐陷入荒诞、不安和分不清是真是幻的时刻与记忆。余华的小说出版于1987年,距离现在都快有四十年,看起来对于一般的观众的确没什么吸引力,甚至是有门槛的,很多地方都劝退不少观众。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部电影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开门红,单日票房就突破6000万,预测票房最终能达到3亿多。这个预测成绩不小心让前两天带着自己文艺片《不虚此行》上映的胡歌,躺着中枪了。
胡歌在这部电影上映期间的发疯宣传状态,和让人觉得可笑的“我们需要票房,文艺片也需要票房”的呐喊之下,最终只收获2700万,是个连3000万都没有突破的可怜票房。有很多吃瓜网友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两家后来频繁友好交流,总是在各方面对标彼此。
流量快速攻占电影圈
朱一龙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一直在娱乐圈都是边缘人物,跑龙套、演配角,直到甘愿下海之后拍摄了《镇魂》一剧爆红,才有了后续的资源。
可惜的地方,让人觉得无奈的就在这里。十几年来默默拍戏无人知,一朝下海天下名。流量的标签,眨眼给他贴在了头上,各种各样的代言纷至沓来,随便走进一个快餐店,都是朱一龙联名比萨。
此时的朱一龙开始快速攻占电影圈,一部《人生大事》,遇上当年是电影小年,三两下金鸡影帝加封,而且该片更是仅仅以6000万的成本,直接撬动了17亿的票房,数学都快不够用了,这是几十倍的收益啊。一次是意外,两次呢?今年又见面的《消失的她》,稳扎稳打让朱一龙短短两三年之内就累计成为最年轻的主演票房百亿影帝。
与之相比,国民度几乎是同龄人当中,没有人能够抗衡的胡歌,却在电影圈里面始终挤不进去。每一次都是敲锣打鼓昭告天下,自己又拍电影了,各种艺术追求,咖位逼格,结果,都是哑炮。
隐婚生子无端被躺枪
朱一龙和胡歌之间的渊源,并不是说两个男明星彼此长得有多像,他们的主攻方向有多类似,是因为有段时间网上流传瓜,说某80后有着经典国民古装代表作的小生,已经隐婚身子,当时剑指朱一龙,古装代表作是《知否》。
大部分人也觉得是朱一龙,谁叫这货是新鲜冒头出来的流量,不稳当。没能想到,反转打脸,最后是胡歌出来认领的这件事情。这就给朱一龙的粉丝心里面一直埋了一颗雷,随时随地都要为胡歌点燃。
成名之路基本不重叠
两家一直紧咬对方不放,不停对打,看着又没什么可比性,为一个假瓜争夺怎么久,其实是源自一种人的不平衡心态作祟。
胡歌属于开局抓了一把好牌,一出道就是大男主,拥有多部国民爆款作,远远甩开他的同龄人。
而朱一龙就属于典型的后来者居上,默默无闻十几年,突然一下子坐着火箭升空。在这样的对比参照之下,当事人、粉丝心理落差都会越来越大,吃瓜路人也看着玩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