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淠史杭工程何以被誉为“治水史诗”?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20 14: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安徽六安8月20日电 (记者 张强)八月的皖西大别山区层林尽染、水清岸绿,淠史杭灌区的水稻正在抽穗期。

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罗管村种粮大户万立成,对自己今年种植的1000亩水稻能够丰产很有信心。他说:“淠史杭工程主干渠从我们村穿过,种粮这么多年基本没为用水发愁。”

淠史杭工程何以被誉为“治水史诗”?

资料图:航拍淠史杭灌区泉水堰渡槽。(无人机拍摄)六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翻开地图,淠史杭灌区覆盖安徽省中西部大别山余脉的大部丘陵地带,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上引大别山区的6座大型水库之水,下连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和21万座塘坝,形成了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排体系,润泽1060万亩江淮土地,惠及皖豫2省4市17个县区,实现了灌区八成以上的自流灌溉。

淠史杭工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中国最大灌区,也是世界七个特大型灌区之一,有“治水史诗”“人工天河”之美誉。

淠史杭工程何以被誉为“治水史诗”?

资料图:航拍淠史杭灌区横排头渠首枢纽。(无人机照片)六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因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加之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历史上的皖西饱经水旱灾害肆虐,形成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窘境。兴修水利工程,变“水害”为水利,成为世世代代皖西人民的心愿。

战国及秦汉时期,这里就曾修建过芍陂(今安丰塘)、大业陂(今水门塘)、七门堰等著名水利灌溉工程。

1958年8月19日,恰逢新中国号召兴修水利、治理淮河,位于六安境内的淠河灌区渠首横排头枢纽工程节制闸开工,标志着淠史杭工程建设拉开大幕。

淠史杭工程何以被誉为“治水史诗”?

淠河总干渠上最大的节制闸——罗管节制闸,俗称合肥市的“水龙头”。张强摄

一组数据可以窥见淠史杭工程支撑区域发展的战略地位:淠史杭灌区受益范围为安徽境内的耕地面积1270万亩,占安徽省1/6,正常年份粮食产量700多万吨,约占安徽1/5、全国1/100,受益范围内的GDP约占安徽1/3。

从边建设、边发挥效益,到围绕工程续建改造和管理创新,65年来,淠史杭工程抗旱减灾效益超1600亿元;累计城乡生活供水100亿立方米,保障安徽六安、合肥及沿渠1400多万城乡人口饮水安全;年均生态补水3亿立方米……淠史杭工程将荒岗连绵的江淮丘陵地区变成了年产超百亿斤的大粮仓,昔日干旱贫瘠之地成为流水潺潺的岭上江南。

淠史杭工程何以被誉为“治水史诗”?

资料图:航拍淠史杭灌区九里沟水电站。(无人机拍摄)六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8月19日,纪念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大会在六安市举办,吸引众多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淠史杭建设者、受益地区代表等汇聚一堂,建言淠史杭工程现代化建设。

淠史杭工程何以被誉为“治水史诗”?

8月19日,纪念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大会在安徽省六安市举办。张强摄

中国灌区协会会长李仰斌认为,淠史杭工程难度之大、规模面积之广、工程历时之长、人民奉献之巨、惠及人口之多等世所罕见。

从动工到基本建成,14年的淠史杭工程艰苦创业,江淮儿女发挥了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淠史杭工程何以被誉为“治水史诗”?

淠河总干渠上最大的节制闸——罗管节制闸安澜。张强摄

据六安市委书记叶露中介绍,10米以上深切岭98处,10米以上高填方48处;不用水泥钢筋,设计建造出库容达八亿立方米的龙河口土坝,且防洪标准按一百年一遇……淠史杭工程不仅是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2021年以来,淠史杭灌区进入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阶段,将数字灌区体系纳入淠史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中。

目前,淠史杭“数字灌区”项目初显成效。该灌区已建立水情、雨情、工情、农情在线监测的立体感知网,基本覆盖灌区水源工程、渠首及主要骨干渠道和建筑物,重点支撑了雨情系统、水情监测和供水计量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闸控系统等应用。

淠史杭工程何以被誉为“治水史诗”?

8月14日,在淠史杭灌区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屏幕,查看整个淠史杭灌区工程运行情况。张强摄

“十四五”期间,六安市将抢抓引江济淮、江水西引等区域调水工程带来的历史机遇,通过“蓄引提调”四种水源多源配水、工程节水、数字调水、生态护水、科学管水,构建淠史杭灌区水资源配置与保障体系、灌排工程体系、调度管理体系、水生态保障体系和科学管理体系。

到2025年,基本完成灌区分干渠以上骨干工程配套达标,建成淠史杭数字灌区,加快灌区水系联通,着力提升灌区水资源配置与保障能力,取得灌区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安徽频道人民网六安8月19日电(记者高飞跃)为纪念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弘扬和传承老区人民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8月19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
2023-08-19 19:52:00
淠史杭工程建设65周年|葛春华:三进磨子潭四进佛子岭 只为子孙少受水害之苦
...程大建设历史,依旧刻骨铭心。他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淠史杭”的往事时,坚毅的目光里饱含着曾经的决心和信念。葛春华 两次负伤未痊愈又上工地葛春华是淠史杭工程的第一代建设者。19
2023-07-04 17:34:00
...市庐江县、肥西县和六安市裕安区、金安区,围绕“加快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夯实提升粮食产能基础”开展专题调研,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最大灌区,创造了战
2023-08-13 01:16:00
新华全媒+丨新老照片感受淠史杭灌区发展之变
...片,新华社发 蒋常虹摄)。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淠史杭水利工程,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工程的总称,于1958年8月开工建设,是以防洪、灌溉、城乡供水为主,兼有水力
2023-08-19 19:28:00
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
大皖新闻讯 8月14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从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新闻发布会获悉,淠史杭灌区年均防洪减灾效益超过4亿元,淠史杭灌区建成以来,已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灌溉
2023-08-14 11:35:00
淠史杭工程:六十五载护粮仓 “人间天河”谱新篇
...样劳作有何意义,只知道水渠修好了,好日子也就来了。淠史杭工程纪念碑。人民网 胡雨松摄如今,经过几代人努力,当年父辈们一锹一土开掘的水渠,已成为惠及皖豫两省4市17个县区的淠史
2023-08-19 09:48:00
... 张强)记者14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是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65年来,淠史杭工程抗旱减灾效益超1600亿元(人民币
2023-08-14 21:57:00
进入国家级试点名单,淠史杭金安灌区为全省唯一
...有16个试点灌区和9个试点县(市、区),六安市金安区(淠史杭灌区金安灌片)入选试点县(市、区),为全省唯一。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淠史杭灌区金安灌片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
2024-07-08 11:26:00
...人民网-安徽频道位于六安市裕安区的横排头枢纽工程为淠史杭灌区淠河灌区渠首,是淠河流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性控制工程。2023年底,随着横排头枢纽工程新一轮改造提升的完成,
2024-04-16 11: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