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钟南清 刘芳菁
每逢佳节陪思亲。龙年新春佳节,正是万家团圆、阖家欢乐的时刻。鄱阳湖畔,凛冽的寒风中,却有一群人在湖区坚守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湖区的候鸟。他们就是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层巡护员们,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他们用奋斗的姿态,恪尽职守,24小时坚守在岗位默默奉献,呵护着鄱湖越冬候鸟的安全。用行动谱写着巡护员的铁肩担当:春节我在岗,坚守不打烊。其中,有位巡护员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奋战在巡湖保护的第一线,坚守诠释责任,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鄱阳湖候鸟平安越冬。
春节期间每天早上6:30,天刚蒙蒙亮,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的巡护员王小龙起床,和往常一样,骑上摩托车,迎着刺骨的寒风驶离吴城站,去赣江渡口乘座首趟渡船,赶往中湖池、梅西湖巡湖。“今日,湖区秩序正常。”他在当天的巡湖工作日志上写道。这是王小龙第38个春节默默坚守在岗位上,呵护着鄱阳湖越冬候鸟。
吴城保护站现有8位工作人员,7位是外地人,他们都回家过年了。
王小龙出生在鄱阳湖畔,喝着鄱阳湖的水长大,对鄱阳湖的一草一木一鸟都有感情。每年春节,王小龙都主动提出,让同事们回家团聚,自己一人留守站内。38年春节期间,别人是万家灯火团圆,而王小龙却在鄱阳湖畔迎着凛冽的寒风,守护着那些美丽的生灵。
王小龙从踏进鄱阳湖保护区那一刻起,他对鄱阳湖不离不弃,晚上做梦的时候都梦到这些候鸟。保护鄱阳湖,保护鄱阳湖的鸟儿与湿地是他义不容辞职责!从此。他一身迷彩服,一双高筒靴,一架望远镜,每天早出晚归,越洲涉水,年复一年、春去冬来。由军人到巡护员,青发到白发,青年到中年,38年如一日,13000多个日夜坚守湖区一线,忠诚地呵护鄱阳湖珍禽候鸟,徒步巡湖40多万公里,查处破坏候鸟和湿地环境案例180多起,救护放飞了300多只鸟类。他巡湖时左臂不慎摔伤粉碎性骨折,石膏没拆,就吊着绷带,又开始巡湖了。他对工作无怨无悔,却也因无法为家人付出更多关爱而内疚。王小龙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一位普通巡护员真挚的爱,呵护着鄱阳湖美丽的生灵,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默默奉献着。
38年来,王小龙荣立三等功两次,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江西好人”、全国10佳“桃花源巡护员奖”、“新时代赣鄱先锋”、“江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最美的环保人”、“江西最美的林业人”、省直“优秀党员”、“鄱阳湖十大环保卫士”、第八届九江市道德模范和“鄱湖卫士”等荣誉称号。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