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井 夫
头盔“新国标”于7月1日起施行,新制定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在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护目镜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6月29日《北京日报》)
众所周知,头盔是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帽”和“救命帽”。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有了质量合格的安全头盔的庇护,就能大大降低头部受重伤的概率,避免车毁人亡的悲剧。可以说,“佩戴安全头盔”关键时刻能保安全,甚至能保命。
之前,市场监管总局曾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发现,60批次电动自行车头盔中有46批次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率76%;其中20批次无缓冲层结构头盔全都不符合监测要求,存在严重安全风险。
此次于7月1日正式实施的头盔“新国标”,无疑是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保驾护航。当然,有了“新国标”不等于就可以万事大吉,还需加强对头盔质量和安全的全方位、全链条的有效监管。
一方面,质监、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对厂家生产的每一批次安全头盔,实行严格的安全性能、产品质量等监测,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头盔流入市场。一旦发现不合格头盔,就要督促企业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应对劣质头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不妨通过没收头盔、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甚至“从业禁止”等多种处罚手段,让无良厂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倒逼其确保头盔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1: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