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还差一步
“苏州演唱会市场是悄悄爆发了吗?”
住在苏州的小雪是个“演唱会女孩”,坐半小时高铁去上海看演唱会,是她以往的日常。但最近她发现,来苏州开演唱会的知名歌手明显多了起来:张韶涵、邓紫棋、陈奕迅、罗大佑、张学友、汪苏泷……“10月、11月,我的每个周末几乎都排满了!”
在这背后,是苏州奋力一搏“万亿消费”的决心。近日,苏州发布《进一步促进文旅体联动丰富产品供给的意见》,制定十条针对性措施,对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体育赛事、漫展等给予真金白银的补助。
演唱会、体育赛事,对拉动地方消费立竿见影。前三季度,苏州社零总额7418.5亿元,同比增长5.0%。如果能在接下来的四季度保持如此增速,“最强地级市”苏州,将成为全国第7个万亿消费城市。
△ 在苏州举行的一场大型演唱会。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摄
全年社零增速需超4.35%
2023年,深圳和成都社零总额双双突破万亿,苏州全年社零以9582.9亿元收官,距离万亿也仅有一步之遥。
但这近五百亿的“一步”也并不好迈。
△ 2023年社零总额排名前十的城市。制表: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
今年的苏州消费先声夺人,1-2月社零增速高达11.8%,但之后却逐渐放缓。一季度同比增速为10.6%,上半年增长7.4%,前三季度增速为5%。
尽管比起全国社零增速仍高出1.7个百分点,但消费放缓的趋势似乎让苏州的万亿目标显得不那么“保险”。据测算,如果今年苏州社零要突破万亿大关,全年名义增速需要超过4.35%,四季度增速至少要达到2.5%。
今年苏州消费中最亮眼的增长,来自于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苏州在5月发布“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政策,拉动全市家电、汽车更新换代需求持续释放。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0.4%,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6.5%。
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也较快,1~8月增速分别达21.1%、19.9%。
但苏州也有短板。前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增速4.3%,不及整体,略显疲软。降幅最大的类别则来自于体育、娱乐用品类,1-9月降幅达到49.7%,文化办公用品、五金电料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的消费降幅也都达到两位数。
△ 苏州市2024年1-9月社零情况。图源:苏州市统计局
最后一季度,苏州将万亿消费的突破希望寄托在文旅体上:丰富文旅体联动产品供给。以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为例,每站次售票超5万人次的,按每人次15元奖励主办单位;每站次售票超10万人次的,对超出部分按每人次20元予以奖励。
“据业内人士测算,一场演唱会期间,每1元门票收入能直接拉动主办地7至8元的餐饮、住宿、交通、文旅等消费。”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了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策划优质引流活动也能进一步丰富城市的消费产品,将流量转化为有效消费增量。
不过,王鹏也指出,这类业态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活动的举办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收益或许具有不确定性。
△ 苏州文旅资源相当丰富。图源:时代周报王晨婷/摄
万亿城市如何重振消费
跨上一个新台阶,晋级万亿消费城市,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城市发展能级更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动能更加澎湃。
成为万亿消费城市,对于后续城市的招商引资,如吸引首店落户等都意义深远,也能进一步加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不过,早前晋级万亿消费的几个城市,似乎在今年面临一些“熄火”问题。前三季度,“消费第一大市”上海社零总额为13313.82亿元,同比降幅达到3.4%;北京也录得负增长,同比减少1.6%;广州、深圳则分别微增0.1%、0.7%。
△ 上海的消费地标南京路。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摄
中西部两座消费大市则相对坚挺。重庆前三季度社零总额为1.17万亿元,同比增长3.8%,超过全国平均线0.5个百分点,它也是万亿消费城市中唯一跑赢全国增速的;去年刚刚晋级的成都前三季度社零总额为7427.3亿元,同比增长2.2%。
问题出在哪里?以上海为例,细看各项数据,基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批发零售业同比下降3.2%,住宿餐饮业下滑5.4%,穿的商品、用的商品、烧的商品分别同比下降1.6%、5.9%、7.0%,仅有吃的商品同比增长1.7%。
人均消费支出也罕见地出现了下滑,前三季度上海全市人均消费支出下滑0.9%。不过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增长了4.2%。
△ 北京三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图源:北京市统计局
“这几个万亿消费城市在今年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摩擦等,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减少了非必需品的支出;再者,高房价和生活成本上升也压缩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影响了消费能力;最后,消费趋势的变化,例如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在线购物,对实体商业造成了一定压力。”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北京的消费数据也体现了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在各个公布的细项中,只有网上零售额为正增长,占比已经接近全部社零的四成。
此外,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是北京今年消费的一大亮点,同比增长24.5%,与苏州通过文旅体活动拉动消费的目标不谋而合。
△ 2024年1-9月北京社零情况。图源:北京市统计局
要走出消费疲软,王鹏认为,可以从需求侧入手培育新消费群体,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提供丰富多彩的消费品和消费形式,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同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既惠民、又利企。”王鹏说。
今年多地推进“两新”,带动家电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部分消费大市是在近期才推出相关政策,带来的效果尚未完全体现在日前公布的三季度数据中。
如北京是在今年8月26日推出“两新”政策,这一时间节点已处于三季度的后半段。但据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介绍,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北京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由1—6月的同比增长1.4%,提高到1—8月同比增长8.9%。
由此可见,“两新”的政策效应将在四季度持续凸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