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座小山村的“新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2 07: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

一座小山村的“新生”

——安化县马路溪村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纪实

一座小山村的“新生”

群山环绕的马路溪村。黄云摄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果

从深秋进入初冬,天气尚暖。安化县马路镇马路溪村周围连绵起伏的群山,随着草木外表的变化,五彩斑斓,美不胜收;依山而建的房屋,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山间小溪清澈见底,沿着村间的小路轻快流淌;房前屋后,村民或辛勤劳作,或笑谈家常,一派和谐的景象……

马路溪村2012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是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南省文明村、湖南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马路溪村积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结合良好的山水生态,传承创新,发展文旅产业,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古村“新韵” 引领企业村民奔富路

“相传,青云洞是爱国诗人屈原曾经屯兵十万、抵抗秦国的地方,因此也被村里人称作‘屈子屯兵洞’,现在开发成了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在马路溪村青云洞景区,村干部邓淑雅向大家介绍青云洞的“前世今生”。

2021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队入驻马路溪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通过“村企合作”模式,对传统村落民居古建筑群、青云洞、古楼坡茶园、马路溪等现有资源进行开发打造。今年4月,投资9000万元的青云洞景区开始接待游客,景区项目以屈原在《楚辞》中的著名诗篇《九歌》为蓝本,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基础,结合“少年屠龙”的典故和民间祈福的传统,打造了《云上九歌》的故事,并以此故事为基础,在青云洞中以3D M A PPIN G投影、LED裸眼3D技术、全息沉浸影像等用数字科技赋能历史文化的方式,结合青云洞独有的自然景观,打造电影级景区场景,开发了全国首个仙侠国潮风格的溶洞景区。景区开放后,马路溪村便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仅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青云洞就接待游客近十万人次。

运用好文旅资源,不仅让村子成了“网红”村,也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青云洞景区正式运营后,原来在县城打零工的村民刘辉华应聘成为景区工作人员。他介绍,景区的成功打造,不仅让一部分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帮村里的土特产打开了销路。他说:“不少游客想购买一些土特产,我们便会向他们介绍这里的野生菌、桃子等特色农产品,游客了解后会直接到村民家中购买,这样一来不仅让游客满载而归,乡亲们也能增收致富,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乡村“新人” 激发文旅融合新动能

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为马路溪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1年,驻村工作队入驻,决定发动群众的力量建设家园。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一次次的屋场会,成功调动村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筹款26.36万元。近百名志愿者和村民无偿投工投劳,硬化河堤800余米,新修道路150余米,竖起仿古太阳能路灯88盏,修建风雨亭1座,改写了马路溪没有路灯的历史,为村民和游客增添了游乐的场所。“优秀的文化是一个地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驻村工作队队长胡振国走在马路溪村古建筑群的小路上,指着路边充满特色的围栏和墙绘介绍。工作队入驻后,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游客游玩时难以与本地文化产生“共情”,于是通过增设围栏、墙绘等趣味性的点缀,引领游客融入当地的文化氛围中,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

驻村工作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动能,而文旅资源进一步融合产生的虹吸效应,又为马路溪村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今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湖南分会场和2023年湖南省(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湖南省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马路溪村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媒体的关注。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为马路溪村带来了经济效益,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也为这个小山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独特的文化气息。

山村“新风”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马路溪村的变化太大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村子变美了,村民更有活力了。”安化县东坪镇居民熊显奇到马路溪村游玩后,看着干净整洁的村道和整齐有序的菜园有感而发。

近年来,马路溪村以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和村民素质为目标,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倡导节俭之风,破除陈规陋习,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先后修订实施《村规民约》、制定《马路溪村红白理事章程》《马路溪村道德积分超市(爱心超市)实施方案》及《细则》;民推民选成立马路溪红白理事会、马路溪村道德评议委员会,规范村志愿者队伍组成和管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乡风文明水平。“这些年村子风气好了很多,以前是比谁家房子大,谁家酒席红包大,现在比的是谁家环境搞得好,谁家好事做得多,大家都攒着劲,要比比谁为家乡建设出力更多哩。”87岁的村民邓常山说。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近年来,随着移风易俗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马路溪村的环境和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村蜕变的密码
本文转自:益阳日报山村蜕变的密码——安化县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一大苍村村民在翻晒豆角。甘果摄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果 通讯员 谭云鹤 黄阳利无人问津的传统村落变成人气
2023-09-19 07:26:00
安化:马云公路建设助力乡村发展
近日,安化县马路镇云台山村世洁民宿负责人刘友文介绍,自从村上的马云公路通车后,他在2020年建起了一个民宿,在2021年国庆期间,民宿营业额就近5万元,去年有20多万元的营业额收
2023-11-24 17:39:00
...编自导、自演自赏,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赞新生活。
2023-01-15 08:06:00
行路江淮丨池州石台:大山村的新“出路”
...稍稍收敛,山林间的暑气渐渐散去。走进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王村组,乡间小路两旁的民宿飘出阵阵饭香。每年暑期,都是大山村最具人气的时候,来自南京、杭州、上海、合肥等地的游客自驾来到
2024-08-09 16:10:00
数字化让乡村焕发新生机
...设,持续推动乡村生产、生态、生活数字化转型,一个个山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走进兴隆镇新寨村,一座现代化的智慧种苗工厂映入记者的眼帘。这是一座年产能达1.5亿株种苗的农业工厂
2024-04-12 07:34:00
中新网江西于都7月16日电 盛夏时节,赣南大地,万物蓬勃。江西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绿意盎然,阳光照耀下,村中心位置一座红旗造型雕塑上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格外醒目。由
2024-07-17 13:34:00
临沭县青云镇:“三岭”绘就丰收图景
...”。红薯粉脯承匠心,“凤凰岭”飘香振兴路。于山、郭山村、贾山村、大蔡庄等7个村地处“十里薯乡”核心区,出产晶莹剔透的粉条如丝如缕,浓郁的薯香扑面而来。地瓜脯红色,香嫩,柔韧,
2025-04-23 15:59:00
光阴荏苒 洪都仍燃
...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启动,“洪都大院”开始了它的新生。如今的洪都生活区,道路平旷,建筑俨然,入夜后人声鼎沸,年轻男女往来各色网红店的烟火之间。出生后就一直居住在这里的李阿姨
2023-11-30 07:00:00
...见群众喜笑颜开。王优疆今年66岁,现住湘乡市中沙镇龙山村。“2018年前,我住在那边山里,吃穿住行都非常困难。”随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远处一座不知名的山头,王优疆在那
2023-01-19 07:3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