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18 14:41:00 来源:锦缎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芯事重重”是腾讯科技半导体产业研究策划,本期聚焦先进的封装工艺对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价值分析。

潮流如暗流,迅猛而至,行业龙头也被冲击的手忙脚乱。

当半导体加工的制程微缩游戏走到尽头,先进封装,逐渐成为芯片行业的胜负手。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01 潮流如暗流:黄教主上阵催单,台积电慌忙扩产

年初,任谁也料想不到,今年的半导体产业会如此的冰火两重天。在今年整个芯片行业由于去库存满目哀鸿遍野之际,英伟达的AI芯片却一颗难求,国内互联网大佬们亲自飞往英伟达总部加州,只为多求几颗A800和H800。

这倒并不是黄教主奇货可居,奈何是因为整个AI芯片行业都受困于台积电产能不够。

5月27日,黄教主明面上是到台湾大学发表毕业典礼演讲,创业大佬给后生的心灵鸡汤固然好喝,但实际上,敦促台积电扩产才是老黄此行的核心目的之一。据了解,台积电已经在协调提升产能,预估2024年底将冲刺20万片的产能,台积电股东会上CEO魏哲家表示,将会在龙潭厂加大力度扩充CoWoS产能,竹南AP6厂也将加入支援。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图:黄仁勋出席台大毕业典礼发表演讲

不是说芯片代工产能过剩吗,怎么还需要老黄亲自跑到台积电督战?与一般的认知不同,这次吃紧的不是台积电7nm、5nm这些先进制程的晶圆代工,而是那些以前不被人重视的先进封装,成为了整个产业链的最短板。

在半导体的行业分工中,封装一直都是鄙视链最底部的存在,低附加值高资本开支,芯片企业尽量都是绕道走。

而这次AI芯片的缺货潮使得先进封装技术代表之一的CoWoS,第一次走到了聚光灯下,以前这一冷门的名词,变得家喻户晓;业内甚至夸张到可以直接通过跟踪先进封装CoWoS的产能,来预判英伟达的下个季度的业绩,然后在英伟达的财报季疯狂买入看涨期权。

如果自上而下做逻辑推演,那就是:产业巨头争相进行AI的军备竞赛—>AI军备竞赛需要大量AI芯片—>AI芯片需要台积电代工—>台积电代工被先进封装CoWoS产能制约。

毫不夸张的说,先进封装一夜乌鸡变凤凰,成为制约TMT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哪怕作为半导体制造无可撼动的大哥,台积电虽然仍在引领先进封装,但显然对这一潮流的迅猛之势准备不足,在客户的催促下,也只能紧急催单设备商去被动的增加CoWoS产能。

这也是第一次,大家不得不正视封装这个行业。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图:半导体产业链;中泰证券

02 当传统思路走到尽头

提高芯片性能最直接的方式尽可能多的增加晶体管的数量,这跟提升电动车续航靠堆更多的电池包别无二致。所以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而言,先进芯片研发的传统思路,从来都是“在晶体管上做文章”,简单来说就是在制程微缩的同时扩大芯片面积。

其中,制程微缩的目的是为了在单位面积上放更多的晶体管,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14nm、7nm、5nm、3nm,这样可以把晶体管越做越小,自然单位面积能堆的晶体管就变多了;另外的方式是扩大面积,就是在给定制程的前提下,尽量把芯片做得更大。

可以说过去数十年,我们使用的电脑和手机的逻辑芯片,都是靠这种方法在续命。而这种方法发展到今日,已经无可避免的直接撞上两大限制。

限制一,制程微缩的边际收益越来越小。

其实从28nm之后,芯片设计中追求更先进的制程的性价比就越来越低了。根据芯原股份的招股书披露的数据,芯片的单位面积成本在14/16nm 后迅速增加,摩尔定律不断放缓。随着制程从28nm 制程演变到5nm,单次的研发投入也从5000万美元剧增至5亿美元以上。

先进制程成了烧钱竞赛,所以最先进的芯片,只剩下苹果、英伟达、三星、AMD、英特尔、联发科、特斯拉、华为等少数几家企业在做;年初OPPO无奈解散旗下的哲库团队,便是研发先进芯片高门槛的最好体现。

正是由于先进的投入产出比并不一定合适,所以很多芯片停留在28nm之后,便不再一味追求先进制程。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图:不同工艺节点处于各应用时期的芯片设计成本(单位:百万美元);来源:芯原股份招股说明书

限制二,大尺寸芯片的良率越来越低。

除了追求先进制程将晶体管密度提升外,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把芯片做大,所谓大力出奇迹。然而这一朴素的方法也基本走到了尽头。

仍然以英伟达的AI芯片为例。由于相较于传统芯片,AI芯片为了实现极限性能将面积做的更大,英伟达的AI裸芯片尺寸通常超过800mm2,是普通手机主控芯片的数倍大;芯片太大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生产的良率迅速降低。

业内有一个判别工艺制造良率的Bose-Einstein 模型:良率=1/(1+芯片面积*缺陷密度)n。从这个公式不难看出,单芯片的面积越大,良率就会越低。

有人自然会说了,良率低无所谓,多做几个不就行了?这显然是对工业化生产了解不够,英伟达AI芯片现在单颗出售价在1万美元以上,良率低带来的损失谁都承受不起。

根据模型估算,150mm²的中大型芯片的良率约为80%,而700mm²以上的超大芯片,良率会暴跌至30%。而且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光刻掩膜版的尺寸限制,其实单个芯片的面积一般不超过800mm2,所以英伟达的AI芯片其实已经逼近面积上限。

当推动先进芯片进步的方法,都开始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势必要寻找新的续命手段。

03 撞见未来,揭开先进封装的神秘面纱

虽然封装行业不如芯片设计和晶圆代工那么引人注目,但得益于芯片种类的大发展,全球芯片封装行业的规模也比较可观,在2022年的市场规模超过了800亿美元,是一个很难被忽视的行业,只不过一直被贴上周期的标签。

回归到产业,半导体封装是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后道工序,本身是为了更好的让芯片和其他电子元器件实现电气连接;曾有业内人士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芯片就相当于大脑皮层,而封装就像大脑的颅骨;所以在半导体的历史长河中,封装都是配角的存在,市场关注度并不高。只是先进封装让封装行业第一次走到了台前。

另外一个层面,封装行业的技术发展也并不慢,不是所谓的“纯周期”行业。

过去70年,封装行业至少经历了四次大的技术变革。尤其是从2010s开始,行业逐渐进入到先进封装的新发展阶段(2010年,蒋尚义先生提出通过半导体公司连接多颗芯片的方法,区别于传统封装,定义为先进封装)。自此之后,新的概念也开始层出不穷,比如有FC、SiP、2.5D封装、3D封装、FO、RDL、TSV等等。

当然,这也使得2023年学习先进封装的研究者,一下子扑面而来众多陌生的词汇,着实有些招架不住。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图:封装技术发展历史

先进封装的理解其实并不复杂。顺着之前讲的思路,既然单纯的扩大单一芯片面积和缩小制程变得愈发不可行了,那能不能把原本应该超大的单一芯片,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然后都在某种制程下做成性能优异的小芯片,最后再把这些小芯片拼在一起组成一颗“大芯片”,实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效果。

这就是先进封装最底层的原理,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大幅降低难度。如果都用相同的材料做不同的芯片,然后再将各个芯片封装到一起,这种在业内就被称为异构集成;如果甚至有些芯片,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制造,然后封装到一起,这种在业内被称为异质集成。

为了实现以上想法,产业靠开发新的工艺,将这种设想变成现实,比如实现硅片之间连接的TSV技术(Through Silicon Via,硅通孔技术)、RDL(重布线技术)。

以3D 封装为例,对于上下堆叠是同一种芯片,通常TSV就可以直接完成电气互联功能了,而堆叠上下如果是不同类型芯片,则需要通过RDL重布线层将上下层芯片的IO进行对准,从而完成电气互联。

仍然回到英伟达的AI芯片,作为先进封装的代表方案,CoWoS虽然是10年前台积电联合赛灵思开发的,但是最终在英伟达的AI芯片上被发扬光大。

NVDIA当前主力产品A和H系列,都是采用了台积电CoWoS 2.5D封装,以A100为例,其中的主芯片A100为单芯片架构采用7nm制程,然后配备了海力士的HBM,而这两个最重要的芯片之间,正是通过CoWoS的方式实现高速互联。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图:台积电给英伟达提供的CoWoS封装方案。

所以说,以前产业还对先进封装将信将疑(封装厂并未大量投资,而晶圆厂台积电却异军突起),而英伟达热卖的AI芯片,正式宣告先进封装正在成为半导体的胜负手。

产业龙头玩家也意识到,先进封装在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的当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紧急地在先进封装上追赶。

比如牙膏厂英特尔,重点布局的有两种先进封装方案:

1)2.5D封装EMIB,主打低成本;2)Foveros3D face-to-face芯片堆叠封装工艺,主打高性能。据报道,英特尔今年计划推出的14代CPU Meteor Lake,将首次引入Tile这种类Chiplet设计,集成CPU、GPU、IO和SoC四个独立模块,并采用Foveros封装技术。

三星目前先进封装的方案有四种,包括I-Cube、X-Cube、R-Cube、H-Cube。技术原理上大同小异,也就不展开细聊了。

抛开技术细节不谈,其实不同厂商的先进封装都与台积电类似,只不过为了区分和避免专利纠纷,做了一定程度的规避。名字不同没啥本质区别,更为关键的是,巨头们在开始认识到先进封装的重要性后,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

根据民生证券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以后靠先进封装的产品,将渗透到服务器、手机、AI、可穿戴还有图形显示中去,基本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要性与日俱增。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图:全球先进封装代表性解决方案;资料来源:民生证券。

04 多一重意义,对国内产业链意味着什么?

大家自然要问,对于这么重要的一个趋势,我们国内做得又怎么样?

首先要厘清一个潜在的思维误区,虽然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发展是滞后的,但是封装产业链由于技术壁垒相对低、发展相对早,因此全球竞争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根据数据统计,在全球前十大封装公司中,中国大陆占到了3家,中国台湾占5家,美国为1家。其中,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天科技,被称为国内封测3巨头,均位列全球前十。而且这3家封装厂,业务布局非常全球化,海外收入占比均超过50%,以其中通富微电为例,AMD的大部分封装都由通富微电来完成。所以说国产的封装厂具备全球化的竞争力,也毫不为过。

没有EUV光刻机,也造不了5nm、3nm,国产芯片如何突破?

图:全球主要封测厂排名;资料来源:国金证券。

不得不说,虽然封装我们并未掉队,但是先进封装确实慢人一步。

还是拿数据来说话,在整个先进封装领域,日月光的份额达到26%,其次是台积电和安靠,而国产排名最高的长电科技市场份额只有8%;如果是进一步上升到最尖端的先进封装,那国产的存在感就更弱了,可以作为佐证的是,英伟达所需的CoWoS,中国大陆产业链存在感等于0。

随着这波先进封装的全球浪潮,国内的封装厂也开始及时转向。根据产业调研信息:

● 长电科技在TSV-less、RDL 等技术方面有所布局,已经推出XDFOI技术方案,并实现国际客户4nm节点Chiplet产品的量产出货。

● 通富微电推出融合了2.5D、3D、MCM-Chiplet 等技术的先进封装平台——VISionS,目前已经具备7nm Chiplet规模量产能力,并持续与AMD等龙头厂商加强合作,估计在AMD即将量产的MI300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华天科技推出由TSV、eSiFo、3D SiP构成的最新先进封装技术平台——3D Matrix。

抛开这些封装厂,那先进封装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先进封装其实不仅是发展AI等芯片的必需工艺,更为国内实现突破卡脖子的重要“弯道”。这是因为,先进封装是实现chiplet技术的基石性工艺。

很多人将chiplet与先进封装混淆,从定义上来说,chiplet,就是将大型单片芯片划分为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的小芯片,这些小芯片可以使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工艺节点制造,再通过跨芯片互联和封装技术进行封装级别集成,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更高的集成度。

所以chiplet只是一种设计理念,而实现这种设计理念最重要的依赖工艺之一就是先进封装。只不过这种理念,对于国产芯片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在海外的封锁下,如果仅靠国内产业链,我们芯片制程目前能够做到的理论极限是7nm左右,这跟海外的3nm仍有二代以上的代差。进一步弥补代差就需要通过多颗小芯片的堆叠,这是可能能够做出更高性能的产品的。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可以通过chiplet来实现封锁突破,甚至是换道超车。

于行业发展规律而言,先进封装正在日益成为半导体竞争的胜负手,与先进制程一起成为先进芯片的必备工艺;于国产链而言,先进封装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叠加起来,国内发展先进封装实则是更为紧迫的,当革命有了新的方向,同志们则更需努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首先得有,28nm/65nm突破为何被工信部列为“重大技术”
从0到1,国产光刻机寻光之旅民众热切期盼国产光刻机技术取得突破,这一愿望源于对国产芯片摆脱外部制约的强烈渴望。对于这一现代半导体工业集大成的领域,国产光刻机究竟走到哪一步了?“在
2024-09-30 09:57:00
中国芯接下来的突破方向:让7nm芯片,比3nm性能更强
...上。其实他的话,说的非常清楚了,目前由于我们没有EUV光刻机,短时间之内,国产EUV光刻机也不可能研发的出来,所以进入5nm及以下,基本是是没戏的。我们能够生产的,其实也就是
2024-08-21 09:52:00
...设备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引进高精度划片机、晶圆级封装光刻机、焊线机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引进的高端封装设备国产化程度更高,经过企业多年的供应链培育,目前在晶圆级封装产品线上国产
2025-05-06 08:03:00
「硅酷科技」获亿元级战略融资,自研运控技术、专注芯片键合设备国产替代 | 硬氪首发
...断缩小,摩尔定律已然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极紫外(EUV)光刻系统等昂贵设备也在导致设备成本的不断上升。 摩尔定律在这一背景下,先进封装成为后摩尔时代的必然选择,可通过创新封
2024-09-09 14:36:00
重大突破!芯片光刻胶关键技术被攻克:原材料全部国产 配方全自主设计
...,该校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团队,在国内率先攻克合成光刻胶所需的原料和配方,助推我国芯片制造关键原材料突破瓶颈。据介绍,其研发的T150A光刻胶系列产品,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
2024-10-25 12:57:00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鼓励发展光刻胶、抛光材料、高纯靶材、光芯片等高端半导体制造材料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鼓励发展光刻胶、抛光材料、高纯靶材、光芯片等高端半导体制造材料】财联社1
2023-10-27 14:44:00
...封装检测等后道工艺设备国产化率较高,但在晶圆制造的光刻、刻蚀、薄膜层积等前道核心设备仍存在卡脖子情况。我们认为随着国产设备厂商在技术、产品上的不断突破,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
2022-12-20 13:48:00
俄罗斯芯片制造新里程碑:首台国产350nm光刻机成功制造
...令人瞩目的一步。近日,俄罗斯成功制造了首台国产350nm光刻机,这一成就标志着俄罗斯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了新的里程碑。光刻机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芯片
2024-05-27 17:59:00
从追赶索尼、三星到全球第三,国产CMOS芯片“悄然”长成
...晶合集成自主研发的55纳米工艺平台,与思特威共同开发光刻拼接技术,克服了在像素列中拼接精度管控以及良率提升等困难,成功突破了在单个芯片尺寸上,所能覆盖一个常规光罩的极限,确保
2024-10-10 13:3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摘要:在当前以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其管理范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难以充分适应动态市场环境与价值创造的新要求
2025-11-07 06:50:00
在信用卡业务转型的关键期,提升用户黏性、降低获客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积分作为引领服务升级的新潮流,对提升用户价值感与忠诚度
2025-11-07 07:54:00
全国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宁举行达成合作90余项 累计交易金额超9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11月5日
2025-11-06 08:19:00
近日,浙江瑞安一口停产10多年的不锈钢锅,因为一则15秒的寻锅视频火了。这口锅,婆婆用完媳妇用,30多年过去,仍旧不锈不粘
2025-11-06 08:22:00
连登新品发布舞台 厦企闪耀进博会厦门以高水平开放实践对接全球机遇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
2025-11-06 08:37:00
厦企竞逐XR大空间赛道 多个沉浸式消费项目落地运营
小朋友体验XR大空间。(受访企业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开阔的场地内,一群头戴VR设备的体验者沉浸于虚拟世界
2025-11-06 08:37:00
希沃参与制定国标正式发布 助力移动学习终端技术规范化发展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移动学习终端功能要求》国家标准,将于明年5月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由清华大学
2025-11-06 08:39:00
东南网11月6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潘园园 杨凌怡 通讯员 李蕴)新型电子元器件企业自动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
2025-11-06 09:39:00
泰开柔性微电网技术入选省级目录 园区低碳有“可复制样本”
鲁网11月6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共收录57项涵盖水治理
2025-11-06 11:04:00
在金融服务加速拥抱数字化、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时代背景下,202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明确提出“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数智化水平
2025-11-06 11:17:00
中新经纬11月6日电 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的倡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5-11-06 11:59:00
向暗“键”伤人亮“红灯”丨网事漫话
大河网迅 只是因发表不同观点,就被追着私信辱骂;分享生活日常,却遭陌生网友恶意P图嘲讽;甚至只是随手点赞,就被卷入群体谩骂的漩涡……这些让人窒息的“网暴侵扰”瞬间
2025-11-06 13:38:00
易路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Day1圆满落幕
聚焦AI认知进化,亮点一览11月5日下午,由易路主办的「人机重塑,共建XIN生态」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暨2025企业AI HR创新应用案例颁奖盛典
2025-11-06 14:12:00
在中科院软件所的实验室与重大工程一线,有这样一位执着探索的深耕者:他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软件研发深度融合,以“AI+软件工程”为钥匙
2025-11-06 14:42:00
路易达孚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食品、饮品及动物营养新品
路易达孚集团(Louis Dreyfus Company 简称LDC )连续第八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
2025-11-06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