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刘勤芳:一只汤团背后的八十载传承与创新
□“秀”出巾帼风采③
■记者 沈沉缘 通讯员 边婷婷
《周礼·醢人》郑众注述:“酏食,以酒酏为饼。”中国人吃糕点,有着悠久的传统。而糕点之于江南人,就好比饺子之于北方人,过年、贺喜、婚庆、乔迁、祝寿,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秀洲,就有这样一家传承老字号——历经三代传人,跨越八十载的同兴汤团。
走进新塍镇虹桥路与新洛东路交叉口的“妈妈的味道”示范街,远远就能闻到一阵阵纯正的芝麻香,遥遥望去,一间不大的店面上方,“同兴汤团”四个大字在黑色牌匾上显得尤为醒目。
“还记得小时候只有过节才能吃上汤圆,真是香到骨子里,甜到心坎里,感觉幸福极了!”刘勤芳是同兴汤团第三代传承人,回忆起小时候吃汤圆的情景,记忆深处的甜蜜味道一下子涌上心头。刘勤芳说,他们家的汤圆之所以这么好吃,完全得益于传了三代人的老手艺。
同兴汤团的创始人名叫刘焕信,是刘勤芳的爷爷,原籍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抗战初期只身来到嘉兴南汇集镇,学习汤圆制作技艺,靠着一副担子,走村串户叫卖汤圆等食物,走到哪儿卖到哪儿,“刘同兴”品牌的故事就此开始。刘勤芳解释道,之所以取名“刘同兴”,寓意是“家族共同兴旺”。辗转几个地方后,“刘同兴”扎根新塍镇。
“很多吃过我家汤圆的朋友都说‘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所以我萌生了让更多人来尝尝这个味道的想法,也可以重振我们的家族品牌。”2015年,新塍万隆广场开张,各类美食齐聚古镇。刘勤芳借此机会,请父亲出山协助,开设“同兴汤团”,传承其先辈的手艺。
一个个汤圆,经过千般揉捏,多道工序的层层打磨,才有了入口时的软糯香甜。如今,制作汤圆的工序还是老底子的工艺,其中炒香、磨细、腌制(糖水浸泡)这几道工序尤为关键。馅料精细,相配的油粒也极其考究,这些油粒均为新塍名牌“土大猪”的板油,细细剔除筋络、油膜,再用白糖精心腌制。
因为实打实的用料和老底子的味道,同兴汤团一开张便受到四周乡邻的喜爱。一传十、十传百,口碑出来了,同兴汤团的美名也越传越远。如今,嘉兴市内、江苏盛泽、上海、杭州等地的客人,经常一大早驱车赶到新塍,为的就是品尝一碗热腾腾的同兴汤团。
可贵的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同兴汤团,并没有死守“酒香不怕巷子深”。“老字号一直保持‘新’,才能变得‘老’。”刘勤芳说,作为“刘同兴”的传承人,她会做好“守正创新”这篇大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9 0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