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经评论:充实养老服务人才,做优做强银发经济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0 10: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养老服务人才支持政策持续“上新”,期待多方共同努力下,养老事业和产业人才“供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进一步做优做强银发经济,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强化支持举措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要求统筹用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支持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助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1亿,占全国总人口15.4%。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待遇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以缺口较大的养老护理员为例,以缺口较大的养老护理员为例,由于社会上存在偏见,觉得这是脏活、累活,导致一些年轻人“不愿学、不愿干”,诸如此类痛点,现实中较为普遍。

培养更多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是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必要之举。有鉴于此,通知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可谓正当其时。

“强技能”是根本。对于广大技工院校来说,就要适时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涉老专业产教融合,及时将养老护理等银发经济急需紧缺职业纳入职业技能培训目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山东女子学院是我国率先开设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两所院校,96名本科生今年即将毕业。在近期组织的招聘会上,他们成了各大养老机构争抢的“香饽饽”。这对于不少学校就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促认同”很重要。通知要求,设立一批银发经济领域见习基地,增强青年对银发经济领域就业的体验感和认同感。从江苏选出百名“最美养老护理员”,到江西广泛宣传全省“最美养老院院长”等先进典型事迹……近年来,各地纷纷出招,促进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可以说,养老服务是一份需要付出心力和感情才能做好的工作。下一步,有关部门应继续强化人才激励保障,让广大从业者更多地感受到“职业荣光”。

“提待遇”要加强。一份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才能让更多年轻有活力的专业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各地要因地制宜进行实践。比如,去年下半年开始,江苏将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纳入卫生职称系列,设初级、中级、副高级三个层次;南京对在岗的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获得职称的,岗位薪酬待遇可以上浮20%左右。如此,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就可以打通职业上升的通道,也意味着这个职业有了更高的“含金量”。

养老既是“家事”,也是“国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养老服务人才支持政策持续“上新”,期待多方共同努力下,养老事业和产业人才“供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进一步做优做强银发经济,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居家养老护理“供需沟壑”亟待填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渤海潮评 | 弄潮银发经济,山东何以突围?
...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今年1月
2024-04-12 10:42:00
...人福祉?怎样满足快速增长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如何布局银发经济新产业?记者近日走访多地调研,探寻银发经济发展动力和前景。如何更好解决“银发族”急难愁盼?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2024-04-24 03:22:00
聚焦发展银发经济 陕西开展养老服务行业促就业专项行动
...面试一份“新颖”的工作。24日,在西安市“一带一路”银发经济产业园总部,一场针对养老产业服务人才的专场招聘会吸引了众多高校毕业生前来参与。24日,“银发经济 美好生活”202
2024-05-24 20:59:00
...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退休潮”距离我们越来越近,“银发群体”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心有所归成为了新时代的新考题。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退休人员选择“返乡养老”,既有情感原因,也有现
2023-10-08 08:35:00
...服务机构开展实地调研社区居家养老受关注人大代表共商银发经济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立‘自我造血’机制”“建议积极推进养老机构责任险”“用人才撬动银发经济、社区
2024-05-16 13:59:00
...的“6边形”零售客户服务体系。“5”,指的是紧跟国家银发经济和养老产业布局,发挥集团牌照优势,公私一体化经营,带动养老产业金融的全面发展,打造“五彩养老产业蓝图”。此外,兴业
2024-10-15 18:09:00
财经聚焦·地方两会经济热词|促银发经济发展,各地将如何发力?
...开的地方两会上,记者了解到,各地从多方面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聚焦需求,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高养老服务品质,新建30个社区长者食堂,这
2025-01-20 16:18:00
聚焦银发经济发展 第十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京开幕
...老服务业博览会开幕式在北京举办。本届博览会积极适应银发经济发展大势,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工作部署,聚焦新时代长者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新期待和培育养老新业态的需求
2024-05-22 10:28:00
山东养老服务领域支持政策多措并举,发力支持银发经济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银龄新潮,发掘经济新蓝海”银发经济论坛在青岛举行,山东省养老服务领域支持政策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山东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
2025-06-21 20:0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开展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培训
鲁网8月2日讯为提升村居妇女工作者专业素养,强化基层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近日,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计生协会办公室联合街道卫生健康办公室
2025-08-04 08:05:00
单县中心医院开展2025年度康复医师转岗培训开班仪式
鲁网8月2日讯为加强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单县中心医院作为菏泽市康复医师转岗培训基地之一,承担本次康复医师转岗培训工作
2025-08-04 08:06:00
阳信县流坡坞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调研活动
鲁网8月1日讯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效能,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7月30日,阳信县流坡坞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县
2025-08-04 08:08:00
筑牢安全“防火墙”——单县中心医院开展实习生消防实战演练
鲁网8月2日讯7月28日下午,单县中心医院科教科联合保卫科精心组织了一场面向医院全体实习生的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医院高度重视此次演练
2025-08-04 08:08:00
中国银行菏泽分行开展“党建引领强使命 不忘初心学军魂”八一建军节主题党日活动
鲁网8月2日讯为弘扬“八一精神”,增强全行党员干部的爱国情怀,激发干事创业热情,7月31日,中国银行菏泽分行组织开展“党建引领强使命 不忘初心学军魂”八一建军节主题党日活动
2025-08-04 08:09:00
江西公布首批农产品“小美特精”区域公用品牌
本报讯 实习生熊姿、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江西农产品有了“品质代言人”。7月31日,江西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布会在南昌召开
2025-08-04 07:05:00
从幸福院到幸福村 看泰和城乡变迁里的民生温度
7月28日,暑气蒸腾,记者从南昌出发,再次踏上了泰和这片熟悉的土地。7月29日清晨,记者一早奔赴上圯乡,在“一老一小”幸福院的炊烟与笑语中
2025-08-04 07:06: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7月31日至8月2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543条,其中,赣州市行政审批局
2025-08-04 07:06:00
8月1日,记者从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为持续推进建筑垃圾治理,江西省将通过规范企业、加强车辆管理、强化执法监管三项举措
2025-08-04 07:18:00
江西“最美家庭”代表赴新疆阿克陶交流
七月的帕米尔高原,雪山如银盏倒扣,草原似绿毯铺展。7月24日至30日,10户江西“最美家庭”代表跨越万水千山,来到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2025-08-04 07:18:00
九江千人“包”高铁看赣超 为江西首趟球迷专列
本报讯 徐茜茜、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钟良摄影报道:8月2日15时31分,江西首趟“赣超”球迷高铁专列G9813/2次从庐山站准时发车
2025-08-04 07:18:00
8月1日起,中国海关与泰国海关、贝宁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均正式实施。至此,与我国实施AEO互认的国家(地区)达到52个
2025-08-04 07:18:00
“有人拖走了我的车,你们快帮我找找。”近日,驾驶员王师傅焦急地来到诸暨市牌头镇社会治理中心求助。由于王师傅车贷逾期未还
2025-08-04 07:18:00
记者日前从省水利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省完成水利投资420亿元,完成投资创历史同期最高,其中重大水利项目投资完成248亿元
2025-08-04 07:19:00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文明的无言史诗,承载着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记录着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的轨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
2025-08-04 07: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