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叶场村围困战的七昼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1 03:5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吴小龙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3月21日 &nbsp第&nbsp10&nbsp版)

1941年5月底,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两个团由皖东北北上进入江苏邳县、睢宁、铜山地区作战,仅两个多月时间,就打垮了当地的汉奸和土顽武装,在各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创建了邳睢铜抗日根据地。

邳睢铜地区抗日局面的发展,引起了徐州日军的恐慌。1942年冬,日伪军向淮北地区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历时33天,虽遭淮北军民痛击,以失败告终,但日伪军在邳睢铜境内增设不少据点,特别是抢占了位于睢宁北部的叶场村,修建了坚固的据点,并企图以此为跳板,对抗日根据地腹地进行“蚕食”和伪化活动。

为粉碎日伪的阴谋,1943年8月,新四军淮北三分区决定:以新四军九旅二十七团主力配合睢宁、睢宿、睢邳县总队和区队、乡队、民兵、武工队,采取“先困后取”的战术,消灭叶场的敌人。

围困战开始后,新四军参战部队在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将叶场据点包围起来,消灭其周围的岗哨、切断与外界联络的电话线和取水道路,然后从西北、正南、东南三个方向向据点开挖3条“S”形的进攻战壕,逐步向据点推进。

据点守敌见状,慌忙向壕沟射击。抗日军民一面取出准备好的厚实桌面和铁板,阻挡敌人的枪弹,一面继续掘进,很快将壕沟挖到距离据点近百米处,又将3条进攻战壕连成一道环形战壕。

一切部署妥当后,8月12日23时,新四军九旅二十七团四连、五连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向叶场守敌发起试探性攻势。经过1个多小时的战斗,二十七团在重创守敌后撤出战斗,一面对据点继续实施严密包围,一面派神枪手对敌人日夜骚扰。

13日拂晓,魏集据点日伪军向叶场增援,遭到新四军伏击部队的迎头痛击,被歼灭大部,残敌窜回魏集据点。两天后,魏集敌人在上司的威逼下,再次集结百余人救援叶场敌人,结果又被新四军二十七团警卫连击溃。16日,日伪军300余人由睢宁出动向叶场增援,出城后即遭到游击队“麻雀战”的打击,行动迟缓。当这股敌人勉强推进到入叶场据点附近时,又遭到新四军和睢宁县总队的联合打击。日伪军仓促应战,惊慌之中竟将炮弹倒着装入炮筒,引起爆炸,当场炸死十多人。新四军乘势发起冲锋,将敌人击溃。与此同时,叶场据点的守敌先后组织5次突围,企图和援军会合,结果被新四军打得死伤惨重,只得退回据点。

17日上午,睢宁县城的敌人倾巢而出,再次增援叶场,途中遭到新四军打援部队的顽强阻击,在付出惨重代价后退回睢宁。18日,新四军采取炮击和爆破相结合的方式,炸毁了据点东北角的炮楼,经过激战,二十七团指战员由西北、东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一举攻入据点内,将残敌全部歼灭。

至此,邳睢铜抗日根据地军民经过7天7夜的英勇奋战,打退敌人多次增援,歼敌700余人,并彻底拔除了叶场据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沁源军民共歼灭日伪军4000余人,创造了群众性长期围困战的范例。沁源围困战胜利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指出:“经过了多次反‘扫荡’战斗与围困敌
2023-05-28 09:02:00
...建立了“沁源军民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决定发起沁源围困战。沁源军民首先开展了坚壁清野大动员,以沁源城关为中心,发动群众统统转移出来,把水井填死,碾磨炸毁,粮食运走,用品搬空。
2023-10-12 01:31:00
新四军打响溧高战役反“蚕食”
1942年底,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奉命南下苏南,1943年1月与第六师第十六旅合编为新的十六旅。合编后的十六旅转移到溧武公路以北敌后地区活动,进逼南京近郊,引起日伪军的惊恐。日军集
2024-08-02 23:31:00
...王首道领导的八路军南下支队,与李先念、郑位三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会师后向南进发。为了保证南下支队胜利渡江,新四军五师部队决定派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体学率领第十四旅四十团
2023-09-07 01:45:00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袁垚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打开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新局面。而裕华镇战斗则是1941年新四军在苏北境内最大的一次攻坚战,此次战斗创造了新四军以轻武器攻
2023-10-16 08:14:00
...文转自:学习时报许江 1945年4月24日22时起至26日10时止,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集中11个团的兵力发起阜宁战役,仅用36小时就完全解放了阜宁全境及其周边村镇,拔除了
2024-01-01 03:22:00
...理位置极为重要。全面抗战爆发后,丹北人民在共产党、新四军的领导下,和日伪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巩固、发展了丹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同时,为保障周边各根据地之间人员、物资等的安
2024-03-28 01:04:00
...10月26日 &nbsp第&nbsp10&nbsp版)1939年初,随着苏南新四军力量的不断壮大
2023-10-26 02:46:00
...;nbsp2023年10月12日 &nbsp第&nbsp10&nbsp版)1942年春,新四军第七师为迅速打开安徽省含山县
2023-10-12 01: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