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身残志坚的创业青年周永安:
《三亚日报》是我不离不弃的老朋友
周永安夫妻俩与女儿在自家芒果园里。(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学仕 摄
本报记者 林林
“谢谢你们的关注和帮助,我也祝《三亚日报》越办越好!”《三亚日报》30周岁生日之际,一位老读者、老朋友感慨万千,述说这些年他与《三亚日报》的“纸间情缘”。
他叫周永安,今年45岁,是育才生态区雅亮村的一位村民。因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2019年4月,他的事迹第一次刊登在《三亚日报》。“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特别感动。”
8岁那年,周永安患上小儿麻痹症,残疾至今,“走路”只能靠双手,但他的思想走得一点不慢。在父母的帮助下,他开了雅亮村第一家小卖店;收购木薯刚赚到些钱,他就买了100张圆桌面出租;接着是购置音响设备出租……后来,周永安把自家的几亩荒地开垦出来,和大哥种上芒果,还养阉鸡、大鹅、鱼、五脚猪等。
周永安这股“能折腾”的劲头,收获了太多“粉丝”。雅亮村委会的人说周永安“太要强”,别看他身体残疾,但从不依靠别人,自己靠双手和头脑养活一家人,特别值得年轻人学习。如今,周永安和妻子育有两个女儿,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报道结束之后,《三亚日报》记者还经常打电话,问我过得怎么样。”周永安坦言,他是一个不爱“欠人情”的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而是自己先想办法。“2019年,几百只阉鸡销路遇困,我确实是走投无路,才向你们开了口。没想到报社真的帮我解决了困难,太感谢你们了。”
“这几年养殖业不好做,我靠经营小卖铺和出租圆桌面谋生,生意还可以,足够一家人生活。”周永安说,他还会继续找个方向创业,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这些年,我和《三亚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我不离不弃的老朋友。有事没事我都会打开手机,看看三亚日报公众号,既能了解三亚的大事小情,也能帮我开拓思路,寻找下一个创业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