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东湖评论:抗洪精神是驱动支点建设的澎湃动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16 02:24:00 来源:荆楚网

6月12日,一场“弘扬三大精神”主题宣讲报告会在武汉市江汉区民族街道举办。宣讲中,生动的案例引领江汉区党员干部穿越时空,回到1998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现场。当龙王庙闸口面临决堤的生死关头,16名党员挺身而出,立下“誓与大堤共存亡”的铮铮誓言,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抗洪精神。当前,全省正处于支点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抗洪精神,将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注入磅礴的精神力量。

抗洪精神是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1998年,特大洪水如猛兽般肆虐,湖北人民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滔滔洪水中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那时的抗洪勇士们,面对汹涌的洪水毫不退缩,用血肉之躯守护着家园。这种精神跨越时空,在今天的支点建设中依然闪耀着光芒,成为战胜各种困难的强大动力。

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科研人员怀揣着“洪水不退,我不退”的决心,日夜攻关。在光通信领域,烽火通信等企业不断挑战技术极限,刷新光纤光缆的传输纪录,让“中国光谷”的名片愈发闪亮。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湖北企业攻克电池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难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每一次技术突破的背后,都凝聚着科研人员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抗洪精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生动体现,激励着湖北人民在支点建设中敢啃“硬骨头”,勇攀科技高峰。

抗洪精神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抗洪战场上,从荆江大堤到武汉三镇,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强大合力。这种上下齐心的团结精神,如今正转化为湖北支点建设的不竭动能。

武汉都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宜荆荆恩城市群“三圈”协同发展,汉襄宜“金三角”构建“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市州”的创新格局。各城市之间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今年5月25日,花湖国际机场开通第100条货运航线,凭借“100条航线+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双引擎,将武汉、鄂州、黄石等城市的资源整合为“空中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省上下共下一盘棋的区域协作发展实践。大家携手共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正是抗洪精神在支点建设中的时代映照。

抗洪精神蕴含科学治水的智慧结晶。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境内水系发达,拥有长江、汉江等众多河流湖泊,被誉为“千湖之省”。水是湖北最大的省情,治荆楚必先治水。1998年的抗洪斗争,让湖北人民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也积累了宝贵的治水经验。

近年来,湖北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沿岸各市州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建设。长江水质逐年改善,越来越多的江豚在湖北水域嬉戏玩耍,成为长江生态改善的生动见证。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新建净水厂、调蓄池群,实施外部补水、生态廊道修复等工程,让昔日“臭水沟”蜕变成水清岸绿的“景观河”。该项目更是斩获国际水协全球创新奖银奖,彰显了湖北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卓越成就。这些实践展示了湖北守护“一江清水永续东流”和“一库净水永续北上”的生态自觉,为湖北支点建设筑牢了生态根基。

精神如炬永不灭,信念如磐代代传。回望1998年惊涛拍岸的抗洪战场,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壮举,如巍峨丰碑,矗立在江汉大地。这是荆楚儿女用生命铸就的精神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从抗洪精神中汲取力量,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支点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像抗洪勇士一样,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在推动区域协作发展时,我们要像抗洪战场上的军民一样,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在推进生态治理时,我们要像守护家园一样,精心呵护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让抗洪精神在支点建设的征程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激励我们在荆楚大地上续写新时代的英雄史诗,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井蒙尧(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民族街道)

责编:袁莉莉【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科技创新最前沿,武汉东湖科学城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攻关“卡脖子”技术;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基层干部扎根一线推动共同富裕。以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精神,
2025-06-16 02:24:00
湖北这片英雄的土地,孕育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和抗疫精神。它们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却一脉相传、一以贯之,共同记录着荆楚儿女在困难挫折面前不退缩、奋勇争先的坚毅品格。唯有传承“三大
2025-06-29 23:44:00
6月18日开始,湖北恩施出现强降雨天气,其中来凤、鹤峰、宣恩等6个县市遭遇特大暴雨,鹤峰县累计雨量更是高达237.9毫米。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共同影响,来凤县城区河道周边低洼地段积
2025-06-21 13:38:00
在荆楚大地的精神谱系中,大别山精神的信念如磐、抗洪精神的众志成城、抗疫精神的科学勇毅,始终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动能。对于正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的应城而言,这“三大精神”不仅是历史馈赠的
2025-07-24 22:55:00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革命年代的流血牺牲,到抗洪抢险时‘人在堤在’生死牌,再到危
2025-06-21 10:30:00
“大别山、抗疫、抗洪”三大精神,不仅是铭刻于历史长河中的巍峨丰碑,更是引领当下实践的生动教科书。其核心要义,在于揭示了跨越艰难险阻、铸就伟大事业的普遍规律,对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
2025-06-16 17:36:00
...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形成创新合力。打造东湖科学城时,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众多科研院所共同发力,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
2025-06-22 20:35:00
6月23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强调要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工作典型让各地各部
2025-06-27 00:02:00
龙舟竞发粽香飘,端午楚风千古传。5月31日,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在宜昌市秭归县启幕。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全国性端午节文化节庆活动,“屈原故里·非遗端午”的
2025-06-05 12:5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环路史村警务站附近发生车祸,有群众受伤急需处置。”8月19日9时50分,邯郸机场急救站工作人员接到求助电话。不到半分钟
2025-08-22 08:00:00
古县街道:展开一幅宜居宜业的品质新画卷
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总有一块区域链接着历史与未来,古县街道就是这样一处正经历时代变迁的地方。其围绕“提振精气神,建设未来城”总要求
2025-08-22 08:02:00
移风易俗进乡村 文明新风扑面来
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基层延伸,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山东省招远阜山镇组建由镇干部、村“两委”成员
2025-08-22 08:04:00
三个全国第一,山东潍坊安丘铸就“世界菜篮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小杰 通讯员 郑晖盛夏时节的山东潍坊安丘,再次成为全国农业瞩目的焦点。在凌河街道的汇海生态农场,扫描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
2025-08-22 07:56:00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深刻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2025-08-22 07:58: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诗漾古丝路 文润铁门关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侯淼)8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
2025-08-22 07:58:00
你的声音,河南的未来!“十五五”规划邀您建言献策
大河网讯 未来五年,你期待家乡有哪些发展?河南喊你来“出主意”!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2025-08-22 06:39:00
新华社记者 高敬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四五”以来,各地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
2025-08-22 07:13:00
阳光“生金” 零碳“淌银”
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村,4500亩生态茶园美如画卷。市民从赭洛山一跃而“飞”,借助滑翔伞游览九华村生态美景。九华村家家户户屋顶上装满了深蓝色的光伏板
2025-08-22 07:39:00
燕子矶新城地标 城市综合体项目亮相
8月21日,南京燕子矶新城燕江新城站城市综合体项目外立面亮相,现代流线型设计与多功能复合形态引发市民期待。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
2025-08-22 07:39:00
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
会跨陡坡上台阶,市公安局参与研发的排爆机器狗红了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苏超”安检中投用的警用机器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彪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赵阳记者张彪)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近日,第八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包括南京江宁横溪街道横山村上庄等5个村落在内的70个村落入选。记者昨天从省住建厅了解到
2025-08-22 07:40:00
南京112所驾校、3100余辆教练车完成终端升级上车刷脸记学时,课时达标才约考南报网讯(记者吴春霞)暑假期间,南京市驾培市场也迎来考驾照高峰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清晨的瑞金里REPARK,24小时健身房里已有了周边老人锻炼的身影;夜幕低垂,街区中庭的多彩活动丰富着周边居民的生活
2025-08-22 07:41:00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孙瑛娜 通讯员 邱杨 焦聪 德州报道
2025-08-22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