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20:13: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面说了,何晏在正始年间主持文政,“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可惜的是,他却把朝堂变成了学术研讨中心,聚集一群名士,大肆清谈,讨论起了三玄问题。

这固然是何晏文人本色与政治职务的错配。

但何晏的谈玄,就其内容来说,却是切中了魏晋时代的一个核心理论问题: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朝堂是搞政治的,谈学术确实不合适,但没有学术指导的政治是盲目的政治,无法达到长治久安。

从这个意义上讲,何晏虽然“君子思出其位”,却切到了时代的脉搏。

而对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涉及到整个魏晋200年士人的信仰和精神追求,是理解魏晋风度之心迹的主线,不可不察也。

1、何晏为何不谈儒家名教呢?

前面说过,到了何晏掌权的正始年间,诸葛亮已死,三国之间的战争从全面战争到局部战争,最后局部战争都打不下去了。

各国有识之士都纷纷提出收拾人心,经济上休养生息,文化重建。

前面说过,儒学是中国道统所在,天下秩序必须复归于此,那么,作为分管文事的权臣,何晏为啥要谈三玄,而不谈儒家,不谈名教呢?

原因有这么几个:

(1)附会在儒学上的阴阳学、术数、图谶,已经早就被人厌弃了。

早在东汉前期的王充(27-92年)写出了《论衡》,早已厌弃了天命;而经历过东汉后期惨痛教训的人,不信天命;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更不信天命。

(2)脱去天道神秘外衣的儒学,剩下的是满地的断砖碎瓦。

儒学代表的《五经》在先秦战国时代,就被人诟病为琐碎。

到了两汉经学时代,被经学家解读得各家支离。诸如几个字的经文,注释就多达上万言,甚至数万言。且各从师说,歧义丛生。

所以,到东汉,经学理论上有一种逐渐由繁到简的理论。但是,如何解决儒学的支离问题,仍是一个理论难点。

(3)更重要的是,士人的忠心,在东汉被狠狠地伤害了,在经历了三国的战乱生死之后,人们更愿意基于个人自身的感觉和生命体验,来检验一个理论是否立得住。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此时我想起了王小波。记得曾经看过王小波写的一篇回忆他在胶东插队时候的小文章,他根据他插队时候,用皮肉折磨得出来的经验,把孔夫子的一个什么道理,臭批一通。

当时还觉得此人太过于狂傲。心想,你的那点皮肉之苦所得来的经验,怎么能比得上孔圣人深刻的洞察力?太张狂了吧?!

又想起了1980年代,张艺谋拍的《红高粱》上映以后,引起万人追捧,我当时看了大大不以为然:一个下九流的混混,凭着性本能,强奸了人家的新娘子,还搞得好像多有种、多有性格似的。如果这也算是有性格,那发了情的公猪都有!

现在想来,这些貌似张狂的小说、电影,实际上就是反映了那个年代的一种国人普遍的心态:曾经虔诚地信仰某个伟人,某种理论,结果被忽悠惨了,随后就产生了一种应激反应:从此以后,老子什么都不信了,一切都要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来体验,一切道理,不管其论证多么严密,理想多么美好,目标多么伟大,都得在我心里过过筛子。过不了我心中的筛子,都见鬼去吧。

想来想去,那时候人的心态,大致和何晏时代士人的心态有点类似吧。

2、何晏又为何不谈名法呢?

前面讲过,魏晋三代君主,从曹操到曹丕、曹睿,崇尚的都是法家,但是,尤其到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都是刻薄寡恩,不得人心,何晏势必深有体验。

而且,从国家长治久安来说,也不是长远之计。

3、为何谈玄学?

何晏要把天下秩序的理论重建,放到玄学,具体是道家之上,其线索,就在司马迁他爹司马谈著名的《论六家要旨》。

这里先说明几点:

首先,司马谈是皇家的史官,博览群书,有博大精深的理论素养。

第二,司马谈活动于西汉前期,这个时代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它已经超脱了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可以对战国诸子百家做个理论总结了。

另一方面,他又还没有进入两汉经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所以,司马谈写的这篇文章,从时代背景上来说,具有很大的客观性。

第三,从后世留下的何晏的有关记载来看,并没有何晏受到司马谈启发的明证,但是可以肯定,博览群书的何晏,应该对司马谈的这篇文章很熟悉。

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旁证就是,随后解决何晏理论问题的王弼,所写的《老子指略》,明显是循着司马谈的这篇文章的线索下笔的。后面会看到。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4、《论六家要旨》简介。

这篇文章不长,我把它编辑重排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司马谈他首先把先秦诸子归结为六家:

阴阳、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然后再点评其作为治理天下的方案,在理论上的优缺点:

(1)阴阳家的优缺点:

阴阳之术,大祥(重视吉凶)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按:阴阳家的理论本于人的生产生活要顺应天地四时,这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显然非常必要。但是把这种思想走向极端化,如当代仍然流传的什么婚丧嫁娶,乃至于各种政治生活,都要看日子,这就过分了。】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2)儒家的优缺点: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按:关于儒家“六艺”,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指西周教育系统要求士人必须掌握的六种才能: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

另一种说法是指“六经”:《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春秋经》。

孔子当年“述而不作”,成天收集、编纂、教弟子演练的,就是这些东西,并且认为里面有圣人的“道统”,当然就非常支离破碎,难得汇通。

更重要的是,这些固化的东西,不方便与时俱进,一味恪守,怕是要变成塔利班一样的“原教旨主义”了。

直到宋代的朱熹才一针见血地指出,儒家真正的道统,其实在《论语》、《孟子》,又从《礼记》中抽出了两章比较富有概括性的文章《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此后儒学就不再重视《六经》,而改为重视《四书》了,因为后者讲的是“理”,所以宋明时代的儒学又叫宋明理学。】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3)墨家的优缺点: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

【按:墨家以大禹为榜样,崇尚生活节俭,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让人觉得人活着好像就是吃苦来的,好没意思。但是他重视生产,反对奢侈浪费,肯定是没错的。】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4)法家的优缺点:

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

【按:西周传统上也讲究君臣之礼,但是建立在“尊尊亲亲”的基础之上的,有人情味儿。法家去掉了这种人情味,一味强调君臣之间的权力地位差,显得等级森严,而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失去了西周的“人情味”。】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5)名家的优缺点:

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

【按:名家据传是衍生于墨家的一个分支,强调理性的逻辑,有点类似于西方法学界的理性主义。但是从书斋里用理性推演出来的规范,或许不符合现实。另外,在后世,名法往往混合在一起了。】

(6)论道家: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按:在这里,大肆褒奖了道家的优点,要点是:(1)道家能够囊括以上各家的所有优点;(2)可以顺应时代的变化,还可以因地制宜;(3)要领很简单,方便操作。

所以事少而功多。相比之下,儒家凡事要君主事事操心,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样耗竭精力,不可长久。】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第二部分:对道家要点的进一步阐释: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後,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按:这里是解释“无”。】

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空隙)。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翟天下,复反无名。

【按:这里是讲“虚”。】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讬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按:最后讲治天下,首在定神。】

总的来说,道家的要点如此简单,就是虚无二字,就把各家的优点全都包含了,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而且还劳少而功多。

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很难破解“虚、无”这两个要诀。

魏晋的美男子何晏无视官方学派,大搞玄学,他为何如此猖狂?

于是,以何晏为导引,王弼跟从,整个魏晋时代的精神追求,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对“虚无之境”的理解和践行。

从何晏留下的著述来看,他确实是循着这个思路走的。所谓的清谈,谈玄,大致也以此为旨归,试图能够由此入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位被讥讽为“顾影自怜”的美男子,心里居然包含着如此伟大的志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2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晋风华:美男子的盛世悲歌
...衣服了。这段时间也是美男井喷的时代,中国古代所知的美男子大都出自这个时期。绝世美男-潘岳潘岳,后世一般称之为潘安,天下第一美男,他是男色之美的代表,无需再去刻意描述了,一句貌
2024-03-10 13:02:00
曹操的养子兼女婿,号称三国第一美男,最后被司马懿灭族
...迟不得仕进,但凭借着漂亮的脸蛋、极佳的辩才和深厚的玄学功底,依然在当时博得极高的知名度,有一支庞大的“粉丝团”。但何晏虽然知名度很高,但在传统士大夫眼中,依旧是一个令人厌恶的
2023-05-09 05:48:00
卫玠五岁时,就与其他孩童不大一样。他的祖父看他气质沉稳,整个人像玉一样通透,便称赞这个孩子以后一定能成大器。而卫玠并不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是沉浸在诗书之中,尤其是关于玄学方面的书,
2024-07-04 22:09:00
古代美男卫玠、沈约、独孤信、潘安的传奇故事
...道。但是,古代不仅有美女,还有美男,但是历史有名的美男子就像美女一样,不得善终。第五人,裴楷裴楷出身名门,他父亲裴徽是冀州刺史,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有了不凡才华、气度和修养。裴
2023-11-10 15:19:00
魏晋风流人物志:竹林七贤的狂放人生与文艺造诣
...展。1.嵇康:来自陈留,字书夜,人称嵇中散,玉树般的美男子,邋遢的宅男,冷酷炫,迥然于魏晋那些柔弱的美男子们。做事高调,不问尘事,因为在政治上不配合司马家族,然后被咔嚓了。是
2024-03-23 10:36:00
...白,形容男子肤色白皙是最好不过的。著名的肤色白皙的美男子不在少数,比如汉初有位丞相叫张苍,师承荀子,还有个有名的徒弟叫贾谊。跟随刘邦,但是违反了军令被刘邦下令执行斩首之刑。行
2023-04-25 17:27:00
潘安:西晋美男子的传奇人生,为何参与谋害太子司马遹
潘安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他貌美帅气,又才华横溢,而且与妻子杨氏一生深情。但是,他却参与谋害了西晋最有希望的太子司马遹,引发“八王之乱”,让西晋成为一个短命王朝,自己也被灭了三族。
2023-11-20 07:15:00
卫玠:一位因追星而英年早逝的魏晋美男子
...了,搞不好追着追着偶像人就没了。卫玠作为名动天下的美男子,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擅长清谈,是那个时代的全民偶像,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以见到卫玠为荣。但就是
2023-12-19 05:07:00
何晏与司马懿之间有何纠纷
...一个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曹操的养子兼女婿,著名的美男子——何晏。皇亲贵戚,风流名士何晏,字平叔,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何进在三国演义中出场较早,被袁绍忽悠着诛杀宦官,结果犹犹
2023-06-14 16: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