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衰落到最后被同化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7 07:35: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到汉朝,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文化等财富不朽不灭。而其在崛起的过程中,有一个民族从始至终一直跟他作对。说到这里,

可能很多人都已经猜出来

了,这个民族就是大名鼎鼎的匈奴。

1:匈奴人的祖先是夏桀后代,夏朝败亡逃亡草原北漠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衰落到最后被同化的?

根据史料记载,匈奴人的祖先有一种说法是夏桀后代。当时鸣条之战夏桀被商汤打败,夏朝灭亡,商汤建立了商政权。但这时候夏桀虽然死了,他的许多儿子尚在人世。

远离商王朝统治的地盘,甚至一度到了西伯利亚极其寒冷的区域。

2:历经商,西周,春秋战国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匈奴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衰落到最后被同化的?

这些人慢慢变开始发展成为众人熟知的匈奴,历朝历代以来只要实力稍微强大一些,便开始侵扰中原,成为历代王朝统治者的重大威胁。匈奴这个名称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商朝称他们为鬼方。西周取代商朝建立后,把他们改叫

“嫌怨”

。春秋时期称他们为三戎,战国时期统称为

胡人

。后期就被叫做匈奴,他们穿着胡服带着铁骑经常骚扰中原政权。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抵御匈奴,秦国更是修筑长城,派遣大将蒙恬主动出击。

第二:经过秦汉两朝的不断打击,逐渐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

1:秦朝一度派遣大将蒙恬主动出击,一度被驱逐出了黄河河套地区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衰落到最后被同化的?

:“亡秦者胡也!”

他没有明白这位术士的意思,觉得胡人匈奴是重大威胁。于是在公元前215年春天,他派遣大将蒙恬从上郡出发。最终把匈奴人击退出了黄河河套地区,维护了秦朝以及后世王朝的统治。

2: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被匈奴骑兵围困七日,最后得以脱身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衰落到最后被同化的?

在灭亡秦国,消灭西楚霸王项羽等势力后,刘邦最终安稳的坐上了皇帝宝座。可眼前他还要面对异姓王和匈奴的威胁,首先对韩信,彭越等人大开杀戒。

其次公元前200年冬天,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的叛乱。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衰落到最后被同化的?

起初由于汉朝军队的节节胜利,便麻痹了他们的斗志。刘邦带领轻骑来到了平城,这时候汉朝大军还没有完全到达。

冒顿单于在白马登设下埋伏,等到刘邦进入包围圈的时候,被他的四十万大军团团围住。

汉军被围困了长达七日之久,兵马疲顿,粮食全部吃完。这时候身边的谋臣陈平想到了一个主意,知道他有一个宠爱的夫人贪财。于是把金银珠宝全部献给她,最终才得以解除包围。

3:历代统治者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汉宣帝时期给予匈奴重创

自从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后,对匈奴人从进攻转向防守。历经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三朝的国策都是被动防守,到了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有了文景之治打下的基础,便开始了他长远的规划。

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匈奴的攻击,迫使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

。不过由于汉武帝晚年执政的一系列错误,为后世所诟病;可他的重孙汉宣帝刘病己彻底解决了汉武帝未能解决的问题,发动对匈奴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正式把西域囊为大汉帝国的版图当中。

4:东汉建立不久,匈奴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慢慢融入中华民族当中

匈奴是如何一步步衰落到最后被同化的?

西汉自汉元帝之后一代不如一代,由于外戚专权的缘故,最终被王莽所取代。可这个人也不是干皇帝的材料,

汉光武帝刘秀再度统一,建立了东汉政权,视为汉政权的延续。到了东汉建武24年,匈奴内部为了争夺王位开始自相残杀,匈奴分为北匈奴和南匈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7 09:48: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汉朝消灭匈奴用了100多年
说起“匈奴”二字恐怕每一个人都会知道的,他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经常骚扰我国边境,给古代边境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说起来它也就是一直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刘邦时期,刚刚建国的汉
2024-08-01 15:07:00
汉朝时匈奴肆无忌惮,朝廷是否真的无力与其对抗?
不过他们大都是在汉武帝年间,而在此之前,西汉对待匈奴的态度一直是暧昧不清。当时冒顿单于羞辱吕后,"汉初定,故匈奴以骄。冒顿乃为书遗高后,妄言。高后欲击之,诸将曰:"以高帝贤武,然
2022-12-31 21:47:00
...起义军都打不赢,平定太平天国用的还是汉人地方武装。匈奴也是一样,这个游牧政权同样经历了从低谷到巅峰再到低谷,最后到消亡的过程。司马迁说匈奴是夏人后裔,只是生活在北方草原,于是
2024-07-16 15:58:00
汉武帝用极大代价战胜匈奴,被指穷兵黩武
...治平,封狼居胥”八字,其中封狼居胥就是源自汉朝抗击匈奴的历史,虽然最后汉武帝赢了匈奴,但是汉朝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么为什么汉武帝宁可付出巨大代价也要将匈奴扼杀?这件事又有什
2024-06-22 14:38:00
蒙恬北伐真的是打击匈奴这么简单吗
...都知道在历史上秦始皇曾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秦锐士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这是一段不容置疑的光辉历史。但是今天我要对这段历史做个补充:蒙恬大军与匈奴交过手确实不假,但是秦始皇让蒙
2023-05-16 06:23:00
古代的匈奴现在并没有消失,而是来了这里
对中国史稍有些了解的人都听过“匈奴”。作为古代最出名的游牧民族之一,匈奴长期与中原王朝争夺地盘,因此双方爆发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争,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但很多人都有个疑惑:匈奴后
2023-02-11 16:14:00
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是如何吓退匈奴的
公元前3世纪,北方草原兴起了一个游牧部族,名曰:匈奴。可不要小看了匈奴,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甚至屡次威胁中原,几乎颠覆中原政权。匈奴的全盛时期从公元
2024-04-10 19:12:00
匈奴后裔揭秘:这五个姓氏可能隐藏着千年历史的秘密
说起匈奴大家一定会想到,这是一个善战的民族,确实是如此,这样的一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战绩,也给中原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兴起于古代蒙古高原,擅长骑射、骁
2024-03-01 07:41:00
西汉的“和亲政策”对历史有何意义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曾多次举兵征讨过匈奴,他为了打败匈奴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重用卫青、霍去病,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在汉武帝的全力支持,和卫青、霍去病的正确指挥下,汉军打得匈
2024-01-16 07: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