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与皇帝之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7 15:14:00 来源:戏说三国

陈友谅是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和唐末的黄巢、明末的李自成,清末的洪秀全以及同时期的朱元璋差不多,出生于底层社会,但从小生活的环境要比朱元璋好得多。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与皇帝之路

陈友谅

陈友谅出生于1320年,沔阳(今湖北仙桃)人,父亲和爷爷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以打鱼和种地为生,但条件比一般的农民好得多,所以父亲陈普才生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少年时候的陈友谅还上过私塾,在那个年代能够读书识字在现在最起码是小康家庭了,而同时期的朱元璋还在给地主家放牛。少年的陈友谅身材魁梧,臂力过人,喜好舞枪弄棒,结交豪侠。

成年以后通过家里的打点就在当地县衙做了一名小吏。有一天一名方士看家了陈友谅家的祖坟惊叹到“"此家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正值当时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四起,陈友谅就带领一伙江湖豪杰去投奔徐寿辉,徐把他安排到倪文俊的手下做簿书掾。徐率领的红巾军,一举攻取了罗田县城。打败了元朝的威顺王宽撤不花,攻占了蕲州(今蕲春)和黄州,并在水陆要冲之地蕲水(今浠水)建都,国号"天完"定年号为"治平",设置统军元帅府、中书省、枢密院以及中央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等军政机构,任命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陈友谅为人机智,作战也异常勇猛,也成为义军之中独当一面的大将,驻守黄州(今武汉市黄陂区境内)。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与皇帝之路

起义军领袖徐寿辉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此时的倪文俊不满足自己的领军元帅之职,想要将徐寿辉取而代之,秘密联络自己的老部下陈友谅,并对陈许下高官厚禄,陈友谅只想坐山观虎斗,所以两边都不得罪只等坐收渔翁之利。倪文俊事情败露并被徐寿辉击败,只得带领残部投靠陈友谅,陈友谅将倪骗至城下并将他杀死,并收编了倪的余部。在这场内斗中陈友谅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不但收编了倪文俊的残部,还得到了倪文俊的官职统军元帅外加平章政事。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四月,破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五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今江西吉安),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八月,破建昌路(今江西南城)。九月,破赣州。十一月,破汀州。1359(至正十九年)三月,破衢州、襄阳路。十月,遣部将王奉国攻信州(今江西上饶)。此时天完皇帝徐寿辉的都城在蕲水,听说陈友谅攻取龙兴就想要迁都龙兴,但陈友谅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怎么可能说让就让,并且自己手握兵权,就没有答应。次年十二月,徐寿辉从汉阳出发,仍欲迁都龙兴,至江州(今江西九江),陈友谅伏兵城外,尽杀其左右部属,将徐寿辉软禁。此时陈友谅已掌管着军政大权,便权欲熏心,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并暗心将徐的心腹部将逐一杀害。然后挟制徐寿辉向东而下,攻打太平.太平城坚固不可攻下,他就率领大船迫近太平城的西南方.士兵们沿着船尾攀上城垛登上城池,于是攻克了太平城。这时的陈友谅雄踞江南,就有了称帝的念头,于是派人将徐寿辉杀死,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国号为汉,改元大义。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与皇帝之路

元末农民起义

此时东边的朱元璋也发展迅速,两股力量也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江西等地发生摩擦,南昌也被朱元璋夺取,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郑愈坚守南昌三个月,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陈友谅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是不久,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陈友仁号称五王,瞎一眼,却智勇双全,他死后,陈友谅为之丧气。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第二天再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却盘算失误,企图加害于我。我军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龙兴十一郡,你还不悔过,重新挑起战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被葬身于火海。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时间一久,陈友谅军中粮食渐绝,只得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友谅生前生活奢侈,曾经制造了一张镂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宫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样。他死后,江西行省将镂金床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感叹道:"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便壶有什么不同呢?"然后下令有关官员将它熔掉。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与皇帝之路

潘阳湖之战

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陈理至应天,元璋封为归德候。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其送往高丽定居,"平安无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元末时期,朱元璋带领着农民起义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在当时还有一个人也领导了农民起义,而且比朱元璋得民心,他最终却没有得到皇位,是因为什么呢?张士诚是元末另
2024-06-02 09:11:00
揭秘古代农民起义领袖的职业背景
...说咱们最熟悉的陈胜吴广,他们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带领兄弟们杀杀杀的陈胜吴广肯定也是俩五大三粗干农活的好手。实际上在秦朝法家当道士,严刑峻法、苛责
2023-12-17 15:02:00
从燕雀到鸿鹄: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真实身份揭秘
...说咱们最熟悉的陈胜吴广,他们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带领兄弟们杀杀杀的陈胜吴广肯定也是俩五大三粗干农活的好手。实际上在秦朝法家当道士,严刑峻法、苛责
2024-04-21 12:56:00
朱元璋为何始终不承认自己夺取的是元朝天下
...者,各为其主”,或则礼遣出境,或则纵走不追。这与其他农民起义军通常所采取的不降即杀的方针,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1359年元军利用宋政权主力北伐兵力分散的机会,攻陷其都城汴梁(
2023-03-15 22:42:00
元朝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人士?
...时期,因为长期积压的阶级矛盾,不久就开始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了。综上,元朝大致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是元朝的鼎盛时期,军事上平定西北,为了开疆拓土一度东征日
2023-11-10 22:43:00
强大的李自成失败了,为何弱小的朱元璋成功了
...统一全国。朱元璋:你有何资格跟我在一张图上?同样是农民起义,1356年的朱元璋势力远远不如1644年的李自成,朱元璋的敌对势力也不见得比李自成的敌人弱小,为何李自成迅速败亡而
2024-04-25 23:06:00
朱元璋微服私访,被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你儿子是谁?
...政权渐趋式微。诸多地方势力渐次兴起,竞相举事,此场农民起义遂广泛扩散。于这动荡之世,有一普通农民亦置身其间,此人便是日后的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于元末动荡之时期,全国范围内战火
2024-08-16 09:48:00
从郭子兴的部下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成功之路
...福通所部,这个时候则是开始逐渐进行北伐。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最初就是由韩山童和刘福通发起的。不过在起义之初,韩山童就被干掉了。反倒是刘福通,后来带着军队逐渐发展了起来。而且,
2023-09-18 20:18:00
聊聊朱元璋生命中的另一个女人郭惠妃
...过乞丐也做过和尚,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在同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中,朱元璋的出身也是最卑微的。张士诚的职业是盐商,腰缠万贯,起义之后不缺经费。陈友谅跟刘邦一样,起义之前是基层官
2024-04-24 20: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