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09 14:3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黄盛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构建协同创新转化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仍是代表委员与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列入今年的工作任务。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成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重要引擎。“政产学研用”各界需协同施策,发力技术攻关、破解成果转化难题,营造科技创新的生态氛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攻关唱“主角”

锚定基础研究夯根底

神舟十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四足仿生机器人Cyberdog2具备语音识别和语音交互功能、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过去一年,一系列关键技术和核心算法的研发及攻关,带来了众多备受关注的研究成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表示,央企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力度,特别是带有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的投入。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协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强化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链稳定与安全的重要途径。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建议,加强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做优奶业精深加工项目,更好满足国民营养健康需求。以奶业产业为例,她建议,开发新型奶牛营养调控技术,在规模化牧场中应用示范,促进产业化发展。

发力技术攻关,需要不断培育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促进先进智能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加速工业大模型部署;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智能制造“中国范式”;支持龙头企业承接智能制造重大专项,攻关关键技术装备。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总裁李燕也建议,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国家平台上给予进一步的申报帮扶,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过程中提升企业专家比例,提升产业化应用科技创新项目比例,探索建立重点科技型企业成果和科研项目直报渠道,给具有创新实力和能力的企业进一步的支持。

成果转化当“头雁”

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升级

通过推出“日日新SenseNova 4.0”大模型体系,商汤科技在知识覆盖、推理能力、长文本理解力及代码生成能力等方面优化升级;基于产品研发和硬件创新场景,嘉立创CAM软件实现了个性化订单的规模化生产;基于凉茶浓缩汁工艺技术的创新研发,加多宝实现本草植物原料处理的工业化、标准化……关键技术创新,正加速落地产业一线。

“新技术可以低成本被规模化使用,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升级,让使用者专注业务创新带来的价值提升。”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储瑞松表示,特别是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其落地应用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在他看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目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和内部员工生产力;二是打造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

如何推动制度优化、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李燕建议,搭建起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成果转化“桥梁”,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协同创新转化机制。通过政府引导上游开展基础研究,明确下游承接转化的责任、目标、验收标准以及产生效益对上游研究的补偿机制。建立基于专项目标达成的退出和纳入机制,有效疏通从创新源头到产业转化间的堵点。

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最终要在产业一线的创新方案中落地。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权秋红表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关键要构建产业化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坚持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市场的思路,为新技术、新成果提供市场化应用方案。

集成资源建生态

搭起科技创新“支撑柱”

有业内人士表示,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持续性的工程,要依靠集成各项政策、市场资源、金融资本、人才培养等资源,形成全面创新生态,建立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柱”。

科技创新,特别是产业领域的基础技术研究往往具有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如何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夯实科技创新的各项支撑?

围绕科技创新的资金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表示,要发挥保银协同优势,为科技企业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匹配“投资+信贷+结算”等定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精准服务科技企业集中的重点区域。

围绕培育科技创新的人才链,雷军认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产业持续升级的重要因素。他建议,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和社会教培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训。

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系统性储备与发力,也要与各行业应用需求有效结合。以电池领域为例,全国政协委员、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颖宇建议,通过投资拉动零碳电池等产业应用端的科技创新。设立零碳电池产业创新基金,对新一代低碳电池设计、生产及回收技术、安全存储技术等创新主体进行投资,鼓励技术创新。

多位人士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将科技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列入对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产业界要集成社会资源,协同夯实科技创新的各类基础设施,深扎技术研究,高效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往期报道

之一: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兼顾需要和可能

之二: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财税政策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9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电子曾毅:为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电子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思路举措
2023-02-25 10:58:00
□张为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
2024-07-17 07:53:00
敖宏:推动稀土科技自立自强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稀土篇章”
...,凝心聚力,合力推动我国稀土科技自立自强,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稀土篇章”。2021年12月,中国稀土集团在江西赣州组建成立、开启新征程。一年多来,该集团深入推进强根铸魂、
2023-02-23 11:25:00
中国一重刘明忠:发力实体经济,坚持聚焦主业、做强实业、做精专业
...来。旗帜是方向,旗帜是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有企业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中国一重作为实体经济的典型
2023-01-29 09:40:00
中国人保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人保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0月19日 第 05 版)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24-10-19 05:44:00
...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发有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的铿锵足音,首届贵州科技节开幕。谨向来自各领域的院士专家、大国工匠和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基层科创团
2023-08-05 02:40:00
2023年中策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潮起正是扬帆时 习近平引领“创新中国”逐梦新征程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勇立潮头、踏浪而行。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创新,按下“加速键”。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新的时与势之下
2023-08-04 13:45:00
...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探讨创新发展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思路、新政策、新模式。据悉,此次年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
2024-04-16 22:01:00
...领域却面临“卡脖子”问题。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路在何方?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科技产业体系,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度剖析科技体系、产
2023-08-25 05:44:00
中新经纬6月29日电 (马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有企业应担当什么角色?28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现代新国企主题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能源
2023-06-29 13:2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国脑机谷”落户新奥新智感知产业园 政企研协同构建脑机接口产业新生态
河北新闻网讯(张新)9月26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举办。会上,由新奥集团旗下的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1 08:40:00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守护灯火庆华诞 主动运维显担当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损坏器件并调整传动系统并完成设备修复及全套试验。(纪长添 摄)东南网10月1日讯 9月28日
2025-10-01 09:19:00
9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正式启动。腾讯云作为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
2025-10-01 09:56:00
平望实小承办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吴江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2025年9月24日,由苏州市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年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在平望实验小学举行
2025-10-01 09:58:00
AI技术让抗战文物“活起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百度推抗战文物智能体
9月30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80年,80件》智能体和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
2025-10-01 10:00:00
新时达2025工博会圆满落幕 | 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2025年9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新时达以"智拓无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2025-10-01 10:00:00
从课堂到产线,河北工大学子开展智慧物流与“地狼”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
河北新闻网讯(胡广涛)组装调试机器人、体验智慧仓储系统、探索自动化技术前沿……近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在廊坊分校
2025-10-01 11:12: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30日,由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5-10-01 14:11:00
“智慧武当”给游客带来数字文旅新体验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周琼 耿宇)“一部手机游武当”预约购票、AI导游、《入境武当》VR大空间、问道武当数字客厅……国庆假日
2025-10-01 18:35:00
津云文旅电商版块上线 首发“笑漾海河”优选线路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1日,天津鹏欣水游城14周年庆暨津云新媒体“笑漾海河”文旅电商线路首发仪式成功举办。近年来,随着“文旅+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
2025-10-01 18:55:00
陕西数字贸易闪耀第四届数贸会 数字贸易合作成果丰硕
9月29日,为期5天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在浙江杭州大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此次盛会,陕西代表团表现亮眼
2025-10-01 18:58:00
高德扫街榜国庆提醒:全国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看这里
2025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叠加,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赶高铁如何吃饱吃好?今天,高德扫街榜发布“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
2025-10-01 20:19:00
能效提升15%,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岸式全自动化码头再迎新突破
9月29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随着A23自动化轨道吊精准将集装箱吊起、转运,标志着日照港研发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投产试运行
2025-10-01 23:08:00
健康之旅,“媒”好同行!爱康集团烟威区域媒体开放日圆满结束
为构建与公众的沟通桥梁,让烟威人民更好地了解爱康的医疗品质及优质体检服务,9月25日下午爱康集团烟威区域媒体开放日活动于爱康莱山区分院成功举办
2025-10-01 20:51:00
人工智能不仅能分析人脸情绪,还能读取脑电波信号,为人定制香氛;恐龙变为AI数字虚拟形象,成为人们的“萌宠”——这不是科幻电影
2025-09-30 0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