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通关让香港“活”起来 让两地民心“连”起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09 14:07:00 来源:直新闻
通关让香港“活”起来 让两地民心“连”起来

2023年1月8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随着自多伦多始发的南航CZ312航班在凌晨00:16落地广州白云机场,疫情以来持续将近三年的“赴华旅客入境集中隔离”政策正式宣告结束;而在同一天的多个深港口岸,在经历了超过一千多个日夜的等待之后,香港与内地居民翘首以盼的首阶段通关,也终于在这天成为现实。

毋庸置疑的是,无数人的内心为之振奋不已。自疫情暴发以来,两地居民间长达3年的受限往来,此后将不复存在。深圳河两岸,许许多多的期待和想念,在重逢中化为感慨和喜悦。

连日来,为了确保首阶段通关顺利进行,港铁公司、香港海关、深圳市政府口岸办等各方都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直新闻驻港记者丘倩怡1月8日上午在香港落马洲支线口岸现场观察到,通关后出入境的旅客络绎不绝,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现场秩序井然,并无拥堵甚至混乱的意外状况出现。

通关让香港“活”起来 让两地民心“连”起来

据香港入境处初步统计,截至1月8日晚上8时,有超过45000人经陆路口岸进出香港,包括落马洲支线口岸、港珠澳大桥、文锦渡口岸及深圳湾口岸,其中前往内地的人数超过33000人。港铁表示,截至8日下午5时,共约16500名跨境乘客使用东铁线落马洲站。据直新闻驻港记者亲身体验,8日下午一点半过关时,经“内地居民”通道过关仅需10分钟,而从深圳前往香港的流程更是流畅到让记者高呼“离谱”。这些都表明,过去一段时间各方准备工作卓有成效,值得“点赞”。

去年12月2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结束首次赴京述职行程,带了一份“大礼”返回香港,表示中央同意逐步有序全面通关。1月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后,香港特区政府随即召开记者会,公布了详细的通关方案。从组建专班到政策落地,不过两周时间,更可见两地政府的高效和有为。

通关意义重大。既然实现了三年来首次通关,将来逐步实现全面通关,也不过只是时间的问题。就首阶段通关而言,安全、有序、顺畅始终是“第一原则”。如果首阶段通关顺利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各方看到通关政策安排顺利实施,确保“不出乱子”,那么将来实现全面通关的步伐将大大提速。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原则”下,两地政府协商后决定对双方向都设置一定人数的配额,这完全是合情合理之举。在公共政策的调整过程中,“大跨步”有一定风险,而“一步到位”更是不切实际,任何新政策都需要时间让社会逐步适应,更何况“通关”兹事体大,不容草率应对。

一方面,自疫情以来已有三年,通关所需的硬件设备、保障通关顺畅所需的大量人手、公共交通的承载能力等等,都需要时间逐步恢复,香港社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重新适应如此重大的政策变化。另一方面,内地已经进入到“春运时刻”,内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输压力较平日压力大。因此,对过关人数实行配额举措乃是必要之举,也是政策安排慎重、有度的表现。

而总体来看,目前设定的配额数字既能够满足两地居民的需求,又能保证公共资源足以承载。李家超1月8日上午见记者时便透露,过关的预约人数最多的是春节前后,而即便是最受欢迎的年二十九,预约人数也还没有满额,当时仍有大约1000个名额可以预约。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同日表示,截至8日下午6时,已有逾44万人通过网上预约系统预约出境到内地。

通关的意义不言而喻。历史仿佛再一次重演,在2023年初,我们看到了2003年的影子。当年,香港经济遭受非典型肺炎(SARS)重创,尤其是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但中央政府及时出台港澳个人游(自由行)的政策,极其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如今,时隔20年,在疫情对香港经济发展屡屡造成重大冲击之后,“通关”未来将为香港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日渐恢复正常以及全面通关的逐步实现,两地居民的往来只会越来越密切,对于内地和香港的发展都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我们来看一组来自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在2018年,访港旅客达6514.75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当中内地访港旅客达5103.82万人次,是历史最高水平。即便是在受修例风波影响的2019年,内地访港旅客虽大幅减少,但也达到了4377.47万人次。而在疫情后的2021年,访港旅客总共只有9.14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更是只有6.5万人次。

通关让香港“活”起来 让两地民心“连”起来

数据来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制表:环球旅讯

通关让香港“活”起来 让两地民心“连”起来

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以及香港统计年刊 制表:环球旅讯

对于香港这样的典型外向型经济体,疫情带来了消极的连锁反应,更体现出如今通关的意义之重大。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同日(1月8日)也发文表示,随着便捷的两地往来逐步恢复,人流物流也会显著改善,将对香港的出口、旅游、零售及餐饮业等带来更大的支持。不过,他此前也强调,不会期望通关后香港立即回到疫情前的旅客量。

另一方面,内地消费正蓄势待发,而港澳市场增加了消费的多元性和对不同群体的适应性,对内地市场能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去年,由于宏观形势不确定性较高,内地居民超额储蓄率有所上升。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国居民部门(不含港澳台)新增存款14.9万亿,全年超额储蓄或超过6万亿,大幅高于往年水平。

通关让香港“活”起来 让两地民心“连”起来

超额储蓄越高,意味着将来投资和消费的潜力越大,只要市场的信心足够积极正面,这部分超额储蓄就能释放出来,成为有效的超额投资。相信无论是内地市场,还是港澳市场,都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迎接2023年在社会复常刺激下投资和消费的浪潮。

此外,两地“硬联通”再进一步,深铁集团8日宣布,深铁、港铁重铁网络实现了扫码乘车互联互认,这更进一步方便了深港两地居民往来,也意味着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日渐完善。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两地民生相关基础设施安排的进一步对接,措施细节进一步完善,相信两地居民往来会更加智慧、方便。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全面通关不仅是盘活香港经济的一手“棋”,也是香港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独特优势的关键之举,更是香港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必经之路”。

物理层面上的联通,为两地居民的正常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基础保障,从而能进一步打破内心的隔阂与偏见,将两地居民的心更紧密地连在一起。过去几年,由于乱港势力的大肆渲染,香港某些人滋生了不少针对内地居民的偏见。时至今日,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爱国者治港”原则全面落实,香港社会已经 “由乱及治”,而在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通关正逐步有序实现,两地居民交流更为密切,相信会发出更多积极、准确、正面的声音。

说到底,香港始终与祖国紧紧相依,香港同胞始终同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当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香港各界积极筹款支援救灾;当2022年香港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时,中央政府迅速调派内地援港医疗队协助抗疫。这一切,正是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香港同胞心系祖国,祖国也从未忘记香港同胞。现在,正是两地居民携手同行、并肩发展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相信,香港“明天会更好”。

作者丨陈淼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评论:“通关”人潮显民心所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视频:直击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首日:民众难掩激动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香港1月8日电 题:“通关”人潮显民心所向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时隔近三年,香港与内地8日
2023-01-08 15:33:00
...2日下午,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成果发布会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举行,两地多项跨境通办成果集中发布。发布会上,粤港双方代表签署了《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合作协议》,标志数
2023-11-04 09:36:00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 题: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专访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中新社记者 王坚1573年,明朝设新安县,以南头古城为县治。450年的迁海复界,一县后来诞生两个
2024-04-15 20:29:00
“港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香港居民驾车往来粤港两地
...“港车北上”政策正式公布。2023年5月1日,《广东省关于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外公布,从2023年6月1日9时起开始接
2023-05-01 20:10:00
“朝港元宇宙社区家园”正式上线 打造两地居民交流新体验
...心相连。近日,由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街道富成花园社区与香港九龙东观塘社区康乐区居民协会联合主办,以“2023朝港新春家年华”线上联欢会在京港两地同步举办。两地居民云端相聚,一起剪
2023-01-18 12:00:00
深港居民“串门”忙 跨城消费成常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邹媛香港人来深圳尝美食、逛商场、看演出,深圳人到香港看展览、登山徒步、观光旅游……自今年内地和香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深港居
2023-09-26 06:51:00
当“高原风情”遇见“港式美味”
...海外版当“高原风情”遇见“港式美味”——2025青海—香港经贸交流合作活动举办本报记者  张  盼图为第一期“青海臻品”菜品展示。主办方供图青海省的牦牛肉、冬虫夏草、枸杞、藜
2025-03-03 04:29:00
...港澳研究会副会长谭耀宗在当天举行的平行论坛上表示,香港未来会不断研究探讨政策的衔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此同时,应发挥香港国际化特点,协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行业规则的引领者
2023-12-03 15:07:00
上海与香港携手 共同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家嘴论坛开幕之际,上海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上海正式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旨在联手推动沪港国际金融中心错位发展、相互
2025-06-18 09:5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治水兴水看新疆丨数字农田让玛纳斯年均节水2个西湖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以前大水漫灌时,渠边就是农田,农民得整夜守在渠边等水;现在精准滴灌,每亩地单次灌水从过去的90立方米减少到35立方米左右……”8月10日
2025-08-17 10:4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叶茂林)“我们常年送货,腰肩容易出问题,现在有绿色通道,还能免挂号费,这样的举措很贴心
2025-08-17 08:0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近日,省科协、省教育厅联合公布2025年英才计划名单,全省106名中学生入选,其中52名来自厦门
2025-08-17 08:06:00
全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 我市一道路工程获国家级荣誉
马銮湾新城南岸新阳大道以北道路一期工程。(厦门路桥百城公司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周昱延 )近日
2025-08-17 08:06:00
●苏威强开渔喽!昨天,是厦门海域开渔的日子。在这个充满期待与收获的季节,一趟趟渔船满载返港,带鱼、鱿鱼、鲳鱼等渔获将新鲜上桌
2025-08-17 08:06:00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厦门368个社区(村)被抽中
调查员开展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图)扫码可查询被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抽中的厦门368个社区(村),这些社区的居民将参加调查
2025-08-17 08:06:00
持续做强做优 厦门南昌海铁联运“天天班”开行2000列
昨日,第2000列“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47622次从厦门国际物流港出发,驶向江西向塘国际陆港。(陆逸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付森 郭靖)昨日
2025-08-17 08:06:00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揭晓我省2名个人1个集体入选河北日报讯(记者高珊)8月16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揭晓,全国有9名个人
2025-08-17 07:27:00
河北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一批“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稳步推进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打开河北能源地图,一个个重大工程项目勾勒出新型能源强省的崭新图景——坝上地区
2025-08-17 07:29:00
我省首例用地用林联动审批项目获批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师源)8月6日,迁安市金隅产业园大桥新建工程项目用地正式获得河北省政府批复
2025-08-17 07:30:00
一份早餐,传递城市温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爱计划”温情启幕
8月15日上午,由东城街道昌北社区与当代购物中心共同发起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爱计划”活动在当代购物中心温情启幕。此次活动以赠送爱心早餐与降温礼品为载体
2025-08-16 17:14:00
2025淄博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举行
近日,2025年淄博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同上一堂思政课——跨时空对话”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与子同学 逐梦启航”为主题,通过沉浸式观影
2025-08-16 17:14:00
东港农商银行与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为深度融入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强港、兴产、活城”工作要求,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做好
2025-08-16 17:15:00
音乐+美食+潮玩!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夏夜狂欢启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华春2025年8月15日至16日,长河街道依托高地美食街有FUN街区,举办“乐享长河 缤纷一夏”社区消夏音乐季暨有FUN街区邻里美食节
2025-08-16 17:15:00
4000公里奔赴!协和学子赴青春之约,传承兵团精神
2025年暑假,山东协和学院“传承沙海老兵志,声润昆玉践初心”实践团,跨越4000多公里山海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四十七团
2025-08-16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