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海法治报
架设就业“桥” 铺就回归“路”
——青海省西川监狱临释人员就业推介会侧记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张小娟 实习生 安玉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予救济不如提供岗位。9月25日,青海省西川监狱启动“摆渡人”计划,为临释服刑人员(以下简称临释人员)举办了一场就业推介会,邀请6家爱心企业走进监区,为临释人员提供物流、仓管、种植等就业岗位,省西川监狱这一做法在全省监狱系统尚属首次。
“举办这次招聘会的目的就是为临释人员提供就业渠道,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让更多的临释人员找到工作,促进他们实现由‘监狱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和转变。”省西川监狱副监狱长宋强对此次活动寄予了希望。推介会开始前,宋强带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及企业代表参观了监狱的文化区,现场感受临释人员在监狱中的改造和学习生活情况。
此前,省西川监狱结合目前就业形势,立足临释人员就业困境,着力解决临释人员的就业难题,引导临释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积极联系企业,协调快递类、配送类、餐饮类、种植类等就业岗位,在狱内利用智慧电视宣传企业简介及招工信息,让临释人员提前了解,同时发放用工资格筛查意向表,筛选出90余名临释人员有就业意向。
推介会现场,会议室屏幕播放着用工企业的宣传视频,让临释人员感受对生活的希望。在现场咨询环节,临释人员有序在各个用工企业的招聘台前咨询,有的向企业代表了解招聘职位要求及薪资待遇,有的则在求职人员登记表上认真填写信息,企业代表也耐心细致地一一进行讲解。
西宁华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君向临释人员承诺,刑满释放后到签约企业就业,工作有保障、生活有保障、工资待遇有保障。
当天,用工企业与临释人员签订30余份就业意向协议书。“在今天的招聘现场中,有很多临释人员有一技之长,而我们的岗位也正好需要具备相关技能的人。”企业代表潘兆兵说。
临释人员纷纷表示,这次就业推介会,从岗位设置、就业培训、劳动保障、工资社保等方面实际考量了他们长期与社会脱节、年龄参差、学历偏低等具体情况,为他们回归社会,实现自食其力铺好了路。
省西川监狱一直积极开展临释人员回归社会指导工作,重点突出社会适应性教育,采用课堂讲授、模拟体验、智能学习等形式,帮助临释人员做好融入社会的准备,增强临释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
省西川监狱党委副书记、监狱长陈文德告诉记者:“开展就业推介活动,是为了让临释人员回归社会后可以自食其力,引导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生活的理念,认真谋划刑满释放后的生活。”
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陈亚军参加完此次推介会后深有感触,“此次就业推介会活动极具社会意义,面对面选择、点对点就业,充分发挥监企合作优势,着力解决临释人员的就业难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帮助临释人员回归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临释人员张某在认真考虑后,将用工表投给了一家自己满意的企业,他向记者表示,刑满出狱后想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养活自己,不给家里增添负担。他也十分感谢监狱警官的帮助,社会单位的关心关注,用工企业的帮扶帮助,会牢牢把握当下,全心全意走好新生之路。
架沟通的桥梁,助圆回归梦想。用工企业与临释人员一对一沟通,进行双向选择是此次推介会的一大亮点。是青海省西川监狱践行改造宗旨的一项有力举措,是走出拓展教育改造思路,架起监狱与企业“连心桥”的重要一步,也是一次促进临释人员就业的新探索、新尝试,这必将对监狱临释人员临释就业工作的开展带来深远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