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日,2023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在淮北市相山区圆满举行,收获颇丰。
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5个国家的200多家企业,携30多个品类2000多种产品亮相,并借力食博会实现签约项目51个,协议投资总额达280亿元……
为什么是绿色食品产业?为什么选在相山区举办?
答案可以往前追溯。淮北市曾因煤而建,后因资源枯竭等原因,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同年,淮北市相山经开区建设成为安徽省首家省级食品专业经济开发区,开启新型工业的绿色转型。
作为安徽省首家主打食品的园区,相山经开区甫一诞生,“绿色食品”便破土、发芽。目前,相山区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纵向延长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形态,正加速向百亿级迈进。
相山经济开发区。冯树风摄
一盘“本地菜” 厚植产业沃土
2009年春天的淮北,相山经开区作为安徽省首家食品园区,孕育而生,丰收萌动。成立之初,相山经开区定位明确,“主业”便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曾用名“安徽凤凰山食品工业园”,足见它的决心。
“选择在此擘画绿色食品产业蓝图,大有可为。”对于园区定位布局,相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之成成竹在胸。
底气何在?当地本土食品企业纷至沓来,便是最好的证明。
2010年,也就是园区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始建于1958年的原淮北市奶牛厂——安徽曦强乳业集团“进军”园区,投资逾亿元,当年11月便建成投产。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曦强乳业生产线。相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当初选在来到相山经开区,一方面是响应淮北市政府‘退城进区’的号召,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发展与经开区政策支持之间,找到了最大的平衡点。”曦强乳业负责人王瑾告诉记者,搬迁至相山经开区前,其企业濒临“破产”,亟待造血重生,而与相山经开区的“双向奔赴”,给企业送来一场及时雨。
2017年,该企业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把制约传统企业发展的全产链模式,通过数字化重构把全产链模式转变为传统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各个环节的全链路数字化溯源,做到一杯牛奶的安全从出厂检验合格提升为全链路各个关键控制点的安全。
2022年9月,中国奶业大会上,曦强乳业双喜临门:喜获“40公斤认证牧场”称号,平均单产更是达到了13.3吨的水平,稳居国际先进水平;曦强乳业被授予“2022年优秀乳品加工企业”称号。
曦强乳业从濒临破产到涅槃重生的历程,是对相山经开区重点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决心的最好诠释。
这也为日后相山经开区的“高朋满座”,作了伏笔。
相山经济开发区。相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些“新面孔” 澎湃新锐力量
在稳扎稳打本土绿色食品企业集聚的同时,相山经开区继续“野心勃勃”,开始将触角延伸至更远处。通过“双招双引”,广东嘉士利、今麦郎集团、苏太太食品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开始落户,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发展集群初具规模。
走进位于相山经开区的安徽苏太太食品有限公司,只见标准化厂房内,全自动的现代化生产设备串联出一条“行云流水”的生产线,花生、南瓜子、兰花豆等坚果经过预处理、油炸、调味、冷却等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了美味的休闲美食。
苏太太食品生产车间。相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成品库房外,工人驾驶着叉车将一箱箱包装好的产品整齐地码放到货车上,随即发往全国各地……“当前,我们正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在赢得一季度‘开门红’之后,开始加大马力冲刺二季度。”苏太太食品生产总监赵家法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其实,苏太太食品的快速发展壮大,只是相山区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相山经开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名牌产品8个、省“工业精品”1个,共有农产品初加工类企业共7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
2023淮北食博会展会现场,不少市民前来参观。人民网记者 李希蒙摄
一条“新赛道” 打造产业高地
2019年,相山经开区产业布局提档升级,迎来“二次创业”。
在初步汇聚了以嘉士利思朗、金富士饼干为代表的烘焙食品类;以苏太太食品、鲜满多食品为代表的休闲食品类;以今麦郎食品、鑫乐源食品为代表的软饮料类;以百瑞佳面粉、贝宝食品为代表的农产品初加工类等四大食品产业群后,相山经开区再添重要一极——以盛美诺生物、完美生物为代表的生物科技类食品产业群。
今麦郎饮料生产线。相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毫无疑问,这是当地紧紧围绕绿色食品(生物科技)产业扩链、延链、强链的跨越式实践。
日前,当人民网记者来到生物科技类食品企业——安徽盛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时,企业正全力加大对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数字化改造、智能化生产。
“目前,我们正在对一条生产线进行技改,新增一个干燥塔,未来还会再增加一套脱碱脱盐设备,这些都能有力推动现有产量实现很大提升。”公司生产部副经理代鹏表示,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研发新产品,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来二往,相山区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高标准建设的生物科技大健康产业园,集研发、中试、生产、检测、平台销售于一体,拥有1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7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及完善的配套设施,重点聚焦高端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食药同源等健康产品,也引进了人良生物科技、北京德兰和创、中山完美集团等一批优质的生物科技、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类企业落户。
不仅如此,相山区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科技研发,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淮北实验站、黄淮海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可以预见,相山区绿色食品产业,未来可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8 15: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