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上,甘肃省文物局发布了全省廊桥调查成果,全面展示了全省廊桥保护利用工作取得的新成效。
廊桥一般是指设有廊屋的历史桥梁,其结构独特、造型优美,是我国桥梁的一种重要类型。为响应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甘肃省文物局对全省廊桥开展了高精度测绘、数字化信息采集、历史信息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完成了第一轮廊桥风险评估,在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甘肃省廊桥调查报告》和《甘肃省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规划》,为加强全省廊桥系统性保护研究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调查,甘肃境内现存廊桥20座,多建于明初期,兴盛于明、清两代,主要分布在茶马古道、古蜀道等文化线路重要节点,或在文化线路两侧呈线性分布。其中,兰州市1座、定西市2座、天水市2座、陇南市15座,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文物点11处。廊桥结构主要为伸臂式拱桥和伸臂式平桥两种,多分布于古村落,以及植被茂盛、河流平缓、河流量较小、河床较窄、坡向较缓、周边路网发达地带。廊桥承载着当地社会的公共生活、文化传统和缕缕乡愁,是山水田园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下一步,甘肃省文物局将持续实施廊桥保护工程,建立健全廊桥安全防护体系,深化廊桥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提升廊桥综合展示水平,让散布在城乡的廊桥活起来、传下去,让廊桥成为当地村镇、县市的“百姓桥”“乡愁桥”和“凝心聚力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记者 周言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