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张静:载生命之重,护母婴安全,愿做妈妈们的坚实依靠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8 22:1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孙淑玉烟台报道实习生张雪通讯员栾秀玲

对烟台山医院东院产科护士长张静而言,产科所承载的生命之重,莫过于“母婴安全”四个字。

既承担着守护母婴安全的重任,又要协助新手妈妈完成角色的转换,产科护士犹如桥梁,是新生儿、妈妈和家庭间重要的纽带。在张静看来,产科护士不仅要专业能力过硬,关键时刻能快速反应,同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产妇无微不至的照料。在快与慢之间努力平衡,张静和团队守护着万千家庭的希望。

张静:载生命之重,护母婴安全,愿做妈妈们的坚实依靠

张静

分秒必争的抢救

在很多人眼里,产科的护理工作很轻松,无非就是为母婴提供照护。但其实,作为风险系数较高的科室,产科的守护往往需要分秒必争。

一位27岁的足月初产妇赶到医院时,下身有大量血水涌出。她和家人以为是见红,并没当回事。接诊时,考虑到血性羊水可能是胎盘早剥,张静和团队一面联系值班医生,一面安抚产妇和家属的情绪,几分钟后,女子被顺利送入手术室。与此同时,手术室、输血科、麻醉科也积极进行备皮、备血等术前准备,同时儿科医生也已就位陪产,守护新生儿的安全。最终,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产妇顺利生产,母婴平安。而如此高效的救治之所以能顺利进行,离不开张静和护理团队的细心观察。

2007年参加工作至今,张静曾从事过4年助产工作,后因专业能力过硬和科室发展需要,她又被调入产科,从事产科护理工作并担任护士长一职。在不同岗位的积累练就了她的“火眼金睛”,产妇情况出现变化,基本逃不开她的双眼,而这也成为她带领团队前行的重要保证。

“产科急诊多、急症多,产妇的情况瞬息万变,特别考验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张静说,产科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广博的医学知识。而团队的快速反应和抢救能力,则依赖于科室的标准化反应流程和团队的协作能力。对孕妇急症进行早期识别后,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在班的全体医护人员,大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后续救治流程的顺利进行。此外,定期的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也至关重要。

“快速反应的背后既考验医护人员的水平,也是责任心的重要体现。”在张静看来,守护母婴安全从来都不是句口号,落实到行动中才更有保障。

张静:载生命之重,护母婴安全,愿做妈妈们的坚实依靠

张静在照护婴儿

温声细语间的照护

和抢救时的分秒必争相比,温声细语的产科护理更见功夫。

张静说,从事产科护理工作要“慢得下来”,无论是待产还是生产,都可能是漫长的过程。这期间孕妇可能会产生焦躁、恐惧、担忧等多种负面情绪,产科护士细致又耐心的呵护就显得十分必要。

“生产讲究‘瓜熟蒂落’,有的产妇产程进展慢,这时更需要耐心的陪伴与疏导,讲明产程进展规律以及饮食、休息和能量供应的注意事项,往往事半功倍。”医疗护理之外,为准妈妈们做好心理疏导也是张静及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因为这份真心的付出,很多人对她印象深刻。

经常有人在路上跟张静打招呼,感谢她在“生产”时的陪伴。“你可能不记得我了,但我特别感谢你。”前不久,一位女士在电梯里和张静“相认”,她2020年分娩期间正赶上疫情,家人无法陪护,是张静和烟台山医院东院产科护理团队陪她度过了人生中这一重要时刻,买饭、陪聊、帮忙照顾孩子,每每提到这些细节,这名女士都感激不已。

不仅陪产过程中的护理要“慢得下来”,为了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有无异常,产后护理的“慢”也十分必要。以产后出血为例,张静说,产妇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皮肤温度低、血压下降等都是出血前兆,护士必须十分细致,做到全面观察才能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对症处理。新生儿的护理也同样如此,护士要根据新生儿的哭声、呼吸、反应是否正常来作判断,而这些的前提都是耐心而细致的照护。

新手妈妈的依靠

工作17年,张静坦言,最有成就感的一刻就是将平安出生的宝宝送到妈妈怀里,进行早期皮肤接触。孩子们在妈妈怀里的幸福时刻仿佛被定格,让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要同时守护母婴安全,张静愿意做新手妈妈的依靠。在她看来,只有陪她们顺利完成身份的转变,才能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

当了妈妈之后,张静也有了全新的视角。“真的只有切换到妈妈的身份后,才能真正懂得她们的需求是什么。”张静说,没生孩子之前,她做宣教会把着力点落在观念的普及和技巧的传授上,但现在她会更多从妈妈的角度出发,帮助产妇完成舒适化育儿。以哺乳为例,之前张静会更多地从新生儿的角度考虑,教授产妇摇篮式、侧躺式等不同的哺乳姿势,而现在她更关注产妇哺乳过程的舒适,教家属在她们哺乳时为其在后腰或腿上垫上靠枕,以减轻受力。

“社会上给妈妈这个角色的标签太多,总习惯说‘为母则刚’,但其实妈妈们也会累,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呵护。”张静如是说。而这也是她和护理团队加强产妇产后心理疏导和干预的重要原因。

载生命之重,护母婴安全,张静和团队始终在路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罕见人生·回访|罕见病患儿馨馨:又遇发炎,也在学校交到新朋友
...报道过的仅几例,是“罕见病中的罕见病”。馨馨的妈妈张静曾带着女儿四处求医,直到馨馨6岁时才确诊。去年8月,澎湃新闻报道了馨馨艰难的求医之路,引发关注。2023年2月28日是第
2023-02-28 07:43:00
“三属优待卡”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信我好吗?评论也不敢看了,看一次哭一次,头很疼。”张静8日晚上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说。她平时喜欢拍一些短视频,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6日随手拍下的视频引发网友们的热情关注,也让她
2024-01-10 20:10:00
...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成,2023年3月16日,幼儿园女教师张静也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我市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捐出的“生命火种”将为一位外地血液病患者带来
2023-03-17 06:25:00
内娱女星考研上岸第一人张静初
...上了研究生的苦日子。她,就是内娱直播读研第一人——张静初。这件事的起源要从去年开始说起。去年3月,张静初被美国电影学院导演系(简称AFI)录取,正式成为一枚美国电影留子。写作
2024-04-18 23:22:00
离婚后我去前妻家看女儿,她却闭门不见,得知原因,我决定复婚!
...在那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小区门口,心里五味杂陈。自从和张静离婚后,他便搬出了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而现在,他即将再次踏入这个门槛,去见他深爱着的女儿小雨。刘伟深吸一口气,按下
2024-06-14 15:51:00
75年师范毕业,和相亲姑娘见面我很失望拔腿就走
...的眼神却并未专注于上面的文字。就在刚才,相亲角落的张静挨着她父亲坐下,他们的对话清晰地传入李强的耳朵。“记得给人家留下好印象,家境我已经先摸清楚,绝对可以的。”张静的父亲低声
2024-06-26 11:30:00
33岁儿子小有所成,我娶带14岁女儿的离异女人,她有什么可图
...,望着李浩:"什么事,儿子,你说吧。""我遇见一个人,张静,我们相爱了。"李浩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哦?那是一件好事。"李伟尽力保持着平静,心中暗想这迟早会发生,但还是觉得有
2024-06-15 06:59:00
“不雅交易”脏水泼了她12年,张静初的反击,成了人走茶凉的笑话
有人说:“张静初,是一个被称为男版陈冠希的女人。”只要一搜索她的名字,出来的永远是各种“黄腔”。比如,娱乐圈公交车,车震门女主,一人睡遍整个导演圈......不堪入目的关键词。哪
2023-03-08 13:18:00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张静虹:把群众健康挂在心上“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实施医疗健康保障工程,作为一名医疗界政协委员,让我对未来医疗健康事业充满信心。”2月9日,自治区政协委员、石
2023-02-12 07: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