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郦食其才智超群,最后却被煮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22: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郦食其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具有才能的谋士,他曾经辅助刘邦进行争夺天下的斗争,并且为刘邦最后成功地建立汉朝提供了很多计谋和帮助,可以说,前期的郦食其凭借他的智慧和才能,是比较风光的。但是到了后期,同样是刘邦谋士的其他几个人都被刘邦予以重任,但是只有郦食其,却是被“烹”死了。遭受前后如此巨大差异的郦食其,他的一生可谓是比较曲折的。

才智谋略十分高明。

郦食其出身贫寒,但是根据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记载,郦食其“好读书”,并且他的学习十分渊博。年轻时的郦食其由于喜欢喝酒,因此他经常出现在酒肆当中,并且称自己为“高阳酒徒”,也正是凭借着“高阳酒徒”的这个身份主动向刘邦推荐自己,为自己后来登上历史舞台找到了机会。

得到刘邦任用之后的郦食其,开始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军事才能,帮助刘邦智取到了陈留。在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腐败之后引起天下大乱,反动势力不断高涨,刘邦作为其中一员,率领士兵与秦朝的军队进行作战,由于却一直攻打不下昌邑,于是向西经过陈留高阳。郦食其针对当前刘邦军队的实际状况向刘邦建议到,陈留地区时天下的重要的交通地点,并且城市中的存粮也足够供应军队,如果能将陈留地区攻占下来,那么对于刘邦的军队是十分有利的。基于此,郦食其主动请求亲自到陈留去劝说陈留的县令让他投降,如果县令不投降,正好可以采取内外联合的方式来攻占陈留。

刘邦认为郦食其的计谋对于自己来说十分有利,因此就同意了郦食其的建议,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陈留地区这个战略要地最终被刘邦收服了。从这件事情中,就可以充分地展现出郦食其自身的才智和谋略的高明,这也是后来郦食其能够有机会不断参与后来的军事斗争的重要条件。

遇到自己的“伯乐”刘邦。

封建社会之中,对于底层的知识分子和具有才能的下层百姓来说,要想得到机会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能,很多情况还是需要遇到一个贤明并且能够发现自己才能的君主,比如韩信这个优秀的军事人才,也是在萧何对于他的赏识之下,才能够有机会展现出自己不平凡的军事才能。

同样出身于贫困的下层阶层的郦食其也是如此,具有足够智慧和才能的他一直在寻找着能够赏识自己才能的。在当时众多的起义领导者之中,只有刘邦的作风和性格最让郦食其欣赏,因此后来在刘邦到了陈留之后,郦食其就主动的去面见刘邦。

刘邦虽然最开始对于儒生存在一定的鄙夷之心,并且刚开始见到郦食其的时候对他并不尊重,但是郦食其却凭借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智慧成功地赢得了刘邦对于他的尊重,由此可见,当时刘邦是很能够尊重有才能的人的,他也看到了郦食其自身的才能,由此也开始重用起郦食其,郦食其也得以有机会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军事才能。虽然当时得到刘邦重用的郦食其已经是年过花甲了,尽管已经度过了人生最好的年华,但是最终郦食其却还是能够幸运地遇到了能够欣赏自己才华和智谋的君主,给了郦食其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从这一点上来说,刘邦正是郦食其的“伯乐”。

在刘邦的重用之下充分展现才智谋略。

刘邦能够从一个毫不起眼的亭长出身开始发展,经过长时间的艰苦打拼,最终战胜了当时强大的项羽,克服了各种内忧外患,所依靠的就是人才的这个基础,充分挥发人才的作用,因此当时的刘邦是十分重视人才的,凡是有才能的人,刘邦都会对他们予以重任。郦食其在初次见到刘邦之后,就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成功地赢得了刘邦对于自己的尊重的同时,也展现出来了自己所具有的才能。

郦食其才智超群,最后却被煮了

一直重视人才的刘邦自然对于具有优秀的军事才能的郦食其十分重用,因此在进行作战的过程中,郦食其向刘邦所提出来的许多措施和建议,刘邦都是十分的看重和采纳。比如在游说齐王这件事情,在公元前204年到203年的时候,此时楚汉两方之间正处于一种激战的状态之下,而独立于楚汉之外的齐国政权,就成为当时决定战胜双方胜利的一个关键性的条件。郦食其通过观察当前楚汉政权战争的形势,认识到获得齐国军事力量的重要意义,所以郦食其主动地向刘邦请求让自己去到齐国,游说齐王来支持刘邦的势力。

在游说期望这件事情中,郦食其充分地展现出来他的口才能力,在劝说期望的过程中,他劝说期望要追随天下人心的所向才能够保全齐国,在齐王询问谁才是民心所向的时候,郦食其这才说到汉王刘邦,认为汉王刘邦才时民心所向,并且对比了许多的事例来证明汉王比楚王的治理更加有道,因此汉王更加得民心。根据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记载:郦食其对齐王说到“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齐王田广在通过郦食其对于他的游说之后,认为郦食其的话是正确的,因此就听从郦食其的话,“罢历下兵守备战,与郦生日纵酒”。

郦食其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轻而易举的让齐国主动成为了汉王的支持力量,并且向汉王献上了七十二座城池,归顺了汉王,这对于本来处于对峙局面的楚汉政权来说,齐国的加入使得汉政权的势力迅速提高,这也为后来刘邦能够成功地打败项羽的军队,建立起汉王朝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这次的齐国之行的游说本来是郦食其建立功勋的辉煌一笔,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也正是这次齐国之行,却给郦食其之后的政治生活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被“烹”而死的悲剧。

郦食其在劝说齐王田广将自己的七十二城池献给汉王之后,这个消息却被当时的淮阴侯韩信知道了,对于韩信这种军事方面的将领来说,更加注重的是军事上的攻占,像郦食其这样只是动了动嘴,不需要耗费一兵一卒就能够将齐国的城池占领,这就使得韩信十分的不服气。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

齐王田广在听到韩信率领汉兵要攻打齐国,就以为是郦食其故意出卖自己,齐王田广自然是十分的暴怒,他对郦食其说:“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汝!”。然而,在面对齐王田广的愤怒和威胁之下,郦食其却并没有按照齐王田广所说的去劝退汉军,反而认为自己所干的是大事业,不会拘泥于一些细节,也更不怕被人对于自己德行的指责,由此拒绝了齐王田广让他游说汉军退兵的要求。

郦食其的这种态度自然使得本就十分生气的齐王田广更是盛怒,于是齐王田广就派人将郦食其给“烹”杀了。一代军事人才和三寸不烂之舌的谋士,就此生命就此终结了。正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记载,此事“乃韩信一启贪功之心,从蒯彻之说,疾击已降,而郦生烹”。

纵观郦食其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辉煌的,他凭借自身的优秀的军事才能和巧舌如簧的口才,深受刘邦的重用,在刘邦的慧眼识人之下,充分地发挥着他的才能,在历史上书写属于他自己的篇章。然而郦食其最终被“烹”死的结局确实是令人惋惜,凭借他的智慧和才能,原本不必被齐王杀害的,但是他本人所具有桀骜不驯的性格却最终使得他以悲剧结束一生,但是他的这种大义凌然,不甘于屈服的精神却也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此人靠一张嘴,为刘邦谋得七十多个城池
公元前203年,齐王宫殿上,汉王刘邦的说客郦食其被齐王田横绑在木桩上,架在一口油锅前。而此时齐国都城临淄已经被楚王韩信三十万大军包围得水泄不通。至于原因,就要从被称为“兵家之仙”
2023-05-04 09:27:00
他自称高阳酒徒,遭韩信抢功被煮成人肉汤
...行,这就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了。今天讲一个秦末随刘邦打天下的辩士,他智慧超群,屡献奇计,如果没有他,估计刘邦也早就挂了,只可惜他因一时贪杯,误了归程,从而送掉小命,最终变成
2023-05-06 09:55:00
汉高祖刘邦以市井出身能够在楚汉之争中完胜项羽,得到天下,得益于他手下的团队非常给力。其中大谋士郦食其曾为刘邦献上一计,却被张良称为亡国之计,这是怎么回事呢?特别是被称为“汉初三杰
2024-05-01 20:21:00
郦食其落得被烹杀的下场有三个原因,其三才是根本原因
...的大器晚成,在秦末先是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后来看到刘邦率军到陈留城外,已经六十高龄的他看中了刘邦的潜力,依然去投靠刘邦。郦食其爱喝酒,行事不拘一格,以刘邦不尊重儒生为说词让刘
2022-12-18 21:35
哪个老头一天就拿下70座城,却因此被韩信害死
韩信号称兵仙,打仗非常厉害,刘邦拿下关中后,让他独自领兵,他在一年内迅速灭掉魏国、赵国,功勋卓著,共计打下50多座城池,威震天下。可是,有一个穷老头,同样给刘邦卖命,却只用了一天
2023-10-20 17:18:00
盘点刘邦麾下三大说客,凭一张嘴让一个国家投降
...储备还是胆量以及灵机应变的能力等等,都要远超常人;刘邦麾下就有三大说客,有一人靠一张嘴就让一个国家直接归降,也是厉害了。TOP、3蒯通蒯通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是秦二世元年
2023-06-29 14:56:00
刘邦身边最惨的谋臣是谁
楚汉之争时,曾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为刘邦出谋划策,接连拿下齐国80余座城池,此人不是韩信,也不是张良,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郦食其。历史对郦食其的描述并不多,战国时期魏国人,秦灭六国以
2023-01-14 13:15:00
韩信率千军万马取得的胜利,谁找人聊聊天就超过了
刘邦打天下时,有很多能人追随,象萧何、樊哙是从老家沛县带出的能人比较好团结,而陈平、张良都是慕名而来投奔,可见当年刘邦很有人缘。得人心,并一定是温良礼让,刘邦就不喜欢虚情假意客套
2024-05-19 19:51:00
...深陷于齐国战场不能自拔。就在这个时候,攻占了关中的刘邦,乘势联合各诸侯国,结成反楚同盟,一举攻入楚都彭城,迫使项羽回师楚国,全力应对刘邦。乘此机会,田横收复齐国,拥立田荣的儿
2023-03-07 21: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