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网笃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黄公望村的美丽画卷。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
▶ 为迎接杭州亚运会,村里组建成立“拥抱亚运女子巡逻队”,在赛场周边开展巡逻等志愿服务。
▲ 朱梅娟(左一)和慕名而来的游客拉家常
▶ 杭州市富阳区政协委员朱柳英(左一)与李迪姝(左二)在黄公望村就“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调研
▶ 以公望两岸文创基地为依托而建立,两岸青年将咖啡甜品、休闲观光、文化艺术等项目植入黄公望村,共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杭州银湖实验小学的外语志愿者教村民学习常用英语口语知识
▲ 游客沉浸式体验美丽乡村的独特景致
▲ 为了能做好亚运会志愿服务,“公望女管家”主动了解赛场内外的相关信息。
▲ “公望女管家”在进行演出前的彩排,她们成立志愿服务队在村里进行公益演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 杭州亚运会元素成为村头巷尾一道亮丽的风景
村道整洁宽阔,路边溪水潺潺。一栋栋各具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丛中,“民宿”“农家乐”的招牌在此处尤多,不时能遇到拖着行李慕名前来的游客,这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黄公望村的真实写照。
因元代画家黄公望曾隐居于此,依江而建的黄公望村以此得名。2011年,《富春山居图》在断离失散数百年后迎来跨海重逢的梦圆时刻。为打响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的文化品牌,该地对黄公望隐居地景区进行环境集中整治,改造升级后,景区周边的民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012年,黄公望村开起了首家民宿——梅娟休闲农庄,村民朱梅娟正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以前做过生意,开过酒家,眼看村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游客也多起来了,就想着试一试。”朱梅娟说。借助村里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朱梅娟拆除了自家庭院围墙,盖起了三层小洋楼。在她的带动下,不少村民纷纷做起了民宿生意。不仅是自家民宿蒸蒸日上,朱梅娟在街、村两级妇联的指导下,与志同道合的姐妹发起成立“公望女管家”,形成“女管家”的乡土文化IP,打造乡村的共富工坊,带领村里女性在家门口创业。
“村里62家民宿和18家农家乐,年营业额超过2个亿,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黄公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忠升告诉记者,“除了黄公望隐居地和黄公望纪念馆,又新建了公望两岸圆缘园,《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和实景地的美丽资源不仅带来美丽经济,还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美丽产业。”2022年,黄公望村集体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2010年的1.5万元增至6.8万元。
“有幸参与黄公望村特色民宿设计,通过文化挖掘,让乡土风情入画,还原‘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山居美景。”富阳区政协委员朱柳英是最早一批对“公望”文化进行挖掘的本土文化名人,在她的设计助力下,提供了以“公望”文化为显著标识的乡村振兴样板。
黄公望村的完美蜕变,是富阳区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富的生动实践,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富春江畔正徐徐展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9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