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不怕重复而怕执迷不悟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26 01: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不怕重复而怕执迷不悟

孙 红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还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在孔子看来,年过五十,没啥可悲哀的。人到五十,体力不如青年,然而活动无碍;已经懂得天命,再不被欲望和地位所左右,既可达观,又能坦然。如此可以自我安慰一下,五十多岁就五十多岁吧,被小朋友叫爷爷就叫爷爷吧,这是一个不错的年龄段呢。

孔子继续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过五十,还是应该学习、可以学习的。有些东西,年轻时看不懂、学不会、想不通,到老了,经历过得失、体会过荣辱、看透了生死,再看、再学、再想那些东西,往往有豁然开朗之感。孔子“五十以学易”,感觉不会再犯大的过错。《易经》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处境,确实可以读出不同的况味。

今日读《易经》,看的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十四卦“复卦”。“复卦”的前一卦,是第二十三卦“剥卦”。《序卦传》解释“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剥卦”讲的是剥脱衰落,但事物不会一直衰败,剥无可剥的时候,就该周而复始了,所以“剥卦”后面是“复卦”。“复卦”讲的是重复、反复和恢复,意味着面临好的发展机会,反复求索、反复试错,找对正确的方向和路径。接在“复卦”后面的是第二十五卦“无妄卦”,《序卦传》说:“复则不妄矣,因此受之以无妄”,恢复正道就不虚妄了,所以不要妄言妄行。《易经》所讲,都是这样顺理成章的发展变化与人生道理。

“复卦”的卦象,上为坤为地,下为震为雷,地下震动预示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卦象寓动于顺,出入无疾,朋来无咎,事情会有反复,但整体是顺利的。从爻辞看,一直在讲如何纠正错误、回复正轨。

初九:不远复,无祗诲,元吉。不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太远,就不会后悔,知错就改是好事。

六二:休复,吉。回到美好,好事。

六三:频复,厉,无咎。频频犯错,频频改过,有点烦人,没有大问题。

六四:中行独复。走到半路又独自回头,遵从正道就无所谓好坏。

六五:敦复,无悔。坚守原则,返回正道,不会后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读“省”);用行师,终以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对犯的错误执迷不悟就会惹来大祸,执政用兵者更是如此。

“复卦”告诉我们:是人难免犯错,知错就改,还是好的人生;人生不怕重复,就怕执迷不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勇者不惧:孔子的勇与仁、义、智的关系
《孔子家语·在厄》记载了孔子被困陈蔡,绝粮七日的故事:公元前489年,孔子在拜见楚昭王的路上,经过陈蔡,和弟子一起被两国发兵困于荒野上,绝粮七日。关于被困的具体情形,有一段是这样
2023-10-25 08:51:00
...老子《道德经》中也强调“不若守中”“知和曰明”等。孔子首创“中庸”一词,把中庸之德誉为“至德”,并言其为己“一以贯之”之道。首先,守中即守正。“中”为本、为正。《中庸》开篇即
2023-07-14 11:36:00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巧合
...立了一个超越时空领衔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墨子、庄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这些不世出的文化英雄似乎联袂而来,如此高能而密集地放射着各
2024-01-29 16:15:00
周文王背姜子牙800步周朝800年,为何不多背几步?因为他犯了个错
...《易经》或许传播度低一些,但《论语》却是众所周知,孔子的《论语》就是以《易经》为底图,从人道写到了天道。 另外,老子《道德经》也是以《易经》为底图,从天道写到了人道。而我们
2023-10-11 18:35:00
龙的传人这个说法怎么来的?为何在《易经》中有关于龙的记载?
...时机还不够成熟。不可用,就需要积蓄力量。见龙在田:孔子说三十而立也刚好对应这句话,时机到了,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就需要去立身,立志才能成就未来。终日乾乾,或跃在渊:我们要开始
2023-04-25 18:51:00
南怀瑾: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
...懂了《易经》,犹如读懂了人间最高级的为人处世之道。孔子曾说,读懂了《易经》,人生就能远离重大错误。曾国藩曾说,读懂《易经》就如同获取了安身立命的技能。马爸爸曾说,身在职场,《
2025-02-22 23:23:00
孔子晚年的哪3句话对后人影响极大
孔子作为儒学的开创者,他的儒家思想指导了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在中国人乃至华人世界里他的地位相当崇高,因此有着“孔圣人”之称。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和弟子的言行
2024-04-22 17:22:00
揭秘易经的科学与哲学内涵
...经学家刘歆,把易经定为儒家六经之首。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研习易经,撰写《十翼》作为后人阅读易经的指引。被古代主流文化推崇的易经,又怎么能说被质疑了3千年呢?再来说说易经是不是迷
2024-03-06 14:04:00
...满意,于是儒家就开始正式成为“国学”,而创建儒家的孔子所注释的经书,则成了“必读书目”,其中又以前人编纂,孔子亲自注释的《易经》最被推崇,它当时就有了“诸经之首”的美誉。02
2023-10-14 19:59: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