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85后顶级流量女星中,赵丽颖的存在就像娱乐圈的一股“异类”清流。她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专业院校的加持,也没有一张传统意义上的“女主脸”,却凭借自己的韧劲和努力,一步步从廊坊的电子厂打工妹,成长为如今掌控百亿影视版图的实力派演员。她的逆袭故事里没有童话滤镜,只有硬生生闯出来的生存法则。
2006年,19岁的赵丽颖在同事的鼓动下,用网吧那台卡得要命的电脑报名了雅虎搜星选秀。当时的她,根本没想过要进娱乐圈,只是觉得能被选上就像做梦一样。她穿着借来的碎花裙,略显青涩地唱完了一首《隐形的翅膀》,却意外被冯小刚选中,成为某广告片的女主。
听起来像是“灰姑娘”遇上了伯乐,但现实却并没有童话那般顺利。她并没有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女主角,反而是在剧组里做起了丫鬟,一天40块钱的片酬,过得和普通的群演没什么区别。更让人无奈的是,当时的影视圈几乎被“标准瓜子脸”女演员垄断,而她那张带点婴儿肥的圆脸,则成了她迈向主角之路的最大障碍。
在横店的七年时间里,她几乎把所有类型的配角都演了个遍。每天一大早挤进人群里化妆,拿到的角色不是宫女就是丫鬟。那些年,她总结出三大“生存法则”:
一是角色代入法。拍《宫锁珠帘》时,她演一个青楼女子,特意设计了“袖中藏毒簪”这一细节,结果被于正注意到,才有了后来的《陆贞传奇》机会。
二是剧组学习法。她在《金婚》里给蒋雯丽当配角,发现她的哭戏非常有感染力,便偷偷观察练习,最终练就了“三秒落泪”的绝技。
三是身体投资论。她坚持不用替身,在拍《宫锁沉香》时因坠马伤到了腰椎,至今仍有后遗症。
2013年,她终于等到了一个能改变命运的机会——《陆贞传奇》。
但平台方却不太看好她,认为“圆脸女演员撑不起大女主剧”。面对这样的质疑,她在发布会上放话:“别让我抓住机会,抓住就往死里演。”结果,这部剧不负众望,最终以1.94%的超高收视率登顶,甚至在横店带火了“陆贞主题拍摄区”。
接下来的几年,她凭借一部部爆款剧,彻底扭转了“圆脸女演员不适合当主角”的刻板印象。
比如,《花千骨》成为首部网络播放量破200亿的剧集,一举带动仙侠剧片酬从30万一集飙升到70万一集;
再比如,《楚乔传》的沙漠戏是在58℃的高温下实景拍摄的,许多演员中暑倒下,她却坚持完成拍摄,被网友称为“拼命三娘”;
还有《风吹半夏》,为了演活钢铁行业的女强人,她不仅增重10斤,还专门学习了期货交易,甚至意外带火了钢铁股民群体。
2017年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她每天带着《红楼梦》原著进组,与导演和编剧逐句推敲台词逻辑。这部剧从开分7.5一路逆袭到8.8分,贡献了多个高光演技片段。
面对舆论对她学历低、土味浓的质疑,她的回应方式很“赵丽颖”——
在《星空演讲》上,她坦言:“我来自农村,这不仅不是我的软肋,反而是我的铠甲。”
她还把网友给她起的黑称“赵小刀”注册成了麻辣香锅商标,让黑粉们集体闭嘴。
疫情期间,她低调捐赠了12车物资,还特意要求不署名,只写了四个字——“河北姑娘”。
为了演《幸福到万家》的何幸福,她三次登门找导演郑晓龙。第一次递交了10页的角色分析报告,第二次展示了自己的务农视频(插秧速度甚至接近专业农民),第三次用河北方言朗读了《秋菊打官司》的原著。
除此之外,她还成立了“萤火虫公益基金会”,专门资助农村女性的职业教育。
甚至,她还投资了一家AI编剧公司,试图用人工智能优化古装剧的剧本创作流程。
当我们在讨论赵丽颖时,实际上是在见证一个反“精英叙事”的奇迹。她用“笨功夫”破解了娱乐圈的快钱密码,把不可能变成了教科书式的逆袭。
那么,你从赵丽颖的故事里,学到了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她的传奇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1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