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吴古昌) 4月中旬以来,义龙新区7.22万亩优质小麦渐渐成熟开镰收割,广大种粮农民把稻麦脱粒机、联合收割机等开进田间地头作业,抓住晴好天气抢收和凉晒小麦,确保小麦颗粒归仓,预计实现小麦总产量1.42万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我家种植优质小麦3亩,通过浇水、施肥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精心管理,小麦颗粒饱满,已进入收割期。今天趁着天气好,一早就把稻麦脱粒机开进田里来收割小麦,确保小麦颗粒归仓。”4月16日,德卧镇德卧村学庄组村民吕昌恒抢收自家小麦时,心里乐滋滋高兴地说。
去年秋冬种中,义龙新区按照“扩面积、优品种、提单产、强链条”的发展思路,紧盯粮食生产和油料稳供,把农业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德卧、顶效等10个镇(街道)开展小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科学规划种植7.22万亩优质小麦。同时,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建科技下乡服务团,采取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办小麦示范样板点,推行良种良法良技、高效栽培技术,实施小麦规范化示范种植,实行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让技术要领到户、到人,提升科技种植含量和耕种水平,努力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
种子是小麦种植的“芯片”,义龙新区坚持“守底线、保供给、提质量”的原则,小麦种植推广精量条播、开厢撒播等栽培技术,重点推广丰优7号和吉麦1号等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无公害生产等成熟适用技术应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一田多种”推广力度,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强化小麦增产提质、节本增效技术,采取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的防控策略,预防和控制小麦病虫害,确保粮油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栏目: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只争朝夕抓落实 凝心聚力促发展
值班总编 刘华朝 编辑 郭连军 校对 姚廷婷 版式 刘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