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刘 洋
不知是我记错了,还是其他老师记错了,反正我觉得以前学生作弊现象比现在严重得多。这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因为那时我们要求也严,屏蔽仪都用上了,可学生的作弊或非考试动作还是捂都捂不住,任你暗示提醒他都不在乎,所以师生之间在考场上也常常发生摩擦。而我也从来不认为我们被授予了随时驱逐学生出考场的权力。
现在监考我可以安心地思考一些问题,但以前不行,他们随时会把我拽回到现实。有一次,大概因为一时愣神,我盯着一个学生的位置看,这个学生就浑身不自在,嘴里嘟囔着什么。正常情况下,学生做题是感觉不到别人在看他的,所以我后来想到,他可能在责怪我甚至在骂骂咧咧:
“你怎么老盯着我,盯着我,我还怎么抄?快滚!!”
当然我也承认,作弊行为一直存在,从未消失。这不,这次考试后学生之间又相互举报了。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能否养成诚信的品质,取决于受了怎样的教育。诚信教育,并不是拿诚信去“要挟”学生,“逼”他们服从——极端的时候也需要“逼”,但不是常态。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
我们自己说话算数吗?
如果考试的目的,只在于检测,学生会铤而走险吗?抄袭现象还会普遍吗?
最重要的,还不是给学生排名,而是我们围绕排名做的那些后续工作:公开那个排名,表彰一些人,找考差的学生谈话,反复谈话,召开家长会、教师会,反复开会……
总之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考试早就不那么“单纯”了。考试结果关乎实际利益,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尊严和安全感。不要又说,中考、高考是要排名的啊,这是两码事!
诚信教育是让人看到诚信的好处,而不是总让人看到牺牲掉的是什么。所以说,我们的做法是自相矛盾的。我们一方面希望学生诚信考试,另一方面却又在肆意地破坏他们的向善之心。
正确的诚信教育,一定是把一个选择摆到学生面前:抄还是不抄,这是一个问题。尽管这个选择,很多时候是两难的。而我们的做法,恰恰是让学生根本就没有选择,根本就不需要去审慎地考虑,他只会想:
不抄白不抄,抄不到就亏大了!
所以,尽管我们把“诚信考试”几个字写到了黑板上,学生心里却不太能够接受它。换句话说,这很有可能演变出“说一套做一套”的伪道德。
人的认识,一定要和他的感受建立关联。如果理性认识是,诚信是好的,而实际的感受却告诉他,诚信一点也不重要,诚信只会让我失去更多,那么,这个人的精神不会很分裂吗,他又怎么形成健全的人格? (作者单位:来安县第四中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06: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