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商水:秸秆收储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29 01:24:00 来源:阿宅社会

秋风送爽,颗粒归仓。最近,来自天津的收割机司机王泽玉在商水县汤庄乡忙着作业,不过他的任务不仅是收割粮食,还包括农作物秸秆的收集及运输。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有300多名像王泽玉这样的司机正穿梭于田间地头,绘就一幅繁忙而亮丽的秋收画卷。

地处黄淮平原的商水县是我省农业大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100万亩,产生秸秆约150万吨。如今,商水县通过建立1家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工厂、2个标准化秸秆收储运中心,便可做到年处理秸秆约20万吨,年产生物天然气约2000万方,可满足全县近一半的天然气用量,实现年产值近2亿元。

怎样让玉米秸秆变废为宝,“秸”尽所能?近日,大河网记者走进商水县汤庄乡,沿着玉米秸秆收割、储存、转化的流程,实地探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

秋收|村里来了双收机乡亲们解决了大难题

商水:秸秆收储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金秋时节,在商水县汤庄乡铁炉村的田野上,一台台茎穗兼收机和秸秆运输车辆正并排前进。玉米果实通过兼收机吞进储存箱,秸秆则被粉碎后吐出装进秸秆运输车。

田垄间,村民张伟正忙着招呼收割队伍。不到1个小时,他家7亩玉米便收割完毕。随着茎穗兼收机驶入下一田块,王泽玉摇下车窗,探出头挥手示意张伟前来装运玉米。

“以前用单收机,剩下秸秆难处理。现在村里来了兼收机,田地里干净又增收。”说话间,张伟将农用车开进地头,将玉米运回自己家里晾晒。

一直以来,秸秆处理都是个大难题。56岁的张伟之前没少为这发愁。张伟说,前些年,不少村民索性一烧了之,导致空气污染,若不当还田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加重、肥力下降及病虫害等问题。

既不能简单付之一炬,也不能抛之田野,这些秸秆究竟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商水县在引进生物质能源项目上找到了出路。

2020年,商水县引进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天然气项目,该项目由河南豫天新能源有限公司出资,解决了当地秸秆处理和能源利用问题。

“这些茎穗兼收机就是必奥新能源改良设计的。”豫天新能源商水项目总经理张斌告诉记者。商水项目由技术提供方必奥新能源负责运营,在每年秋收前,必奥新能源会联系多家合作社,组织300多台茎穗兼收机和收割机手来到商水县,并根据玉米种植面积和村民需求,分配车辆进行具体作业,以期完成20万吨的秸秆收储目标。

在秋收期间,一些村民还将自家农用车用于秸秆运输,每吨秸秆收取运费40元钱。今年,张伟驾车跑了7天运输,就多挣了5000余元。

储存|建立收储中心打通进厂最后一公里

商水:秸秆收储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秋雨骤至,商水项目负责人张斌披上雨衣,前往收储中心进行巡查。在现场,他用力拽了拽覆盖在碎秸秆上的雨布,更加紧实地遮蔽住下方的秸秆,以防雨水侵入。

这座位于汤庄乡娄冲村的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占地面积50亩,有4个贮存池,秸秆收储量超10万吨。此外,在商水项目北边的铁炉村还有一个占地约30亩的收储中心。

“秸秆收过来后还得储存好。”张斌说,过去秸秆露天堆放且不经过压实,遭遇强降雨后浸泡或与空气长时间接触会影响品质。如今,豫天新能源按照合理半径建设规范的秸秆收储中心,将碎秸秆压实后排出空气,并配备上雨布,避免了秸秆浸泡发霉及提前腐败问题。

走进收储中心,只见一台台秸秆运输车辆已排成长龙,经过电子地磅称重后,秸秆即可入库。步入下沉达5米的贮存池内,多辆钩机和铲车正往返穿梭作业,把碎秸秆压实后整齐地堆放在一起。

记者还注意到,四个贮存池之间特意预留了消防通道并装配消防设施,确保安全无虞。同时,收储中心还安装了摄像头,方便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现场情况。

“收储中心建在农田边上,打通了秸秆进入工厂的最后一公里。”张斌说,这些秸秆无需预处理即可直接运到生物质工厂加工生产。而在贮存池另一侧,同样热火朝天:几名工人正在为钩机、铲车加注机油,确保在接下来的作业中能够高效运转。

张斌告诉记者,2个标准化收储中心目前有钩机、铲车等设备30多台。秋收时,这些“钢铁巨人”一起上阵,半个月即可完成方圆15公里农田的秸秆压实储存工作。

转化|包袱变身财富秸秆利用实现产业闭环

“看着自己家的秸秆变成天然气,真是觉得神奇。”在生物质工厂上班的李兰兴奋地说,她今年种植了15亩玉米,不仅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自己在工厂工作还增收了5万元。

记者跟随张伟的农用车来到豫天新能源商水生物质工厂。这里由喂料车间、8个集装箱式厌氧发酵罐、有机肥发酵车间、有机肥制粒车间、沼气提纯区等核心厂区构成,通过先进的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可保证全年不间断生产生物天然气。

“秸秆回收—粉碎发酵—提纯制气—尾渣制肥—回馈农民。”商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刘运才表示,商水县通过规模化处理玉米秸秆,生产生物天然气、生物有机肥、食品级二氧化碳,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种养循环。同时,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要求,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利用能力。2024年1月,《河南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路径,要采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在平顶山,种植大户杜海波已经尝到了使用有机肥的甜头。他告诉记者,今年使用了商水生物质工厂的有机肥后,近800亩作物每亩都增收了100多斤,而且病虫害减少,抗旱能力也增强了。他计划秋收后继续在小麦上施用有机肥。

如今,商水县已因地制宜探索出“草变气”、“草变肥”等综合利用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未来,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逐步推进,商水生物质工厂还将探索绿色甲醇等新型绿色燃料的生产工艺,为下游企业提供绿色溢价,助力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色秸秆”变身“绿色财富”,商水县走出秸秆制气新路径
...农村的绿色产业生态链。项目 | 碎秸秆产出清能源8月,商水县汤庄乡,密布的青纱帐,成了“金纱帐”。每年到玉米收获时,在经改良的茎穗兼收机的轰鸣中,玉米籽粒归袋入仓,玉米秸秆就
2024-08-27 11:17:00
周口宜机收芝麻喜获丰收
...记者 付永奇)10月18日上午,我市机收芝麻现场观摩会在商水县举行,省、市农业专家和种植大户一起观摩芝麻机收过程。这里种植的抗落粒宜机收芝麻品种豫芝ND837由河南省农科院芝
2023-10-23 01:13:00
高标准农田建设护航粮食稳产粮农增收
...:周口日报高标准农田建设护航粮食稳产粮农增收——访商水县县长沈宗祥河南日报记者 孙玮 通讯员 杨广玉 徐福涛 曹改路五月的商水,麦浪千重,麦香弥漫。5月22日,在商水县张庄镇
2023-06-06 00:27:00
...高潮,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1月28日,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暨河南盛泰色织生产线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举行。商水县委书记孔阳出席开工仪式并下达开工令。县委
2023-01-31 10:11:00
...究吸纳意见建议,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张建慧指出,商水县要抢抓发展机遇,保持发展定力,在融入中心城区发展中发挥优势、找准定位,走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发
2023-01-05 07:47:00
关于变更商水县袜业产业园 建设项目用地单位的公告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商水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有限公司名下地字第411623202300006号建设用地因公司业务调整,需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单位由商水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为
2023-10-09 06:13:00
...前公示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候选名单,商水县“黄寨大嫂”千人胡同长凭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经验做法光荣入选。商水县黄寨镇成为河南唯一一个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文
2023-10-16 00:13:00
...王建庄,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本磊,商水县委书记崔卫国,县委副书记、县长沈宗祥,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建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新权,县政府副县长王宾,县政协副主
2023-09-26 00:15:00
河南周口:110接警员的故事
...见其人”的幕后工作者——110接处警民警。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在商水县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指挥中心主任邓运乐,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业务工作,不断推进队
2023-01-17 13: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