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李周:一粒种薯的8年攻关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02 00: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

记者 谭光吉

从20万粒种子里挑一粒,带领团队配制杂交组合200余个,筛选出优良高代品系300余份,引进和评价马铃薯新品种(系)100余个……

8年间,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高山作物所所长、高级农艺师李周用一组组数据刷新着对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执着。这背后不仅是他孜孜以求的科研梦想,更饱含着助力乡村振兴、端牢中国“饭碗”的赤子情怀。

打破瓶颈制约

2015年,中国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和玉米后的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在这一年,李周通过人才引进方式来到了云南马铃薯主产区之一的昭通。

昭通人管马铃薯叫“洋芋”,在粮食匮乏的时代,它承担着“救命薯”的角色。时至今日,马铃薯仍然是昭通人“粮、菜两用”的食物,是游子在外思乡时魂牵梦萦的乡愁味道。

昭通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4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3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昭通马铃薯脱毒种薯普及率低、单产低、育种难,加工型马铃薯基本靠外地引进,产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

如何破解这些瓶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救命薯”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薯”?来到昭通后,李周一直在思考和研究。

传统的马铃薯使用薯块种植,属于无性繁殖,经过一代代留种之后,马铃薯生长过程容易积累病毒,导致减产。李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借助读硕士期间积累的资源,从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获得了原原种栽培技术资料,但要让理论变成实际并不容易。白天,李周团队要在实验室、温室大棚里做实验,开展无土栽培,管控温度、湿度,观察植株长势和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夜晚才有时间回到办公室整理数据、开会讨论。

在温室大棚里,李周指着一个中空的箱子说,无土栽培的种薯就被种在里面,枝叶在箱子顶上生长,根在遮光的箱子里垂落。这样可以对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空气等进行精准调控,根据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配备营养液,从而促进马铃薯原原种生长。与传统基质栽培相比,马铃薯雾培生产技术切断了土壤传播病害的影响,具有种薯质量高、大小可控、生产成本低、节约土地、生产效率高的优势。经专家测产,该技术培育的马铃薯原原种单株平均产量达42.8粒,是常规基质生产的10倍以上,显著提高了昭通市马铃薯脱毒种薯覆盖率,实现了品种结构的快速调整,并大幅提高了昭通马铃薯的产量及产值。

如今,昭通市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技术已进行成果转化,位于鲁甸县的生产温室作为201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2019年第三届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的现场观摩点,向国内外专家展示了昭通市马铃薯科技发展成果。

研发品种“芯片”

“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必须把我们的产业链拉长,加工型的马铃薯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昭通地处乌蒙山的核心区域,高寒冷凉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但与之对应的是这里光照弱、湿度大,晚疫病(一种毁灭性的真菌病害)也会协同进化,外面的马铃薯品种引进来以后,整体的适应性、抗病性都会很差。”李周说,由于加工型马铃薯对于马铃薯的个头、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等有着高标准的限制,研发适合昭通本地生长的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攥牢种子“芯片”是必由之路。

然而,相对于水稻、玉米等二倍体作物,四倍体的马铃薯基因组成更为复杂,优质基因往哪个方向变化,重组之后会表现出什么性状,令人难以捉摸。李周和他的团队只能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失败了又再试……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8年的攻坚克难,李周团队终于成功选育了昭薯12号,这个品种不仅具有抗病性好、适合做深加工产品等特点,还有高产的特性,平均亩产量在2.3吨,比常规的加工型马铃薯的产量增加了一倍,每亩能增加收入1200元左右。

这是产业和人才“双向奔赴”的结果。李周表示,近年来,昭通相关部门给予的支持力度很大,科研经费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他们只用潜心研究;在人才任用上,单位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刚到昭通不过3年时间,他就成为项目负责人,拥有了自己的科研团队。扎根昭通的日子里,李周参与了国家级项目和省、市及院立科研推广项目20余项,主持收集和改良马铃薯种质资源600多份,选育马铃薯新品种6个,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现在选育出来的昭薯12号是一个开始,我们会根据市场以及昭通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求,选育出更多适合昭通产业发展的品种。”

征途漫漫,终点仍然遥远,但李周和他的科研团队已经看见了宝贵的“薯”光。他希望,在政府、科研机构、社会力量的大力推动下,有更多的农业科研人才投身到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中贡献昭通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飞:把实验室设在田间地头
...飞顶烈日、冒风雨,把“实验室”设在田间地头,专注于马铃薯育种、抱窝栽培、微型薯集成栽培技术的完善与推广,依靠科技创新实践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经过多年研究,刘飞带领的团队掌握了一
2023-05-14 16:07:00
云南昭通学院建立党外知识分子网格化服务体系
...教师教育、红色文化“四张特色牌”,成立了苹果学院、马铃薯学院、文学创作学院、扎西干部学院(理论教学部),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昭
2024-01-08 11:48:00
鲁甸抢抓时令采收马铃薯
...报本报讯 (通讯员 马祥刚 马文升 锁 柱) 眼下,已到了马铃薯采挖季节,鲁甸县马铃薯种植户纷纷抢抓时节,采挖马铃薯。在水磨镇铁厂社区石板河村民小组,李庭肖流转了850亩土地
2023-10-31 00:14:00
鲁甸推进统防统治 抓实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本文转自:昭通日报本报讯 (通讯员 蒋开鹏)当前,秋马铃薯进入晚疫病的高发期,鲁甸县全力做好今年的病虫害防控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7月30日,参加昭通市2023年马铃薯晚
2023-08-02 00:26:00
...靖安镇松杉村、碧海村、大耆老村呈现一派抢抓农时种植马铃薯的热闹场面。“今年准备种860亩马铃薯,农技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还对接企业上门收购,销路也不用担心。”松杉村西魁梁子马铃
2023-03-04 00:00:00
甘肃优质马铃薯品种家族再添新成员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乡村行·看振兴】甘肃优质马铃薯品种家族再添新成员——张掖市高台县马铃薯千亩示范田现场测产见闻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王思璇秋日的清晨,随着采收机驶过广阔
2023-10-30 04:24:00
为种业振兴贡献神农力量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神农科技集团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种业振兴贡献神农力量本报记者 周俊芳马铃薯是我国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这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于17世纪传播到中国的作物,又
2024-04-02 00:44:00
土豆还能变“大米”?全国首条生产线投产
...理化学家吴奇团队,整整耗时5年半的研发成果,标志着马铃薯全产业链有了新突破。近日正式投产的“土豆米”。巧家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中国是世界土豆主要生产国,在市场上,土豆除了被直接烹
2024-11-22 15:23:00
...合作社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17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邀请了马铃薯、玉米、中药材等方面的知名专家,以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5天。专家将围绕高原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
2023-11-09 00:1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天眼问医】为什么贵州人离不开素瓜豆汤?答案在这里
在贵州的饮食文化里,有一道汤品堪称“宝藏”,它就是以简单食材煮就,却有着清甜滋味的素瓜豆汤,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贵州省汤”
2025-09-16 22:01:00
黄河安澜 幸福滋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她从雪域青海奔涌而出穿越山川峡谷流过平原大地最终汇入渤海滋养出沿途九省区千姿百味的美食文化从青海的醇香青稞酒到山东的酥脆煎饼从甘肃的一碗牛肉面到河南的
2025-09-16 19:55:00
【花样菏泽 小城大爱】美味巨野:香脆锅贴致敬传统韵味
大众网记者 苏鑫 菏泽报道清晨,走进中国鲁西南的巨野县城老街,总能闻到巷子里传来阵阵诱人的香气,那香气是面粉与鲜拌肉馅的完美结合
2025-09-16 18:41:00
迈徳斯特亮相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全品类适老化方案引关注
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圆满落幕。作为现场少数提供全品类居家适老化产品解决方案的制造商与品牌商,迈徳斯特收获了广泛关注与认可
2025-09-16 16:53:00
体育+康养,第四届康养贵州运动会乒乓球赛举行
9月13日——14日,第四届康养贵州运动会乒乓球邀请赛在贵阳举行。来自全省康养产业链各环节的13支代表队、近百名运动员齐聚赛场
2025-09-16 13:10:00
健身房为什么是秃头重灾区
作者:豆泥(图/unplash)你每周规律健身,每次训练都不敢懈怠,练到大汗淋漓之际习惯性拿起毛巾擦擦头,和汗一起被擦走的总是还有几根头发
2025-09-16 05:14:00
央媒看太原 | 央视关注太原特色老醋月饼市场升温
央媒看太原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中秋节了,各地月饼生产制作开始忙碌起来。9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太原市的月饼市场开始预热
2025-09-16 06:25:00
铜仁市驻贵阳老干部流动党支部组织召开集体学习会议
9月11日,铜仁市驻贵阳老干部流动党支部召开集体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5-09-16 00:08:00
静脉曲张康复患友旗袍秀,身心健康再绽芳华
9月13日,贵阳脉通血管医院大厅内出现了一抹“优雅红”。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声,一群身着大红色旗袍的女士,手中轻舞羽扇
2025-09-16 01:11:00
代谢健康指数发布,测测你离“代谢综合征”有多远
9月13日至14日,第二届数智健康学术会议在京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聚焦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应用
2025-09-16 02:44:00
【天眼关注】烟火气、人情味、现场感——“锅气”背后的三重渴望
傍晚时分,贵阳老城区的巷子里飘来阵阵菜香。一家名为“老味道小炒”的餐馆里,厨师手中的炒锅上下翻飞,火苗蹿起,牛肉与辣椒在高温下碰撞出诱人的香气
2025-09-16 04:18:00
国家级白酒大师齐聚劲牌,共鉴毛铺草本酒与劲牌清香年代独特风味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默晓龙)近日,劲牌公司迎来一场高规格的品鉴盛会。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杜小威等五位国家级白酒专家应邀莅临
2025-09-15 11:09:00
CCOS 2025 | 安徽爱尔眼科医院刘勇、刘帅帅、陈诚等受邀出席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
2025年9月4日-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作为国内大型眼科学术盛会
2025-09-15 11:35:00
聚焦秋季男性健康: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带来科学防护攻略
中秋渐近,秋意渐浓,昼夜温差显著增大,空气愈发干燥,各类流行病也进入了活跃期。在这个时节,男性群体尤其需要重视养生保健
2025-09-15 12:57:00
停止运动后 肌肉原地变肥膘?
经过一夏天的苦练,好不容易见到的一点肌肉,会随着停止运动而“秒变”肥膘吗?肌肉长得越多,脂肪囤积越多?这种担心有点多余
2025-09-15 1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