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农家“小庭院”融入产业“大集群”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5 03: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突泉县

农家“小庭院”融入产业“大集群”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李健萍

春节前后,兴安盟突泉县水泉镇合发村草莓采摘进入旺季。在村民侯红章的草莓大棚里,红彤彤的草莓圆润饱满、香甜可口,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2016年靠着政府政策扶持,我在自家院里建起了村里第一栋暖棚,种了香瓜和草莓。”早已成为种植达人的侯红章介绍说,“今年种的草莓品种叫甘露,口感香甜,一共栽了3万棵苗,元旦前后就陆续成熟上市了,现在以订单、采摘为主,价格在每斤50元左右,大概能采到五一期间。从过年到现在,在这小小的庭院里就挣了2万多块钱,这日子可太幸福了!”

昔日不起眼的农家院,如今成了农村致富的聚财地。2022年以来,突泉县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牢牢把握庭院经济这一增收点,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思路,充分整合农村半劳力、弱劳力资源,发展“短平快”增收产业,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拓宽增收渠道,让广大农民坐上了产业发展的“致富快车”。

走进水泉镇小泡子村种植户吕殿刚家的院子里,400平方米的平菇种植大棚内,一排排菌袋摆放得整整齐齐,朵朵小平菇破袋而出,宛如支起的一把把小伞。依靠这些“致富伞”,吕殿刚走出了一条稳定的致富路。

“咱们突泉不仅资源丰富,原料也比外地便宜。种平菇见效快,而且好养活,我每天半夜11点多起来就开始摘蘑菇,多的时候一天能摘1000多斤,少的时候也能摘500斤左右。春节期间订单量大,一天能收入4000元左右。”吕殿刚说,现在每茬平菇销售额在3万元左右,预计年收入20万元。“我还想扩大种植规模,把产量搞上去,带动村里的乡亲,有愿意干的,我可以免费提供技术。”吕殿刚笑着说。

在突泉县,像吕殿刚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比比皆是。以致富带头人为引领,以村集体经济为辅助,以产业指导员为支撑,创建的庭院经济产业服务联盟在突泉县已初具规模。产前,为农户提供种苗、订单等服务,按照种植、养殖两个产业类别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户做好产业发展准备。产中,协调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致富能手、乡土人才中选任产业指导员,全程进行业务跟踪指导。产后,广泛开展庭院产品认证、认购活动,动员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包户干部为农户拓销路、卖产品,使庭院作物好货卖好价,效益最大化。

六户镇巨力村村民曹树成是庭院经济产业服务联盟的受益者。2016年,他通过在北京工作的儿子介绍,成功将榛子树引进了自家小院,经过近4年的悉心照料,曹树成家的榛子树开始结果,他成了六户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移植的100棵4年生的榛子苗,2021年就进入盛果期,现在每年榛子产量达到330斤,按照20块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去年挣了6000多块钱。”曹树成说。

为在技术扶持方面得到保障,六户镇特邀请北京林科院首席专家王贵禧教授,两次到突泉县研判榛子品种的适应性和产业发展可行性,保障榛子品种及质量。并在合作模式方面进行创新,采用“村集体入股分红+合作社统一购买种植+农户分散经营出售+农户抵返成熟榛子”“村集体入股分红+合作社统一购买+农户分散种植经营出售”两种模式,保障产业健康快速扩面推进。如今六户镇的榛子产业早已远近闻名,成为庭院经济发展的样板。

依托各村资源禀赋,突泉县结合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和农户自身能力条件,重点扶持现有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效益明确的小产业。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方面,扶持蔬菜、瓜果、种苗、蒙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鸡、鸭、鹅等小家禽(畜)养殖,草编等特色品牌手工艺品加工,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建立小作坊,进行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切实降低农户发展大型牲畜养殖、大田农作物种植所带来的风险,缩短生产周期,让农户可以在短时间内见效增收。

截至目前,突泉县已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村19个,扶持庭院经济经营户2842户,户均庭院面积达500平方米以上,形成了太平乡五三村紫皮蒜、白菜种植,突泉镇新生村葡萄种植,水泉镇合发村草药种植,永安镇四家子村香瓜种植,六户镇“榛子+中草药种植”等成熟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目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村行·看振兴)内蒙古东部“大蒜之乡”:“气候产品”十里飘香
... 张玮 曾令刚眼下,正值蒜薹成熟的时节,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蒜香四溢。村里,一处处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村民们正忙着在院子里抽蒜薹。“别看我这园子就一亩多地,收入可不少
2024-06-14 17:56:00
房前屋后巧变“增收园”
...多元吧,村里还给争取了补助。”说起庭院经济,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大营子村村民郑俊芳侃侃而谈。庭院紫皮蒜,百姓金饭碗。大营子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把发展壮大紫皮蒜产业作为带
2023-06-06 03:25:00
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突泉样本
...收来源的新路径。寒冬时节,万物俱静。在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各家各户小庭院里一片生机盎然。六户镇永繁村的羊肚菌长势喜人,水泉镇合发村的草莓走俏市场,学田乡胜利村的牛产业“畜”势
2024-01-10 09:15:00
刘书记又有了金点子
...脱贫户王学彬一家。图/王莹莹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五三村,只见道路平整洁净,村落房屋错落有致。在这里,我们跟着中国气象局派驻第一书记刘为一,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刘为一是中
2024-01-29 12:24:00
玉米丰收季  收获正当时
...转自:内蒙古日报丰收的喜悦。工人正在生产玉米面条。突泉县212万亩玉米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本报记者 高敏娜 突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昊宇 摄影报道眼下,兴安盟突泉县
2023-10-30 03:45:00
突泉紫皮蒜进入丰收季—村民打响“金蒜盘”
...风送爽,又到了紫皮大蒜成熟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的田间地头弥漫着浓浓的蒜香,蒜农们忙着采收、晾晒、包装,准备将收获的大蒜销往全国各地。突泉县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历
2023-09-15 15:23:00
全产业链助力“小庭院”撬动乡村致富“大产业”
...济产业化已成为兴安盟推动农牧民实现增收的重要抓手。突泉县东杜尔基镇明星村通过村集体、庭院经济合作社共同“引湖进村、引水入院”,庭院水稻种植每亩收益较大田提高2000元。农户通
2024-04-15 02:58:00
走出“舒适区”谋创新(现场评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金柱农场,两处新设施格外亮眼:一是土壤检测分析实验室,外地专家定期驻扎于此,帮农民测土配方;一是农牧职业培训学校,面向农牧民开展各类
2023-10-11 06:36:00
11个村一条心  “抱团”奔向富裕路
...嘎查、德伯斯镇阿拉坦浩特嘎查、乌兰浩特市呼和马场、突泉县太平乡五星村等地252户农户签订辣椒回收订单,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庭院经济发展,也为联合社壮大升级提供了基础保障,形成良
2024-03-13 05:2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