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通讯员 杨小丽
在长寿区第五届膏方养生文化节现场,杨俊荣(左一)为群众刮痧。 赵先摄
提起杨俊荣,许多重庆人都知道,她是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从医36年,她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手持银针,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病痛,她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天职。
杨俊荣,56岁,主任中医师,1988年参加工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兼任重庆市长寿区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先后获评重庆市长寿区“最美医生”、“十佳德艺双馨名医”,“中国好医生”2023年9月月度人物,201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坚持学习,医术上精益求精
秉承对针灸事业的热爱,杨俊荣不断拓展技术领域,不断增强业务本领。她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进修学习,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全国各地学习先进技术,并且将学习到的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每一位医技人员。
她率先在长寿区引进和开展液波透骨疗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圆利针和超微针刀疗法、骨减压和拨针疗法、臭氧疗法、穴位埋线、太极六合针法、拉伸运动疗法、关节松动术等新技术,对肩周炎、面瘫、颈椎病、腰椎病、各类骨质增生、乳腺增生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擅长小针刀、圆利针,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任针灸科主任以来,杨俊荣十分重视专病专科建设。她甘为人梯,总是将自己的针灸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经常与他们分享针灸理念和实践经验。她常说“上班时间忙,咱们下班学”,下班后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学习医学知识,讨论临床新发现或新疗效,并手把手地示范技术和康复技能。在杨俊荣的带领下,科室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劲头十足。
杨俊荣充分调动全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将针灸科从只有4名工作人员的薄弱科室,发展为拥有50多名工作人员的龙头科室,使针灸科焕发出勃勃生机,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医院乃至全区的一流科室。针灸科成为重庆市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德艺双馨,全心全意为患者
为了照顾起早的老人以及赶时间上班的患者,每天清晨六点多,杨俊荣就会来到科室,开始一天忙碌的诊疗,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已然成为她的常态。除了本地患者,许多远在外地及周边区县的患者也慕名而来。由于路途遥远,为了方便患者咨询,她会把电话号码留给患者,而外地及周边区县患者往往会在休息日及节假日来就诊,一接到患者的电话,她就会放弃休息随叫随到,从无怨言。
她把对患者的关爱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为了安抚小病号的情绪,她诊室的抽屉里总是备着各种糖果及小零食,小患者总喜欢跟在她身后,喊她一声“杨妈妈”。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杨俊荣搀扶其上床,帮助脱衣脱袜,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详尽解答。
杨俊荣作为项目负责人,带头组织开展2017年重庆市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项目“爱与你同行 7~14岁贫困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免费为20名贫困脑瘫儿童提供为期10个月的不间断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期间,杨俊荣与脑瘫患儿家属聊家常、关心孩子生活、嘱咐生活注意事项等,时常组织科室购买零食、水果、文具用品等免费赠送给患儿,多次收到家属们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和锦旗。该项目获得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重庆赛区决赛铜奖。
“我们看到你病就好了一半了”,在针灸科病房,经常会听到患者和杨俊荣这样说。一位来自山区的叫程永梅的患者,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四处求医无果又害怕做手术,疾病折磨了她很多年,常常疼得无法安睡,左下肢也因坐骨神经受压不能动弹,裤子、鞋子都不能自己穿。她辗转找到杨俊荣,结合患者症状、体征、CT、核磁共振等检查,杨俊荣为程永梅制订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即小针刀松解配合腰椎牵引、平卧硬板床等。刚做完针刀手法治疗后,程永梅感到疼痛立马减轻了,左腿也能自由活动了,她喜出望外,杨俊荣建议她留院观察,她却坚持要回家,说:“回家让家人也高兴高兴。”因为手术伤口未愈合加上山路颠簸,当晚程永梅的疼痛又发作了,于是她半夜给杨俊荣打电话求助,杨俊荣担心她如果再颠簸来院的话会加重病情,于是不顾路途遥远,立马带上药物连夜开车去山里。赶到程永梅家后,杨俊荣仔细查看,原来疼痛只是术后伤口造成的,因为程永梅之前已被病痛折磨得非常脆弱,一疼痛就害怕。杨俊荣离开时,程永梅硬要把出诊费塞给她,杨俊荣怎么也不要,说:“只要你病好了我就高兴了。”之后,杨俊荣几乎每天打电话询问病情,直到程永梅完全康复。
“对患者如亲人,特别有耐心。”这是患者张阿姨出院时对杨俊荣的评价。患者叫张淑清,60多岁,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杨俊荣小针刀治疗一次后明显好转。可因插秧劳作又不慎摔伤了病侧臀部,水肿和血肿进一步压迫坐骨神经,只能侧卧在床。张阿姨住院期间,因为使用了脱水剂而大便干燥,杨俊荣便亲自戴上手套为她抠大便。因为疼痛张阿姨难以入眠,只要杨俊荣不值夜班,都会陪陪张阿姨聊一会天。在杨俊荣的精心治疗和陪护下,张阿姨的病情日渐好转。
一位叫袁罗成的患者因外伤致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妻子又体柔多病,家境非常贫寒。看到他家的难处,杨俊荣记在心里,一方面上网查询有关脊髓损伤的相关资料,一方面又向知名专家请教,想尽各种办法为他防治并发症,帮助康复锻炼。因袁罗成不能下床,来院治疗非常不方便,杨俊荣总是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上门为他治疗,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未间断。杨俊荣还从生活上关心袁罗成和他的家人,去年春节还给他送去腊肉、香肠,给患者儿子压岁钱。
以一根银针,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杨俊荣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医事业中,尽自己所能为患者消除病痛,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