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汉武帝没有彻底灭掉匈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21: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汉武帝之所以没有彻底灭掉匈奴,根源在于两点,一是游牧民族实在难以彻底被消灭,二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而之所以发罪己诏,则是由于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不仅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且对国内整体形势造成了极大影响,于是对自己长久以来坚持的国策产生了动摇,对于过往的种种反思。

北方游牧民族难以被彻底消灭

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汉武帝时期,即使后来的唐朝灭突厥、金国灭辽、明朝灭元实际上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不久之后游牧民族再度死灰复燃。问题主要是无法对北方草原实现有效统治。

灭掉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实际上并不难,如果国力足够强盛,击败其主力,甚至灭其国并不是没有可能,事实上也有王朝做到过。然而,即使击败或灭掉了对方的国家,但却无力将大草原彻底纳入统治,这才是无法根除北方边患的主要原因。

为何汉武帝没有彻底灭掉匈奴

由于特殊的环境,北方游牧民族不适宜耕种,因此他们才会采取特殊的游牧生活,而游牧生活的根基就在于不固定性,需要经常性的迁徙。而中原国家的统治根基在于城市化,因为土地的相对固定,所以中原百姓的生活范围也相对固定,这极大方便了朝廷的有效管理。但中原的统治模式并不适于游牧民族,游牧的生活方式,在通讯不够发达、交通不够便利的时代,注定了草原的粗放式管理。

不同的统治模式,注定游牧民族处在长期分裂和战乱当中,而中原王朝则相对较为统一稳定。而也正是这种差异,北方游牧民族不仅生存能力极为顽强,而且中原王朝无法对其采取行之有效的统治。

即使要削弱游牧民族,代价也极大

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作战往往付出的代价极大,原因同样有两点,一是古代运输相对困难导致作战半径有限,二是游牧民族机动能力强且较为分散,而中原王朝缺马和骑兵,很难对其主力形成毁灭性打击。

以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为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汉王朝为此付出的代价极大,以汉朝取得大胜的漠北之战为例。

元狩四年(前119年),为了彻底消灭匈奴,汉武帝倾全国之力,令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领5万骑兵直到匈奴漠北王廷,为保证战争胜利,先后调集战马加上“私负从马”共24万匹,步兵数十万保障后勤。虽然只有十万大军直接参战,但动员总兵力高达50万人。此战匈奴损失9万多人,并损失大量战马和牲畜,造成了匈奴无法在漠南立足,逐渐向蒙古高原西北迁移。

为何汉武帝没有彻底灭掉匈奴

漠北之战示意图

此战西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代价同样巨大,汉军伤亡高达七八万,马匹损失十多万匹。这直接导致了后来汉朝的战马不足,只能选择步骑协同作战,而匈奴相对于汉朝来说,恢复能力极为惊人。

可以说,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完全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战法,漠北之战后双方长达数年再未爆发大规模战争。但由于匈奴恢复力相对较强的缘故,汉朝虽然在前期取得了不少胜仗,但在后期战马存量下降之后,已经很难再对匈奴造成威胁,并直接导致了后期的多次战败。

汉朝付出代价巨大,不得不停战

其实与秦朝能够一统天下一样,汉武帝的功业同样离不开前几任皇帝的积累,尤其是文景两代帝王,为汉武帝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多次与匈奴的作战中,这种积蓄基本被消耗一空。

1、国力损失巨大。虽然汉武帝前期对匈奴作战导致匈奴损失巨大,但汉朝的损失同样极为可怕,汉朝前期历经汉高帝、汉惠帝、吕雉、汉文帝、汉景帝数代帝王恢复的国力被消耗大半,汉朝户口减半,粮食库存基本消耗殆尽,在当时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短时内完成恢复。

2、战马损失殆尽。为应对匈奴骑兵及动力强的问题,汉文帝分别在北部和西部建立了36所马苑,用官奴婢3万多人,这为汉武帝组建大规模骑兵军团提供了基础。历经文帝、景帝两代帝王,到汉武帝初期,全国上下战马存储高达30多万匹,然而在历经多次与匈奴作战后,战马损失基本殆尽。

为何汉武帝没有彻底灭掉匈奴

刘彻

在付出了如此大代价的情况下,汉武帝却并没有达到彻底消灭匈奴的目的,虽然夺取大漠以南的土地,设立酒泉、五原等郡,但这根本就不是稳固的领土,是双方的交战区,匈奴随意来去。匈奴方面虽然损失惨重,无法在漠南立足,却很快就恢复了实力,再度对汉朝北部造成威胁。尤其是在对匈奴作战后期,李广利三次率兵进攻匈奴,结果一次无功而返,两次惨败收尾。

汉武帝的罪己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虽然后期汉朝对匈奴作战已经难以取胜,但朝野上下却依旧战意高昂,汉武帝不得不反思自己长久以来坚持的国策的正确性。武帝下《罪己诏》,单方面宣布和匈奴停战,但匈奴在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后却恢复了过来,就在汉武帝去世的后元二年(前87年),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

不过汉武帝对匈奴作战虽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却也并非没有积极意义,匈奴左翼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迫使匈奴向西北方向迁徙,加速了匈奴的内部分裂,为后来汉宣帝时期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为何揪着匈奴不肯放
...政时间长,且为后人称颂为明君时,他必定有过人之处。汉武帝就是这样一位帝王,他在位达54年之久,却竟然用了44年的时间来对付匈奴。这么长时间的对外用兵,难道匈奴对汉朝威胁真的那
2024-01-14 20:34:00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为何杀尽汉人重伤匈奴
公元121年夏天,汉武帝下令对于匈奴发动第二次攻击,此后的一系列战斗被称为河西第二次战役。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数万精兵沿着黑水南下,经过酒泉、张掖、最终抵达祁连山脉,霍去病深入腹地
2024-02-12 06:56:00
汉朝有个横扫匈奴的名将,却被汉武帝亲手毁掉了
...病封狼居胥的战绩一直传唱至今,让人心情澎湃。但是在汉武帝时期名将并不止霍去病一个,还有很多优秀将领,其中有一位叫李陵。李陵率领五千步兵横扫匈奴,但是却被汉武帝亲手毁掉。汉武帝
2023-01-08 21:13:00
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是如何吓退匈奴的
...妥协,甚至还以和亲来维系双方的和平。这种情况一直到汉武帝继位才有了改观,可在汉武帝即位之初,匈奴还曾向大汉朝示威并写下战书“天心取米”,一位小吏在每个字上都加了一笔,直接吓退
2024-04-10 19:12:00
汉武帝为何会选匈奴王子做辅政大臣
...特别好,甚至当上辅政大臣,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在于汉武帝的信任。准确一点来说,他虽然是一个匈奴王子,但是从小是在汉武帝身边长大的。除了匈奴人的身份之外,对于汉武帝来说,他其实
2023-07-05 21:26:00
从和亲到战争:汉武帝与匈奴的百年恩怨
导语:我们都知道在汉武帝时期,当时的国力可谓是十分的强盛。一提到汉朝,大家想到的应该就是汉武帝了。在汉武帝那个时代,国家兵强马壮,横扫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最
2024-02-09 07:48:00
汉武帝攻打大宛真实原因曝光
...景帝驾崩,而后登基继位的便是素有“秦皇汉武”之称的汉武帝刘彻。刘彻登基之初不过是个15、6岁的“小娃娃”,彼时的朝中势力皆在太皇太后窦漪房和皇太后王氏手中,不论任何国家大事,
2024-06-22 14:44:00
汉武帝为何要卖官鬻爵打匈奴?
在我们大家所有人的印象当中,汉武帝去北伐匈奴,南征褚越,他成为了千古一帝的形象。他本人是一个雄才伟略,样样精通的人,他还指定了很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国策,让大汉王朝再一次的走向了世
2023-01-30 16:00:00
汉武帝把匈奴打得闭声闭气,为什么晚年却突然停手
...了人们这一杰出中华民族终究的标识——汉。这一切都和汉武帝刘彻息息相关。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盖世无双。数次北伐匈奴,将彪悍的匈奴人赶往漠北,结束了“用和亲换和平”的屈辱历史,彻
2023-05-08 14:45:00
我们常说“思想决定命运”。汉武帝的思想,明显跟汉惠帝、吕后当政以来,汉文帝、汉景帝,以及窦太后所奉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不同。汉武帝要的是可以比拟尧舜,超越夏禹、商汤、周
2024-06-05 06: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