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特斯拉获特权、上汽被重罚 欧盟反补贴调查“双标”背后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6-17 14:17:00 来源:经观汽车
特斯拉获特权、上汽被重罚 欧盟反补贴调查“双标”背后

借高筑关税壁垒,欧盟将为欧洲电动汽车业争取五年的追赶时间,这或许才是这场反补贴调查的真正目的所在。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发补贴关税的决定,正在引起全球汽车业的关注。与美国对所有中国汽车“一刀切”加征100%关税不同,欧盟看似“理性”地对被调查企业实施了不同税率,但这一区别对待的背后,也是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最大的争议所在。

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覆盖了多家中国电动车生产企业,其中比亚迪、吉利控股和上汽集团是被明确抽样调查并公布了具体税率的企业。这三家企业将在缴纳10%的电动车普通进口税基础上,分别被加征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除了上述三家,其他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车企将被加征21%的反补贴税,所有其他未配合调查的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则将被加征38.1%的最高税率。

最受关注的是上汽被实施了38.1%的最高反补贴税率标准,按照欧盟的表述,38.1%是针对“不配合调查”的企业设置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目前在欧洲销售的中国品牌有30个,照此推测,被加征最高反补贴税的应该不止上汽。

将税率和“调查配合度”绑定在一起,欧盟的做法充满争议。此外,在出口欧洲的原产于中国的电动车中,特斯拉是出口规模最大的品牌,但却获得了只要提出“有理有据”的请求,即可单独计税的资格。这一点也引起了相关方的质疑。

反补贴调查越界?

对于被定位为“不配合调查企业”,上汽方面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不便置评。但在今年5月初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上汽曾表示,已按照WTO和EU规则,提供了所有与反补贴调查相关的必要信息,但诸如电池的配方等商业敏感信息,不属于“必要信息”范畴。

欧盟在2023年10月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调查计划持续13个月。今年1月,欧盟调查人员抵达中国,对比亚迪、吉利控股和上汽集团三家抽样对象展开调查。据路透社4月底报道,欧委会向调查中被抽样的三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发出“警告”,称它们没有提供关于补贴、运营和供应链方面的“足够”信息,可能导致欧盟作出对这些企业“更不利裁决”。

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是否越界?对此,欧盟中国商会在6月12日发布的“关于欧委会预披露将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临时反补贴税的声明”中指出,欧盟在反补贴调查中存在滥用调查权的行为,部分调查方向和领域超出反补贴调查范畴,对企业提出不合理和超出企业举证范围的要求,未给企业和各利益攸关方提供充足时间应答和举证。

欧盟中国商会同时认为,欧方多项“补贴”指控存在不实成分,涉嫌“猎巫”举动。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数次听证会上,中企及有关方面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质疑,但欧方均未给予回应,也未纠正其错误做法,使听证会形同虚设。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同样发布声明,对欧盟反补贴调查的合法合规性提出质疑,指出本次调查不是由欧盟产业主动申诉,而是由欧委会基于损害威胁依职权主动发起,这在欧盟的贸易救济实践中非常罕见。

截至目前,欧盟始终未透露对中国企业的反补贴调查所得内容以及结果详情。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透露,欧委会所要求提供的信息十分宽泛和苛刻,预设结论的倾向性非常明显。三家被抽样的中国企业有超过200家关联企业被要求提交问卷,并答复了超过100份补充问卷,配合欧委会进行了长达数月的实地核查。尽管中国抽样企业尽其所能配合调查,但欧委会依然基于所谓的“最佳可获得信息”对抽样企业裁定畸高补贴幅度。

这场调查分两条线展开,一条是对三家中国电动车企业所获补贴情况的调查,一条是对欧盟生产商和行业所受影响的调查。欧盟在决议中称,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对欧盟产业构成了“显而易见且迫在眉睫的威胁”。但截至目前,欧盟并未公布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其对欧盟生产商和产业的调查以及损害评估的详情也未予披露,同样,也未公布其评估损害所依据的数据和数据来源是否完整反映欧盟产业的状况。

待定的特斯拉

对于为何对三家企业实施不同税率,欧盟委员会回应称,欧盟对每个被调查公司的大量证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与每起案件中发现的补贴水平相对应的临时反补贴税水平。

不过,与所谓“调查配合度”相比,欧盟的反补贴税更像是一种销量追溯行为。这三家被调查的中国车企是在欧洲销量最高的中国汽车品牌。其中上汽借助MG品牌的影响力基础,在出海欧洲的规模上遥遥领先,2023年销量达到23万,是欧洲注册量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中国品牌,其中电动车型MG4 EV是增长的主力。吉利和比亚迪则分别销售了2.2万辆和1.6万辆。

可以看出,三家车企的税率高低与出口欧洲的销量规模形成清晰对应。此外,上汽作为被调查企业中唯一一家国有企业,也让欧盟对其实施最高税率的决定引来了更多猜测。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则指出,从被调查对象来看,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本身就缺失公正性。“对中国出口商未按照规则和以往实践采取出口量最大原则进行抽样,导致对欧盟出口电动汽车最多的企业未被抽样。”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表示。

对欧盟出口电动汽车最多的企业是指特斯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2019年年底投产,从2020年10月开始向欧洲和亚太等市场出口汽车,目前已成为特斯拉在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

2021年,得益于中国工厂这一全球出口基地,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达到17万辆左右,同比增长近70%。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特斯拉中国出口汽车27.1万辆,超过上海工厂产量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出口欧洲市场。2023年,特斯拉从中国出口的汽车达到34.4万辆,同比增长26.9%,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出口排名中位列第一。

有消息称,特斯拉声称其在中国所获补贴较少,要求欧盟对其出口到欧洲的产自中国的电动车征收比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更低的关税。这一说法尚未得到确认。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在2022年年底终止,在此之前,国产特斯拉一直正常享受补贴,与其他中国产电动车受到的待遇一致。

业内观点认为,与在中国获得的补贴多少相比,特斯拉在德国的超级工厂以及持续的投入,才是为其争取到“单独计税”的主要原因。

五年保护期暗示着什么

欧盟反补贴调查存在的诸多质疑,让这场调查的“护短”(保护欧盟电动车产业的竞争劣势)目的进一步凸显。根据欧盟决议,此次反补贴关税是暂时性的,待相关方在限定的期限内进行完“申诉”、提供资料和沟通等一系列交涉后,最终方案的实施期限是五年。

这意味着,借高筑关税壁垒,欧盟将为欧洲电动汽车业争取五年的追赶时间,这或许才是这场反补贴调查的真正目的所在。而对上汽、吉利、比亚迪三家出口销量较多的车企进行调查并单独计税,其目的不排除是为了迫使中国电动车企业放弃出口整车到欧洲的做法,转而寻求在欧洲投资建厂,实现投资和技术的双重落地。

业内共识是,最高达48.1%的关税,将使中国电动车的优势被大幅削弱。接下来,除了政府层面的斡旋和贸易战场上的交锋外,电动车企业也将寻求在欧洲发展的新路径。

根据国际知名统计咨询机构 Jato Dynamics的统计,丰田已成为欧洲市场上销量第二大的汽车品牌,销量仅次于大众。而在欧洲拥有8家工厂是丰田获得此成绩的关键。

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建厂计划也在推进中,其中上汽集团计划在欧洲建立两家工厂。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等地被认为是建厂候选地。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欧盟宣布对中国产电动车加征反补贴税,欧洲各国也行动起来,希望吸引中国车企到当地投资建厂。目前,匈牙利已成为比亚迪欧洲第一家工厂所在地,西班牙获得了奇瑞的投资,意大利方面则与东风汽车在沟通。

接下来的五年,中国电动车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影响欧洲,这将是欧盟加征关税计划实施后最大的看点。

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全国性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首次出台,并取得良好效果。据商务部数据,2009年6月1日至12月20日,全国办理以旧换新汽车1.21万辆,发放补贴资金1亿元,拉动新车消费约18亿元。2010年全年,共办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车辆45.9万辆,发放补贴资金64.1亿元,拉动新车消费496亿元。2010年全国全年汽车销量1806万辆,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了2.5%的新车销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719元一把 智界车主愤怒:钥匙搞双标、月销已腰斩
...,环比下滑23%。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与智界R7对标的特斯拉Model Y的改款和新优惠政策有关。今年1月,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正式登陆特斯拉中国官网
2025-05-13 09:44:00
拼多多“炸店”事件背后:“仅退款”挡了谁的路?
...仅是时间问题。03消费者核心的哲学拼多多炸店事件,和特斯拉以消费者购买力第一性的销售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推特上也表示:“许多富裕的批评者不明白,规模化
2023-04-14 10:54:00
...在开放中发展、在竞争中壮大。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既有特斯拉这样的美国企业,也有上汽等转型发展的传统车企,还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正是充分的竞争激发各类车企强投入、搞创新、压成
2024-05-14 04:24:00
特斯拉股价暴跌背后:挑战充斥2024
当地时间1月3日,特斯拉美股开盘一度跌破236.520美元,跌幅超过20%,当日收盘价回到238.450美元,跌幅超过4%
2024-01-05 17:23:00
特斯拉开放充电桩 瞄准了一个千亿市场
...辑 | Juice马斯克有一个朴素的梦想,想让所有车企都用上特斯拉的充电桩。最近一段时间,特斯拉开始频频向竞争伙伴开放自己的充电网络
2023-06-16 16:34:00
高速别车特斯拉车主被扒光:已婚富二代,特斯拉疑是小三的
最近,一起特斯拉车主被扒光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这位特斯拉车主是一位已婚富二代,而特斯拉则成了他的“小三”。事件的经过令人震惊,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社会问题。事情发生在一次
2023-10-18 16:44:00
华尔街这波“双标” 属实给谷歌整不会了
...曾经是华尔街的“座上宾”。2021年,虽然风头最盛的为特斯拉,但华尔街最青睐的却是谷歌,市值不但取得2009年以来最佳表现,更是力压苹果、微软、Meta、亚马逊、特斯拉,一跃
2023-07-14 15:16:00
...其中。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份,上汽大众、特斯拉、奇瑞、长城、蔚来、理想、零跑、哪吒、极氪等十余家汽车厂商通过官方直降、限时优惠、限时补贴、下调新上市车型售价等方式加
2023-09-16 23:27:00
聪明的钱|巴菲特与木头姐:你抛比亚迪,我买特斯拉
...迪,公然开撕带崩汽车股;海外这边木头姐喋喋不休加仓特斯拉,而巴菲特却孜孜不倦减持比亚迪。巴老爷子大家都很熟了,木头姐又是何许人也
2023-06-08 10:22: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世界级智能工厂见证“江淮速度”
大皖新闻讯 七轴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年冲压次数高达1300万次;百余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焊接火花四射……11月11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合肥的江淮新港基地
2025-11-11 23:46:00
作为进博会的八年“全勤生”,丰田此次以“立全球,更中国”为主题,携前所未有阵容参展。丰田中国品牌营销部部长徐一鸣表示,今年丰田展品的特点可以用“梦想照进现实”来形容
2025-11-10 11:49:00
犀重汽车闫明明:与成都互为“合伙人”,以硬核创新重塑新能源商用车产业
2024年7月,犀重汽车30亿元总部的落户,为成都实现了总部在蓉新能源商用整车“零的突破”。近一年后,这家企业便以一项重磅创新回报了城市的期待
2025-11-10 13:59:00
全球最大标准化电解水制氢BOP装置在宁发布水中练“氢”功 提升含“绿”量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通讯员李雪莹)提起“足金”
2025-11-10 07:59:00
南报网讯(记者胡英华通讯员金飞陶燕燕)开沃集团与现代汽车集团近日在广州联合举行首款氢能公交车品鉴仪式,双方联手打造的首款氢能公交车正式亮相
2025-11-10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周福成)厦门港绿色智慧港口建设再添两员“猛将”——近日,由厦门港务船务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两艘4400马力新能源拖轮“厦港拖33”和“厦港拖34”
2025-11-09 08:31:00
“皖车同心·出海共赢”交流会在合肥举行 安徽车企将“抱团出海”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皖车同心·出海共赢”交流会在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全球路演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徽动全球 皖车出海”为核心
2025-11-09 15:28:00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保时捷新款911 Turbo S完成亚洲首秀,第一代911 Targa车型同台亮相。(吴一尘)来源:中新经纬编辑:王永乐广告等商务合作,请
2025-11-07 19:54:00
视频制作:陈希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王嵩)11月6日,坦克品牌以全新的姿态拥抱年轻一代,备受关注的全新坦克400正式上市
2025-11-07 20:28:00
11月7日,十堰市商用车产销对接会(物流专场)活动现场,东风商用车、湖北华神、三环汽车、湖北一专等6家十堰商用车企业,与西安市
2025-11-07 20:38:00
东南网11月6日讯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G7013沙县至南平国家高速公路三明段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根据文件,客车基本费率按小型车(一类客车)0
2025-11-06 17:47:00
吉网观察|第八届进博会吉林“天团”亮眼登场,多领域硬核科技实力引关注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进行时。吉林省交易团以强大阵容参会,中国一汽、中车长客、长光卫星、吉林化纤、希达电子等龙头企业
2025-11-06 19:55:00
记者带你逛进博,哪一辆车戳中你的DNA?
Tesla Cybercab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在亚太地区首次亮相;大众汽车集团作为进博会的“八年全勤生”,带来五款电动化车型
2025-11-06 20:26:00
鲁网11月5日讯半固态电池加持!全新MG4冬季续航稳了,极端测试不起火!(本网记者)责任编辑:陈波
2025-11-06 23:17:00
“安徽造”多款新能源车护航进博会 
大皖新闻讯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多款“安徽造”高端新能源汽车成为这场国际盛会的官方指定用车
2025-11-05 0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