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 □本报记者余良
通讯员陈晓杰李芸
“春节前种下一垄小黄姜,来年油茶喝个够……”时下,对于钟山县花山瑶族乡保安村十里坪水库移民村的村民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在山下的坡地种上一垄小黄姜更重要的事情。
十里坪移民村有30多户人,几十年前,村民背井离乡来到十里坪,凭着一碗油茶给大家带来的力量治山治水,建设新家园。如今,十里坪的村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别墅小洋楼,村口的文化广场,民俗花园依山而建,十里坪江两旁的经济作物韭菜苔沿江生长,十里坪移民村成为群山环抱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村民们几十年的艰辛,换来十里坪移民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村民心中唯一不变的还是对那碗热气腾腾的油茶的依恋。
在保安村党支部书记李鑫家门前,一股浓厚的油茶香味扑鼻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正在打油茶的是村民林保民,他可是十里坪村打油茶的老行家,对打油茶很是讲究。见客人到来,林保民熟练地把温水泡好的茶叶放入铁锅中,再铺上小黄姜块,用木锤有节奏地敲打起来,数分钟后,小黄姜的鲜汁与略微焦黄的茶叶已经不分你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趁着火势,他将油茶倒入事先装好炒米、葱花、炒豆的瓷碗之中,再辅之以小半勺细盐提鲜,客人饮尽,茶叶的醇香、姜汁的鲜辣让人消困解乏,回味无穷。
打油茶在钟山农村几乎家家都会,可十里坪村油茶特有的鲜香辛辣让人难以忘怀。
一方水土一方美食。李鑫说,十里坪油茶独特的风味来自手里的半块小黄姜。小黄姜个小而鲜嫩,姜汁充足,半块小黄姜经过捶打而出的姜汁恰好能让一锅油茶翻炒出恰到好处的香味。当地村民辛苦劳作之后,回到家喝上一碗油茶,顿时把身体的劳累驱散,寒冬里喝上一碗油茶不仅能驱寒暖胃,更是通过姜汁缓解身体的不适。
在李鑫记忆里,小黄姜就如同家里的柴米油盐一样,春节前种上一垄小黄姜,才能踏踏实实过年。多年来,也有外地的村民尝试过在十里坪以外的地方种植十里坪小黄姜,但是种出来的小黄姜总是比十里坪地里产出的小黄姜少些风味。十里坪小黄姜更是成了村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家家户户都种植,种植的面积不一,大家都以一垄小黄姜来形容自己的姜地,不过,由于小黄姜种植量少,收成也仅仅是满足自家打油茶需要。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下,十里坪小黄姜名声远扬,不少外地客商早早赶到十里坪抢购小黄姜。十里坪小黄姜就像皇帝的女儿一样不愁嫁。
十里坪村耕地少林地多,村民们就在林地用铁锹挖出一垄垄姜地。村民钟爱美今年种下了6亩小黄姜,按照去年10块钱一公斤的价格,她的收入预计能达到6万元,刨去6000元的成本,利润十分可观。钟爱美笑着说,没想到,一块小黄姜竟然能给自己带来“千本万利”的收益。没有开垦出更多姜地的村民,则种上韭菜苔和五指毛桃等蔬菜和中药材等,做足山地林下文章。
如今,面对不愁销路的小黄姜,十里坪人有着清醒的认识。十里坪小黄姜是当地水土养育的特有农产品,只有保证质量,保持原有的风味才能保证长久的“千本万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