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时比杨家将更厉害的将领,他去世后不久皇帝被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7 11:09: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时期,杨家将是家喻户晓的存在,其实杨家将的故事是说书人渲染过的,其中有很多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生,很多人都认为杨家将是北宋时期最厉害的。

其实不然,有一支军队比杨家将更加的厉害,当时很多的英雄好汉都以在这支队伍中任职为荣。这支军队叫做种家军,是一支由姓种的人建立的军队。

最初的建立者叫做种世衡,种世衡别的不多说,单单他镇守西边,使得西夏不敢来犯,就能看出他的能力。

北宋时比杨家将更厉害的将领,他去世后不久皇帝被俘

种世衡有八位儿子均在军中,后来他们大多数战死沙场,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不能够保证一场战争过后,还能够活下来。不管是普通的士兵,还是领兵的主将,都无法保证。

这些人为了北宋边境的安宁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爱戴,时间转眼如流水,一代新人换旧人,当种世衡的孙子种师道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那些前辈们大都已经成为了一捧黄沙。

北宋时比杨家将更厉害的将领,他去世后不久皇帝被俘

种师道不愧是名将之后,不仅能文能武,还具有良好的品德,在以前跟随自己的叔父们作战的时候,种师道便崭露头角,立了很多的大功。

后来种师道得到了宋徽宗的信任,认为种师道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连连的提拔种师道,当北宋和西夏作战的时候,种师道已经成为了十万大军的统帅,带领着将士们奔赴沙场。

当时朝廷命令种师道十日之内战胜西夏军,但是宋军里面有懒散的将官,种师道有一次看到一个将官坐在胡床上督战,当即斩杀此人,使得全军将士士气大增,八天之内击败了西夏军。

北宋时比杨家将更厉害的将领,他去世后不久皇帝被俘

后来金军奇袭北宋,当时的京城汴梁直接被金军包围,宋徽宗害怕的直接传为宋钦宗,当起了太上皇。种师道带领着种家军日夜兼程勤王,当时的金兵听说了种师道前来,便如同潮水般的又退走了。

宋钦宗见到种师道前来,那场面就别提多感动了,不仅犒赏三军,还恳切的问种师道现如今该怎么办?最后宋钦宗看到全国各路勤王大军来了之后,就密谋袭击金兵,但是消息泄漏,宋军大败。

北宋时比杨家将更厉害的将领,他去世后不久皇帝被俘

当时宋钦宗开始求和,并且把太原都割让了出去,太原百姓誓死不愿意,种家军在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的带领下,去帮助太原,但是当时金兵势力强大,朝廷中却一直有人催促种师中开战,后来种师中战死。

种师道知道自己的弟弟战死之后,非常的悲痛,但是整个朝廷中却还在讨论是继续打还是继续求和。宋钦宗更是对种师道说:“师道年迈,将何以用。”撤了他的帅印,后来还是在城中的主战大臣和百姓请求下才让种师道继续领兵抗金。

北宋时比杨家将更厉害的将领,他去世后不久皇帝被俘

年迈的种师道北上抗金,请求宋钦宗调派别的地方的兵马过来一起防御。当时金兵假装退走,宋钦宗和一些大臣们都认为没有必要大动干戈,甚至还把种师道给召了回来。

当时的种师道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来回折腾下来的种师道感染风寒,加上自己心事重重,回京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种师道有这样一句评价:“长安英雄泪,滴落汴梁城。”

种师道去世不久,金兵大举来犯,攻克汴梁,擒获皇帝。

北宋时比杨家将更厉害的将领,他去世后不久皇帝被俘

金人进城之后,很想拜见种师道,但是种师道已经去世了,金人说如果宋钦宗听从种师道的建议,就不会败的这么惨,金军对于种师道十分的佩服,宋钦宗知道以后也非常的懊悔。

当种师道的侄子种洌带着种师道的灵柩返回长安的时候,还遇到了强盗,但是当强盗知道了是种师道以后,不仅没有打劫,还连忙跪拜下来,给了种洌一些银两,让种洌好好安葬种师道。

北宋时比杨家将更厉害的将领,他去世后不久皇帝被俘

在评书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杨家将七郎八虎出幽州,但是我们可能已经完全遗忘了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种家军,一位种师道。他比杨家将更加的厉害,可是现如今种师道的名字又有几人知道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30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时期杨家将的真实结局
北宋时期,杨家、呼家、高家、郑家被誉为四大武将世家,他们的英勇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杨家四代人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戍守北疆,保家卫国的事迹更是感人肺腑。然而,值得注意
2024-01-18 20:45:00
真实历史上存在杨家将吗,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杨家将》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听的一部评书,里面的人物至今还有印象,比如金刀令公杨继业、佘老太君、七郎八虎、四郎探母、五郎出家、六郎杨延昭、还有穆桂英、杨文广、杨排风等人物,他们保家
2023-07-02 11:04:00
杨家将之源:杨业的悲壮人生与忠诚传奇
...。杨业的故事,在后世的文艺中,演绎成了一幕幕生动的杨家将故事。杨业,最初并不是宋朝将领,早年的他是追随北汉政权,他的父亲是北汉的一名地方刺史,所以在耳濡目染之中,练得一手好本
2024-03-18 01:17:00
一、杨业(?~986年),原名重贵,麟州新秦(今陕西省神木县)人。北宋名将。杨延昭之父,杨文广祖父。杨业从小善于骑马射箭。杨业自幼追随北汉世祖刘崇,刘崇赐姓名为刘继业。后成为保卫
2024-05-21 08:05:00
影视剧中他是陷害杨家将的元凶,真实历史上他的功绩高于杨家将
一提到杨家将,大家立马就会想起开封天波府杨家:杨老令公杨业、佘太君以及杨家的七郎八虎等等,同时也会想起杨家的死敌——潘仁美,正是这个潘仁美害死杨老令公,害死杨七郎,害得杨家七子去
2023-02-02 17:36:00
杨家将在经历三代之后,为何再没有出过什么大将军
相信不少人对于杨家将有一定的了解,杨家将的悲惨故事也是得到了许多人的传颂,人们对杨家将也是十分的推崇,有许多影片也是专门为杨家将所拍摄,其中一句:“七子去,六子归”,更是让许多人
2023-04-23 10:41:00
北宋赫赫有名的大将,被俘后绝食三天而死
一说到杨家将,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满门忠烈,战死沙场,让人很是佩服。虽说《杨家将演义》带有虚构成分,杨家将里面的诸多人物有些不符实,但是,杨老令公杨业,却是实实在在的人物,是北宋赫
2023-02-23 16:14:00
历史上真实的杨业是什么样的人,他是被谁害死的?
在中国,提起杨家将可谓是家喻户晓,无论是在评书、戏剧或是影视中,关于杨家将忠义英勇的故事数不胜数,你比如说杨老令公杨业头撞李陵碑、佘太君百岁挂帅、杨六郎镇守边关、四郎探母、穆桂英
2023-01-18 22:25:00
杨延昭:杨家将中的勇将与北宋的边疆守护者
提起杨家将,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杨家满门忠烈,为守护边土疆域恪尽职守,也因此他们的故事不被后人传诵,被改编成艺术作品,向世人传达着精忠报国、保卫家国的不屈精神。杨家将中,最为出名
2023-09-23 18: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