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首头人工繁养雌性江豚“小久久”满周岁啦!快来看看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27 15:49:00 来源:科普社会

去年6月27日,武汉白鱀豚馆的江豚妈妈“福久”,生下一头幼豚“F9C22”(昵称“小久久”)。“小久久”是第一头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出生的雌性江豚。它为人工繁养长江江豚带来了新的希望。二代江豚“小久久”,今天1周岁啦,小公主生日快乐!

首头人工繁养雌性江豚“小久久”满周岁啦!快来看看吧

“小久久”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孙晓东摄

“小久久”一出生就是“网红”

2022年6月27日,长江江豚“F9C22”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出生,受到公众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被昵称为“小久久”。

“小久久”代号为“F9C22”。爸爸是江豚“淘淘”,妈妈是江豚“福久”,去年亿万网友通过网上直播集体围观了它的出生。

2021年夏天,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的科研人员为江豚“福久”做常规B超检查时,发现它的到来。江豚的妊娠期大约为12个月,估算江豚宝宝的出生时间在2022年6月中下旬。“福久”怀孕以来,食量稳定增长。为了满足妈妈的营养需求,训练员为她增加了新鲜的饵料鱼比例,并补充了维生素、矿物元素等营养物质。

在2022年6月27日16时,训练员发现妈妈“福久”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呼吸间隔变短、漂浮等行为,并且生殖裂区域出现有色液体溢出。这都是江豚分娩前会出现的典型行为和生理特征。当晚21时35分左右,妈妈顺利分娩,“小久久”出生啦。

这也是全球首次公布长江江豚分娩全过程,超过2亿网民在线陪产“江豚宝宝”。“小久久”一出生就成了小“网红”。

首头人工繁养雌性江豚“小久久”满周岁啦!快来看看吧

“小久久”和妈妈“福久”一起畅游。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供图

一家四口开启幸福“豚生”

目前,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内共饲养有11头长江江豚,其中4头是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出生的长江江豚,分别是“淘淘”、“e波”、“汉宝”和“小久久”。

江豚爸爸“淘淘”2005年7月5日出生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是世界上首例在人工饲养环境下自然繁殖成功的江豚。而江豚妈妈“福久”于2011年从鄱阳湖迁入白鱀豚馆,正值壮年。

“小久久”两位同父异母的大哥哥“e波”和“汉宝”吃的太好,体态丰满,行动迅猛,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鱼雷兄弟”。现在两位哥哥都已经长大成豚,都能够独当一面并且有能力去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啦!

首头人工繁养雌性江豚“小久久”满周岁啦!快来看看吧

“小久久”在水池中嬉戏。孙晓东摄

据介绍,“小久久”出生后,江豚妈妈“福久”一直积极主动跟随看护,引导它深潜水并与之伴游。在出生后第二天4时30分左右,“小久久”终于吃到第一口母乳。

出生时的“小久久”体重6.5公斤、体长70厘米,现在已增重5倍,变成35公斤、体长1.1米的小胖丫了。

白鱀豚馆训主管王超群介绍说,一年来,这对母女豚很是亲密。“小久久”能吃能玩,又很聪明,学东西也很快。不仅是捕捉活鱼的小能手,还会配合训练员吃添加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冰鲜饵料鱼,每天的进食量能稳定达到两公斤。

首头人工繁养雌性江豚“小久久”满周岁啦!快来看看吧

“小久久”开心地吃小鱼。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供图

豚丁兴旺,未来可期

中科院水生所鲸类学科组负责人王克雄研究员介绍说,去年10月24日,国际淡水豚日暨长江江豚保护日,武汉市7家爱心企业为“小久久”家族捐赠了20000斤新鲜活鱼。训练员们也开始了混合喂养的计划。直到今年的2月25日,“小久久”第一次捕捉并吃进去一条小活鱼。让训练员们兴奋不已。

现在“小久久”跟着妈妈在水中学会了好多泳姿,是个能吃能玩的乖宝宝了。

王克雄介绍,雄性幼豚一般跟随妈妈2年左右就会分开另过,雌性幼豚则会跟随妈妈4年左右,学习各种技能,尤其是哺乳、抚养孩子等技能。雌性江豚的性成熟年龄大约在6龄。6岁后,“小久久”作为人工环境下自然繁殖的第二代,有望为江豚第三代个体繁育提供机会,这对长江江豚人工繁养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指标意义。

首头人工繁养雌性江豚“小久久”满周岁啦!快来看看吧

“小久久”吃小鱼。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供图

据介绍,今年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1249头。

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丁研究员表示,“过去四十多年的监测显示长江江豚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这次的结果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呈现止跌回升态势。”这得益于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等政策的实施落地,以及全社会对长江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关注。

今年4月25日,湖北长江洪湖新螺段和石首天鹅洲4头长江江豚(3雄1雌)放归长江,这是国内首次尝试将迁地种群放归到长江中。

“这一步我们走了30多年。”王丁表示,“这是长江江豚保护一个新的里程碑,也将完成长江江豚保护技术体系的最后一个关键的技术闭环。”

2022年5月22日,在武汉市政府的支持下,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在白鱀豚馆成立“武汉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鲸豚保护科教基地”。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将继续做好江豚保护的科研创新和社会力量支撑,推动江豚保护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长江和谐共生,让“微笑天使”生生不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7: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肺部炎症好转!南京紧急救护的江豚正在康复中,看看吧
近日,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一头伤病江豚,牵动着广大市民的心。自2月16日它被送往南京海底世界紧急处理救治,至今已有一周时间。这是一头体长1.36米、体重37公斤、5
2024-02-23 20:22:00
全国首例,“江豚妹妹”获救了!看看吧
春节期间,一头尾部病伤的江豚在长江南京段被发现,多部门联合展开搜救行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救护人员将受伤江豚送上船。涂上消炎药膏。 2月16日大年初七,这头病伤江豚的身影终于在
2024-02-18 09:02:00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迎来新生长江江豚
...一喜讯。6月9日18时15分,水生所白鱀豚馆饲养的雌性长江江豚“福久”顺利分娩,产下一头体长约70厘米、体重约5公斤的雄性小江豚,编号F9C24,为白鱀豚馆的江豚家族再添一位
2024-06-21 16:13:00
...牵动无数网友的心“她”就是——长江靖江段一头怀孕的江豚!自动播放在网友“小熊不会飞”拍摄的视频中江豚“准妈妈”在江中慢悠悠地翻转着一个侧身又大又圆的肚子立马呈现出来“生了么?
2024-10-06 17:53:00
为了一头江豚,栉风沐雨11天!看看吧
“为期四天的集中搜救告一段落,我们没能找到目标江豚,接下来将转为常规搜救,继续密切关注其动向。”2月5日上午11时,邻近南京三汊河口的长江南京航道局码头会议室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2024-02-06 21:15:00
江豚宝宝出水抢镜,两头江豚围猎鳗鱼,看看吧
江面上江豚逐浪,江滩上候鸟休憩。长江镇江段是江豚出没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龙年新春,这些水中精灵也没闲着,频频出水抢镜,为龙年春节增添了不少喜气。今天是龙年元宵节,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
2024-02-24 16:32:00
长江靖江“不开发段”再现“母子豚”戏水 看看吧
...“快看,正前方,一头、两头、三头、四头……哇,好多江豚!”“船北侧也有,还有江豚宝宝!”8月20日一早,随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组建的长江江豚调查队,乘船赴长江靖江段开展夏季野
2023-08-21 21:45:00
“江豚妹妹”病情好转胃口不错
社会各界倾力救护,共同保护长江生态“江豚妹妹”病情好转胃口不错南报网讯(记者孙琳李子俊)2月16日,多方合力在长江南京段捕捞救治了一头尾部受伤的江豚。连日来,这头伤病江豚牵动人心
2024-02-24 09:29:00
第二期“数字江豚”公益计划启动 斗鱼推出数字藏品“雨小豚”
...斗鱼联合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二期“数字江豚”公益计划启动。斗鱼头部主播雨神,出资5万元认养了一头编号为“T21F01”的长江江豚,被授予“斗鱼长江江豚守护大使”的
2023-01-04 18: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