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民日报评论:“地铁偷拍乌龙”的正解,不能是“以曝制曝”和“以暴制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4 10:12:00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这几日,广州“地铁偷拍乌龙”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事件起因是一女子在地铁上见一大叔蹲着玩手机,怀疑对方偷拍自己。为自证清白,大叔同意其检查了手机相册。然而,在发现是误会后,女子依然选择在网上曝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人民日报评论:“地铁偷拍乌龙”的正解,不能是“以曝制曝”和“以暴制暴”

图源网络

不难发现,女孩的出发点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客观而言,被偷拍是很多女孩深恶痛绝的现象,也是法律法规重点打击的对象。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担心,女性对类似行为有所警惕、严加防范,也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体现。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能够鼓起勇气求证,某种程度上有助于遏制此类不法行为的发生。只不过,伸张权利的基础应该是事实和真相。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在明知是误会的情况下,仍然对当事人进行恶意揣测,的确值得商榷。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所应当,却不能漠视甚至侵犯他人正当权益。必须意识到,无端指责不是维权,恶意揣测也不是维权,网络曝光更不是维权。相比现实生活中,网络空间里任何信息的扩散和放大效应都会倍增。一旦以讹传讹,炮制的谣言几经传播,就有可能会成为贴在一个人身上的牢固标签,影响乃至阻碍现实生活。

目前,该女子已在网络上公开道歉,大叔及其家属对此选择了谅解,但网络舆论并未就此平息,很多网友持续关注着该女子会面临怎样的处理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网友曝光了该女子的姓名、年龄,就读的学校、专业等个人信息,还有网友扒出了她的个人社交账号,甚至有网友对她进行侮辱谩骂,声讨声不绝于耳,也有网络暴力之嫌。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民群众苦网络暴力久矣。前不久,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起草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针对类似言行做出明确规定,在信息网络上制造、散布谣言,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或是采取肆意谩骂、恶毒攻击、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的,将可能被以诽谤罪、侮辱罪定罪处罚。这无疑是对人们网络言行的一记警钟,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好好说话”不仅是日常生活的礼仪,也应该成为在网络空间的自我约束。

从地铁上回应质疑,到女子道歉后选择谅解,“希望学校不要开除她,她(考上大学)不容易”,事件的当事人面对误会还以善意,既是对自己形象的最好正名,也让我们看到了类似事件的另一种解法。是非对错,自有法律公理。信口开河、“暗键伤人”的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无益于事件的解决,更不利于网络空间的生态和社会秩序。多一分包容,多一分体谅,社会才能少一些冲突,多一分和谐。这个道理很朴素,却也不容易做到。

借用一位网友的发言,事件发展至此,“本人得到教训,公众得到教育,善良得到尊重”,未尝不是一个画上休止符的恰当节点。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否通过类似事件,凝聚起网络言行的共识,保持维权有道、关注有度、就事论事,还互联网一片风清气正。

这正是:

有理不在声高,

是非自有公道。

上网理性发言,

文字别成利刀。

大家晚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2: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叔,联系到性骚扰、女性维权等关键词,这样一起偷拍“乌龙”免不了受到各方瞩目。随着事件演进,这段剧情堪称峰回路转,也颠覆了指控性骚扰事件中女性受害者角色的常规想象。事后证明,被
2023-06-14 20:53:00
在山城重庆,每天都有一群老人扛着背篓拎着菜筐搭乘地铁四号线去市区卖菜,这条地铁线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最近有网友建议在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担心会挤占
2024-03-23 20:48:00
【楚天评】东湖评论:拥抱“地铁时代”,踏上“时代新程”
...的市域骨架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人民群众一致好评。地铁前川线二期工程线路起于黄陂广场站,沿黄陂大道、双凤大道、黄孝大道、川龙大道等主干道南北向走行,止于已运营的横店站。地铁前
2024-10-02 20:28:00
东湖评论:书写共同缔造“大文章”,答好民生福祉“必答题”
...此,群众的殷殷关切和期待落实于此。比如,武汉市江夏乌龙泉街膏药铺湾,深挖传统文化资源禀赋,依托“国企联村”行动,以中医药文化兴业,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
2024-12-26 09:54:00
日前,武汉地铁“虚拟换乘”上线,打破原有先出站再进站的模式,通过后台数据联动,自动识别30分钟内的换乘行为,乘客无需重复购票,实现“无缝衔接”。这一便民举措虽是小创新,却折射出城
2025-09-06 19:29:00
“这可是有福之州哦”!这件事被全国网友点赞!当事人说……
...地网友纷纷为福州地铁站务员、福州这座温暖之城点赞。人民日报官微和人民网官微也转发了福州日报官微的报道,为福州温度点赞。 “看着都感动了,福州温暖从不缺席”“这可是有福之州哦
2023-09-10 00:19:00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武汉地铁5号线司门口黄鹤楼站的“红墙”打卡点人流如织,出入口旁边多了2座“红墙”同款服务亭,一座是母婴驿站、一座是共享化妆间,希望前来打卡的游客能够有更好的旅游
2023-10-04 13:45:00
...风口浪尖上的焦点。8月28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价格乌龙”事件,让这家仅由6人团队运营的店铺,体验了一把过山车般的刺激。20分钟内,这家仅由6人运营的小家电店铺,因价格设置
2024-10-08 14:45:00
走近地铁上的读书人(深观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张立童《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31日 第 07 版)地铁乘客在阅读《斜阳》。朱利伟摄地铁乘客在阅读《柳林风声》。朱利伟摄Sophia发布
2024-05-31 05: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