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琼 俞惠珍
9月12日下午,历时2天的首批230头梅花鹿从东北顺利到达西宁市湟中区群加藏族乡上圈村的梅花鹿养殖基地,正式在宽敞明亮的现代化鹿舍安家,标志着群加藏族乡梅花鹿养殖项目正式启动。
当日15时,载着梅花鹿的大货车缓缓驶入养殖场,早已等待多时的众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来迎接这批远道而来的“客人”。
生性胆小的梅花鹿瞪着大大的眼睛左看看、右盼盼,谁也不肯先出来。最终,在管理员的诱导下纷纷跳下车,像撒欢的孩子一样,一路跑进新鹿舍。
首批230头梅花鹿,每一头都体格健硕、毛色光亮、富有活力。在群山环抱的掩映之下,梅花鹿更显灵动活泼。
据了解,群加梅花鹿养殖基地是2022年湟中区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3453万元,新建鹿棚42个及辅助设施。目前养殖基地工程基本完工,基地已经通电、通水、通路,一座座鹿舍拔地而起,部分基础设施也正在完善中。
养殖基地坐落于湟中区群加藏族乡上圈村,这里气候温润适宜,草木葱茏,是梅花鹿的理想安家地。湟中区选择将群加乡作为梅花鹿生态养殖基地,更是想让群加藏族乡的村民,既能拥有美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口袋也能“鼓”起来。
“今天我们第一批230头梅花鹿终于到达入圈,预计10天以后其余鹿也会到达,这个总数820头鹿的生态养殖项目,能带动当地百姓参与务工50余人,增加务工收入1.5万元。在产业经济效益方面,预计三年扩繁期后,能达到1100头的规模,每年收入达到400万元左右。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我们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致力打造‘云上群加’生态旅游目的地,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湟中区群加藏族乡乡长汪金花介绍道。
村里有产业,就能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闫永梅是群加乡上圈村村民,这段时间一直在这里务工。她边干活边和记者聊了起来:“家门口有了养殖基地,在家门口打工方便又实惠!”
赵刚是群加梅花鹿养殖基地负责人,有着5年养殖梅花鹿的经验。说起梅花鹿,他是滔滔不绝,赵刚兴奋地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养殖基地有10栋棚,总共有42个圈舍,存栏量能达到1100头到1200头,每年的出栏量能达到400头到500头。除了活体鹿的出栏还有鹿茸、鹿肉、鹿血等,后期的培育项目也在计划当中,预计明年能培育120头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产能高的高原梅花鹿品种。”
据了解,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血、鹿肉等拥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好。相较于牛羊养殖,梅花鹿耐粗饲、不挑食,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饲料成本也比较低,是一种百草性动物,特别好养殖。群加梅花鹿养殖基地负责人赵刚说:“通过这几年养殖发现,湟中区这里的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对梅花鹿的生长和繁育都比较好。”
未来,群加梅花鹿养殖基地将走一条以梅花鹿生态养殖、鹿产品精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发展道路,推动特色旅游业的发展,用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群加乡坚持提质增效,做优特色产业,大力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引进优质项目1个,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00多万元。注资100万元成立群加乡村振兴国有投资公司,争取各类资金7469.4万元,实施梅花鹿养殖、羊肚菌种植基地、“云上群加”生态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振兴在产业兴旺中迈出关键一步。
(来源:西宁晚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