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用清、降清、反清,最后落得个历史骂名,成为“二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12: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他用清、降清、反清,最后落得个历史骂名,成为“二臣”

明末清初的吴三桂毫无疑问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之一,他用清、降清、反清,最后落得个历史骂名,成为“二臣”。

英雄加美女本是一个千古颠不破的话题。说起吴三桂,人们自然而然就把他和“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话联系在一起,说是李自成打进北京城霸占了他的爱妾陈圆圆,让他为救美人而冲冠一怒。真实的历史是这样吗?

相信这种说法的人就上当了。这是后人杜撰的,为了美化吴三桂,给他降清找借口。

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对俘虏的明朝高官进行敲诈勒索还进行残忍屠杀。还俘虏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而吴三桂当时身份是镇守山海关的总兵。李自成叫吴襄给吴三桂写信,叫他的儿子领兵归顺李自成。否则割断他父亲老命不保。

吴三桂看过之后,给了自己父亲这样一个回复:说他情愿死也不愿意给一个盗贼当奴隶。言明放弃了自己老爹的生死。

送走使者之后,吴三桂决定赌一把,向山海关外的满人借兵攻打李自成,还有希望救下自己的父亲。他派亲信出使大清国,请求他们来攻打李自成。满人日夜都在盼着染指中原,那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就有的梦想。那叫几经挫折,初心不改。现在机会送上门了,真是天赐良机,清人绝对不肯放过。立即应允吴三桂的请求,当天就把8万精兵拨给吴三桂。还建议吴三桂把他的部下的头发都剃掉和满族人一样,衣服也穿得跟他们一样,这样李自成就会以为来进攻的都是女真人。

已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吴三桂,什么不想就立刻答应了。这就是吴三桂导演的历史上有名的“引狼入室”。

清兵杀来,李自成亲率20万大军迎敌,还带上了吴襄作人质。李自成的部队都已经捞饱了,有几个人还有心打仗呢,被女真族打得大败,他一怒之下杀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示众,回师北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一共38口。卷起明朝皇宫中的金银珠宝等各种财物,仓皇逃至陕西。

他用清、降清、反清,最后落得个历史骂名,成为“二臣”

吴三桂起初还是忠于明朝廷的,他认为自己立下盖世功勋,挽救明朝江山于危难,考虑将明朝的后代扶上皇位。他以重礼酬谢清军,感谢他们出兵,恭请他们返回北方的领地去。而女真族人说,李自成的叛乱还没有平息,他们还愿意再助力平乱。吴三桂接受了清军的建议。当10多万满族骑兵进入北京城后,北京一夜之间就成了满族人的天下。明王朝已经属于满族人了。吴三桂跳入黄河也洗不清了自己的悔恨了。

吴三桂和陈圆圆是有一段故事的。吴三桂引导清兵自山海关进关。从山海关到北京一线,李自成的农民军落荒而逃丢弃无数粮草、辎重、家眷,正是在打扫这些战利品的过程中,吴三桂才发现了美貌的陈圆圆。这就足以证明吴三桂起兵时不存在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

在这以后的日子里,吴三桂开始为清廷统一中国南征北战。满族人在北京建立了大清朝。这样一来,当初吴三桂请兵相助的初衷完全变了质,他无法选择地成为引狼入室的民族叛徒。为了表彰吴三桂开关请兵之功,清朝廷册封他为平西王。

吴三桂打掉牙咽在肚子里,陈圆圆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吴三桂曾说﹕“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后人真不知道是该赞誉吴三桂的痴情呢?还是耻笑他已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他用清、降清、反清,最后落得个历史骂名,成为“二臣”

“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经典语句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的《圆圆曲》,这首诗写于1651年顺治八年。原诗很长,我们先读读前八句。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4:14: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骂名,他用,历史的资讯:
雍正偷偷处死一人,乾隆因此稳坐60年江山,自己却受百姓指责
...绝路。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决绝,背负上“冷酷帝王”的骂名?雍正与长子的裂痕:忠诚与皇权的博弈在雍正继位不久,长子弘时便展露出非凡的胆识与才干,这让雍正本应欣慰。然而,这位长子却
2024-11-03 09:31:00
...而他也因此被贴上了“抛妻弃子”的标签,背负了多年的骂名。王文澜和倪萍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段短暂而曲折的婚姻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隐秘?功成1953年王文澜出生在北京的一个部队
2024-12-05 14:25:00
篡位才当上皇帝的朱棣骂名为什么那么少
...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像其他篡位者那样被后世大肆骂名。无论是历史的评价还是现实的判断,都需要我们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朱棣篡位的问题,与其说是一次
2023-05-26 12:15:00
排名第一48周,王楚钦历史排位再升,能否甩掉史上“最水”骂名?
...大赛屡屡冲冠失利,让他不得不背上史上“最水”第一的骂名。国际乒联电脑时代排名史上登上男单第一的19名好手中,有3人没有单打世界冠军的头衔,另两人是王涛、塞弗,王涛在奥运会、世
2025-01-21 10:03:00
被误解的王者:王莽的历史功绩与千年骂名
...莽趁机篡位,改汉立新,而他的这一举动为他招来了千年骂名。王莽登基后,实行了多种的改革,从一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王莽与其他帝王的不一样,一次,他的儿子曾因事杀死了一名婢女,等
2024-02-20 05:47:00
此皇帝建了最大的运河,创了最公正的科举,也背了最重的骂名
...帝怎么也谈不上正面形象。在历朝历代,对于他的丑化、骂名从未平息过。甚至提到昏庸无道的君主,都会提起他的名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皇帝,却在他有限的统治时间内,兴建了中
2023-01-07 17:51:00
历史上三位成功复国的皇帝,一人却留下千古骂名
...桧的谗言,最终赵构杀了岳飞,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
2023-07-09 07:31:00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五位皇帝,最后一位皇帝留下千古骂名
皇帝人人都想做,非常有诱惑力,做了皇帝就能有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权力和无穷无尽的享受。可那多是大一统王朝中期的皇帝,前期皇帝励精图治兢兢业业没时间享受,后期皇帝民不聊生回天无力说
2023-10-31 14:57:00
...生封侯拜相,享尽荣华富贵,但也臭名昭著,留下了千古骂名,跟他们骂名同样流传千古的还有“指鹿为马”、"口蜜腹剑"和东窗事发”这三个成语。
2024-09-28 13: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