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双一流”大学生考研却瞄准“双非”高校:“逆向考研”为哪般?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3 08:21:00 来源:京报网

临近考研,广大考生正奋力苦战,只求顺利“上岸”。然而,向来是“人往高处走”的考研,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逆向考研”。半月谈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从一般认知中排名更高、口碑更好的“双一流”院校,考向综合评价稍弱的“双非”院校读研。

“逆向考研”或成趋势

武汉科技大学不久前公布的该校2022级研究生招生数据显示,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分布于18个学院。其中,8名第一志愿报考武汉科技大学的新生分别来自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此外,深圳大学数据显示,该校2022年共录取硕士生5006人,“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达到41%,不乏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名校的学生。昆明理工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有92人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14人来自“985工程”院校,48人来自“211工程”院校,共占比5.8%。

“双一流”大学生考研却瞄准“双非”高校:“逆向考研”为哪般?

大学生备战考研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就读于上海、武汉等地,正在备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将目标定在普通高校。他们均表示,“逆向考研”现象在考研群体中普遍存在,甚至成了一种趋势。

多种因素导致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逆向考研”多是考生经过对考研形势、专业学科、地域、家庭等多方因素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

——考研人数持续增多,“逆向考研”确保“上岸”。数据显示,近年来,考研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考研人数为341万,2021年为377万,2022年为457万,有预测称2023年考研人数将突破520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田友谊表示,不少“双一流”高校的强势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等已经成为保研和考研的“角斗场”。因此选择“双非”是一种降低考研成本、提高上岸率的战术。这种低风险、高性价比的选择,并不会抹去他们的本科名校背景。镀金不成,“镀银”也是不错的选择。

——优先考虑特色学科,“双非”院校更具优势。多位受访专家及考生表示,不少“双非”院校在某些专业学科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一些“双一流”高校考生考虑发展前景,主动选择“双非”院校优势学科。

从“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的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研究生新生王正告诉半月谈记者,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是该校强势专业,且该校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实力雄厚,承接多项重大学术课题,于是选择来该校读研。

“对我而言,目标院校的专业科研实力比学校名气更重要。”王正说,尽管“双一流”高校具有较强的光环效应,但得益于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发展,“双非”高校在一些细分专业学科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双一流”大学生考研却瞄准“双非”高校:“逆向考研”为哪般?

学子紧张备考

田友谊也表示,一流大学不代表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是一流,一些“双非”高校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上实力卓群。以教育学为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师范大学获得了B+的评级,远高于部分“双一流”高校。

——地理、家庭等因素致使考生“逆向考研”。不少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报考时更多考虑地域、家庭等因素。例如,部分考生希望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读书就业,部分则倾向于离家更近一些。

此外,部分“双非”院校为提升生源质量,加大对报考本校的“双一流”高校考生的奖励力度,也吸引了部分考生“逆向考研”;另有部分“双一流”高校考生初试成绩不理想,又因读研心切,被迫调剂至“双非”院校;还有少许“双一流”高校考生,因为不愿走出“象牙塔”,选择相对容易考的“双非”高校。

应强调能力而不是学校

部分声音认为“逆向考研”是自甘堕落的行为,但不少考生表示“自己觉得值就行”。“‘逆向考研’是换一个途径奔向自己的目标。”

有关专家表示,选择“双非”高校的考生,客观上分离了就读学校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打破唯名校论。且“双一流”高校与“双非”高校之间的流动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院校之间的双向交流会促进新思想、新观点的流动,对学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不同类型的高校,定位不同、特色不同、优势不同,应该摘掉“有色眼镜”看待这一现象。

此外,部分网络媒体和考研机构为吸引眼球,故意放大和隐藏部分事实,过度解读“逆向考研”行为,借机造势、贩卖焦虑,获取利益。

田友谊认为,不全面、客观地看待“逆向考研”,会给大学贴身份标签,不仅加剧唯学历、唯名校评价导向,还影响学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对“双非”高校的招生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应该引导学生以提升能力而不是提升学历进行个人学业发展规划。

王传毅认为,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个人志趣与专业的适配性和导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决定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远超过所谓的学校排名。此外,经管等热门学科目前考研竞争激烈,但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精尖缺学科却时常遇冷,导致冷门绝学难有传承。广大考生应重视报考的专业和导师,并将个人学业融于民族复兴大业之中,才能使个人成长、国家受益。

来源:半月谈

流程编辑:tf030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双一,大学生,大学的资讯:
高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 重庆这样做
10月25日,重庆市教委召开“重庆市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双一流”建设。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在会上表示,未来5年,将持续加强各类保障、
2023-10-26 15:48:00
...、省政府以超常力度实施百亿工程,再次为山西省高校“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性、
2023-10-09 10:59:00
2023届本科毕业生去哪儿了?“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继续升学比例高
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是社会了解高校大学生求职就业、升学深造等毕业去向的唯一通道,也是社会评价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参考。一般而言,各高校循例均须在岁末年初向全社会公开,以方便社会,特
2024-02-20 16:42:00
...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2017年,云南大学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00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云大人的不懈奋斗,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0余万名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
2024-01-26 14:19:00
...热中,许多人关注到这样一个现象:“逆向考研”,即“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随着近年来考研竞争愈发激烈,“逆向考研”
2022-12-25 08:33:00
“双一流”本科生考“双非”,“逆向考研”多起来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双一流”本科生考“双非”,“逆向考研”多起来专家建议考生理性规划,更多关注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专业特色
2022-12-14 05:12
...,又因伤没能打上联赛;再到升入本科学习,成为湖南省大学生篮球联赛优秀运动员;最后考研成功进入更高水平的篮球赛场,却再度被伤病袭扰无法登场……一路走来,篮球青年王宏雨的追梦之路
2024-05-04 19:44:00
暨南大学81名新生放弃入学资格,考上211、双一流也不去?原因是什么?
...校将统一注销其入学资格。位于广东的暨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建设高校,好不容易考上了却又放弃了入学资格,一时间引起舆论热议。为什么这些学生会放弃暨南大学呢?大学专
2023-10-28 08:31:00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迈出更坚实步伐
...博士生分别获2023年度全省高校“最美辅导员”和“最美大学生”称号。着眼学校高质量发展,该校优化各学院五年事业发展规划,明确评价学院发展成效的关键指标。关注民生福祉,将学校与
2023-09-06 04: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