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马红薇,主任医师。
擅长: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胆囊炎,反流性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糖尿病、代谢类疾病,肥胖症,肿瘤及放化疗后综合调理。
出诊时间:周四、周六下午
炎炎夏季,闷热难耐,汗出不畅,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相信不少人在夏季都有类似症状,这会不会是“湿”在作怪?饮食调理有用吗?
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自我辨识“湿”的表现有哪些?
1、 舌苔厚腻
正常舌苔应该是薄白的,当舌苔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上有一层油腻状粘液的苔质时,为腻苔;苔质较厚,望之不能见底,为厚苔。晨起漱口对镜看一下舌苔或许会让您看到身体是否有异常。
2、 全身乏力
湿阻的乏力带有“困重”的特点,比喻来说,好像被湿毛巾裹住沉重而无力的感觉。中医还有“因于湿,首如裹”之说,意指头部胀满沉重,如有物裹住亦为湿阻的表现之一。
3、 纳呆便溏
这指的是容易胸口闷,胃口不好,稍微吃一点就觉得饱胀。湿邪还有“浊”的特点,除了大便稀薄不成形或粘腻不爽之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比如小便混浊不清、妇女白带增多、湿疹等等。
4、 口苦口腻
有的朋友到了夏季就感到口中腻腻的,带点苦味,即使美味佳肴食之也索然无味,不妨注意自己是不是有“湿”。
5、 身体酸重
关节疼痛,甚至屈伸不利,难以转侧,尤在夏季或阴雨天。
6、 体态丰满
身体脂肪堆积,尤其是腰部、臀部,尤其夏季更加明显。
这对湿气对人体的伤害,夏季怎样才能防“湿”呢?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马红薇主任给出下面祛湿方法:
一、饮食祛湿
祛湿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饮食方面着手。科学饮食就是要均衡并且适量的摄取食物,不能够暴饮暴食,同时也不能节食。在日常的饮食习惯,女性也要遵守不偏食、挑食,才可以调理好肠胃系统,进而造成体内的水分代谢恢复正常。
在平常的食物中,有不少具有一定的健脾利湿作用。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效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固精止带。可以用于脾胃虚弱,能够补肺脾肾三脏。脾虚食少,体倦便溏及妇女带下,儿童消化不良腹泻等皆可运用。
【薏苡仁】又俗称作米仁,味甘,性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可以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泄泻等。
【冬瓜皮】味甘,性微寒,归肺、小肠经。功效利水消肿,可以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体内水液代谢不利的疾病。
【玉米须】味甘,性平,归膀胱、肝、胆经。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同样可以疏利小便,达到排除壅积的水液和湿气的作用。另外,它还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夏季正值玉米上市之时,变废为宝将玉米须一起煎汤煮,代茶饮,十分适合糖尿病患者。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入心、脾、肾、小肠经。功效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
【绿豆】味甘,性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消暑、利水、解毒。能够用于暑热烦渴、感冒发热、吐泻、水肿尿少。所以说,绿豆汤在夏季不失为解暑祛湿的好饮品。
二、针灸祛湿
针灸疗法对祛湿有一定效果。针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通过刺激经络让体内寒、湿、疏调使整人体达到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 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达到祛湿的目的。
三、艾灸除湿
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让血祛寒止痛的作用,“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灸能够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对春季除湿邪很有疗效。
除此之外,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马红薇主任强调虽然夏季容易出现“湿”重而影响健康,但每个人体质不同,并非每个人都会为“湿”所困。如果体内并无湿阻反而还属于津液亏虚的体质,却“跟风”大量食用利水渗湿的食物和药物,则会加重体内气血津液和阴阳的失衡,导致身体的不适。因此,合理饮食以及合理养生,不跟风不过度,才是正确的养生态度,符合“中道”。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3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