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刺桐城中话合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31 05:0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三届中德科技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

刺桐城中话合作

刺桐城中话合作

参会嘉宾在泉州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内参观。

徐劲峰摄

刺桐城中话合作

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展出的智能巡检机器人。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5月24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德科技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会场内外,中德两国嘉宾围绕科技合作、经贸往来、民间交流等话题展开深入对话,碰撞思维“火花”。

相聚海丝起点

泉州,古称刺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被公认为“东方第一大港”。享有盛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途经泉州时,就曾在游记中写道,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来自各地的商人云集于此,多种多样的货物堆积如山。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宗教和谐共处,对德国友人来说,走进泉州,了解泉州,不仅可以了解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传统,也能够读懂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文化基因。

本届中德科技论坛以“携手共创中德科技合作新未来:相互成就共同发展”为主题,为中德双方在科技交流合作方面搭建了又一平台,也是文化、教育、工商、医疗等多方面的一次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欧美同学会秘书长王丕君表示,希望通过举办科技论坛等民间交流活动,持续增进对加强科技等合作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的认知,进而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增砖添瓦。

不少与会嘉宾表示,这次论坛只是一个开始,为德国政商界打开了解泉州、了解中国的新窗口,未来会有更多人希望来到泉州,在更宽阔的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多边主义是解决世界性问题的唯一答案。中德两国都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拥护者。长期以来,两国始终坚持双向开放,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的成功范例。希望通过本届论坛,两国科技界企业界人士能够深刻认识两国产业技术互补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挖掘合作潜力,搭建互利桥梁,在创新合作中实现中德两国互相成就、共同发展的良好意愿。

共同应对挑战

5月24日下午,“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汽车产业发展”“生命科学与新医药”等3个平行论坛同时举行,30余位中德政、商、学界代表和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对话交流和经验分享。

先进技术的集中创新和推广应用对助推生产力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快速迭代的智能技术正以更好的方式融入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环节,对于许多老牌科技公司而言亦是如此。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商慧杰看来,中国“双碳”目标正在重塑城市发展模式,西门子将力争到2025年,在中国帮助超过500家重点供应商加快减碳步伐,助力企业节能增效,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欧力在中国任教多年,对于中德科技合作感触很深。欧力认为,中德两国既要拓展传统领域的合作,也要挖掘与激活新型领域的合作活力,在智能制造“工业4.0”、AI等领域都有望共同结出新硕果。

“今天是全球化的世界,大家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例如气候问题,如何用科技手段最大化保证能源使用的同时实现减碳,科学家们应该共享先进科技。还有人工智能的应用,蕴含很多机遇也存在风险,这需要大家投入,需要全世界的协同。”德国联邦议院前副议长、德中议会小组主席、前联邦内政部长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表示,希望借助论坛,大家能就共同面对的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与分享,人类的发展要借助科技,但更重要的是合作。

感受历史底蕴

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是超越国界的共同语言。据了解,在近三年时间里,泉州以文化艺术为桥梁,开展了大量文化交流活动,同中外各界人士进行了多场传统与现代的思想碰撞。

在本届中德科技论坛的参观环节,包含九日山祈风石刻、开元寺等文化景点的参观线路吸引了众多外宾。一位在生物医药行业深耕多年的德国企业家告诉记者,她一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此前也去过北京、西安、青岛等多个城市。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泉州,这里的文化底蕴让她印象非常深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体现出宋代市舶制度下,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若要想象两宋时期中外船舶络绎不绝的盛景、追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这里堪称最佳选择。

“太棒了!”初见石刻的德国Cargo Beamer AG毕马国际股份公司国际事务部总监丹尼斯·玛歌连连称赞,这种极具仪式感的古老祈祷方式让她感受到了别具一格的东方浪漫。

来到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的印度教石柱、殿前月台的须弥座吸引了许多与会嘉宾静静驻足。在泉州,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众多宗教,都于此留下史迹。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十分感慨地说,以前从书中知道了“Zayton(刺桐)”,而今亲眼所见的泉州,更令他印象深刻。

每一次相聚总有分别的时刻,但正如许多参会嘉宾所说的那样,沟通交流的桥梁不会中断。

在所有行程结束的当天晚上,记者又见到了从上海赶来泉州参会的德国代表玛蒂娜,那天我们在早餐时偶遇,没想到晚上又再次相见。玛蒂娜十分兴奋地分享着自己对泉州的印象,她说,她一定会再次来到这里,她也期待去探索更多她还未曾“打卡”的中国城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1 09: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二届“刺桐杯”国际设计大赛启动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本报讯 日前,泉州市第二届“刺桐杯”国际设计大赛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启动。活动现场,福建众益太阳能科技股份公司、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县华茂陶瓷有限公
2023-05-02 15:13:00
...君表示,通过设置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度交流与务实合作,将有助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欧美同学会将和承办单位、支持单位共同把论坛打造成为民间外交领域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2023-05-03 03:48:00
泉州金苍绣时装“刺桐”精彩亮相
...转自:泉州晚报中国服装设计30年展览泉州金苍绣时装“刺桐”精彩亮相泉州非遗金苍绣时装“刺桐” (主办方供图)本报讯 (记者陈智勇)日前,“衣启万象:中国服装设计30年”展览在
2023-02-13 09:16:00
刺桐花开马尼拉 丝路扬帆情谊浓——2023(菲律宾)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暨文艺演出侧记
...承办。秋风送爽海波平,丝海扬帆起泉州。文艺演出以《刺桐花开》拉开了序幕,紧接着《百鸟归巢》《锦绣前程》《繁华拢是梦》等十余个节目轮番上演,有南音、提线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和
2023-11-04 10:54:00
蔡国强艺术烟花无人机表演举行 AI赋能烟花秀 故乡尽开刺桐花
...作爆破计划》,成功实施了cAI™创意烟花高潮“满城尽开刺桐花”。这是蔡国强首次使用cAI™(读作AI CAI)的人工智能艺术计划,实施时恰逢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
2023-12-09 10:31:00
...杆,曾以“海舟以福建为上”著称。泉州在古代被叫作“刺桐城”,不仅有着先进的造船技术,更是我国古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作为国内已发掘的唯一一艘由海外返航的出土沉船,它见证了
2023-07-12 21:45:00
... (记者 孙虹)侨乡福建泉州建设的为侨服务新平台——“刺桐侨汇”15日正式上线。依托该平台,泉籍海外侨胞可在线上办理侨务事项,实现异国他乡、足不出户远程办理,节省大量办理时间
2023-12-16 07:29:00
感恩母校建“刺桐” 世遗风采进高校
...州晚报泉州元素扮靓华东理工大学校园——感恩母校建“刺桐” 世遗风采进高校“刺桐园”立牌 投影灯将泉州22个遗产点的介绍呈现在地面六角砖上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的图书馆路西侧
2023-05-04 09:05:00
连续11天!泉州刺桐大桥每天这一时段将管制
...玲)车主们注意了!闽南网记者从晋江交警大队获悉,因刺桐大桥-江滨南路节点改造(匝道)施工需要,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保障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相关部门将对施工路段实施交
2023-07-06 18: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