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跳转广告为何肆无忌惮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17 09:24:00 来源:杭州网

打开App,广告立刻占满屏幕;不小心稍稍碰到屏幕,立刻跳转到第三方购物平台;试图关闭、退出,却找不到、点不到关闭按钮……这是不少手机用户有过的经历和烦恼。1月15日,中消协等发布2023年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的现象被点名。

广告“乱跳转”不是新鲜事,如今呈现的新花样,更让人防不胜防。有网友表示,每到购物节前,各种App开屏广告就会活跃起来,走路时打开A软件都能触发跳转到B软件,切换速度甚至比直接打开B软件还要快。有的平台上,视频暂停播放后自动缩成小窗口,却无缝衔接播放起全屏广告。正如网友吐槽的那样:“无论你在手机上点开什么,命运总能让我们相聚在电商平台。”

广大网友可谓“苦跳转广告久矣”。江苏省消保委一项调查显示,逾九成消费者对“乱跳转”广告感到厌恶。法律专家表示,故意设置一些套路和陷阱,欺骗和诱导消费者观看广告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违规收集信息、过度索权甚至侵犯用户隐私。

事实上,对于这类无孔不入的弹窗广告、开屏广告,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已进行过多次规范和整治。比如规定,“摇一摇”广告,用户至少得转动手机35°、转3秒以上才能跳转;广告上要有明显的“跳过/关闭”按钮、“点击跳转第三方”的标识;不能误导、诱导用户操作等。然而,规定摆在这里,批评声浪也很大,可许多广告商却依然我行我素,并未遵照执行、落实整改。

说到底,还是违法成本过低,企业有利可图。与此同时,面对这类量大面广的广告,监管却很难完全覆盖。而对于用户来说,真要维权并不容易。侵权成本与维权成本不对等,让跳转广告更加“肆无忌惮”,不断游走在监管边缘。

有效治理“乱跳转”广告,需要多方合力。

首先,监管部门在完善政策法规的同时,须在执法层面花大力气抓落实。不能坐等群众去举报,而应主动出击,加大对违规广告的打击力度,提升执法查处效率,对于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甚至吊销其资质或者关闭其平台,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起到震慑和警示的作用。

同时,应当为群众搭建更为畅通便利、多元化的投诉渠道,提高群众举报意愿,降低维权成本。针对广告侵权典型案例,消费者保护协会等公益性社团组织应加强公益诉讼,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

对于平台和软件企业来说,也要放眼长远,肆意妄为甚至采取侵权手段,只会寒了广大消费者的心,最终遭到法律的惩罚和市场的唾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7 1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依法协同治理明星代言失信乱象
...至兜售“三无”产品与变质的不安全产品等现象,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与安全保障权,破坏了公平交易与自由竞争,污染了市场生态环境。明星代言从来不是法外之地,必须
2023-12-20 03:39:00
网络广告更加“清爽”了(“融”观中国)
...范起来了,但“软”广告还是让人防不胜防。“这样误导消费者的‘探店’广告,难道不应该整治吗?”她说。探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方式。不少网友在消费前,会刷一些“探店达人
2024-09-09 06:33:00
自称“钟南山代言和推荐的产品”已下架!律师解读
...,违法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用途代言和推荐宣传,也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委托律师表示,已向平台发送律师函,正在维权,平台向其表示正在处理,但尚
2024-01-03 07:42:00
...等多种非带货的种草营销场景,由于一些场景难以与普通消费者的正常消费体验分享相区分,《办法》并未一一列举。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商业广告的定义,只要是创作者为了推
2023-05-10 07:17:00
...主播在网络平台通过直播讲解商品的方式,将商品售卖给消费者。直播营销因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为规范其行为,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进行监管。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1月27日正式
2023-12-22 06:06:00
...面对智能时代广告治理提出新的挑战。智能时代催生了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数据驱动和算法推荐的智能广告新样态,并形成了由智能供给、智能媒介和需求三者构成的广告运作新形态。反思智能时代
2024-01-16 07:15:00
...成为了面向用户的强力推销广告。然而直播卖货乱象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比如夸大不实宣传问题凸显,售假售劣、维权投诉无门等。中消协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三分之
2023-03-18 08:48:00
...表现为“不好关”“关不掉”“需要关多次”等。超九成消费者认为弹窗广告侵权弹窗广告“想弹就弹”“霸屏乱弹”“乱弹难关”等现象曾长时间引起用户不满,也影响了人们对网络的正常使用。
2023-10-30 00:48:00
...探访店铺产品、服务、环境后的体验与评价,因此被部分消费者认为相对客观真实,并将其作为消费参考之一。但记者采访发现,部分视频看似是探店,实则为推广,存在广告标识不清、误导消费者
2024-08-20 14:3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