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90岁何占豪:《梁祝》探路 让世界听见中国音乐之美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11-05 12: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香港11月5日电题:90岁何占豪:《梁祝》探路 让世界听见中国音乐之美

新华社记者陆敏

10月28日晚,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

当高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的最后一个音符如彩蝶翩然飞走,90岁的何占豪缓缓放下手中的指挥棒。香港中乐团的演员和现场观众全体起立,以剧场最高礼节向这位音乐大师致敬,全场掌声、欢呼声四起,经久不息。

虽已鲐背之年,何占豪指挥时仍身板挺直,手势有力,且全程不看乐谱。这部他在26岁时参与创作的中国管弦乐经典名曲,早已融入了他的艺术生命。

在香港第一次登台指挥

这场名为“梁祝65——何占豪与香港中乐团”的音乐会,为面世65个年头的《梁祝》提前庆生,也寄托了何占豪与香港中乐团40年的情谊。

1983年,何占豪第一次来香港,正是与香港中乐团合作。时任音乐总监邀请何占豪来港,问他能否登台指挥。

“我说能指挥自己的作品。”何占豪应承下来后,赶紧向上海音乐学院的指挥系同事请教,人生的第一次登台指挥就这样在香港完成。

“我很紧张,结果第二天香港的报章反响还不错。”回忆往事,何占豪哈哈大笑。

那一次登台,也让他对香港观众“极高的音乐素质”留下了深刻印象。“演出时全场鸦雀无声,我连翻乐谱都不敢出声。”他说。演出完毕,观众排长队等候他的签名,有人问,“何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香港观众的这份惦记让他暖心多年,此后他多次来港。他说,只要香港有需要,他就会来。

2000年,香港电台举办了一次“我最喜爱的十部交响乐作品”评选,《梁祝》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品入选。何占豪来港领奖,当年情景历历在目。

何占豪很看重这个奖项,因为该奖全部由听众投票选出。在他心里,音乐的终审评委是听众。“一部作品是不是经典,不看它是否得奖,而是看这个作品传播面有多广、影响力有多久。”

同年,香港中乐团评选了十首最受欢迎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何占豪改编的高胡协奏曲《梁祝》获得了最高票,这首作品正是他此次来港指挥的民乐版《梁祝》。

“《梁祝》和香港的缘分很深。”他说,“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既是中国的窗口,也是世界的窗口,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音乐作品通过香港走向世界。”

每个音符都在表达感情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年轻一代音乐人努力探索中国自己的交响音乐道路,上海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格外活跃,从浙江省越剧团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进修班的何占豪当时正是该小组组长。

为什么洋乐器要民族化?因为学生们为农民演出贝多芬、巴赫,他们听不懂。这让一心想“为人民服务”的学生们很苦恼。

民族化首先要从作曲开始。“你满肚子的民间音乐,为什么不想办法提炼?”老师一句话点醒何占豪。

从小跟着奶奶听越剧、又在越剧团工作过数年的何占豪最终从越剧中获取灵感,先写了一个四重奏版的“小梁祝”。后来邀请作曲系的陈钢加入创作,在老师的指导下,两人将中国传统套曲与西方奏鸣曲式相结合,成功创作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当时同学们一听纷纷叫好,都开玩笑说,这旋律是从哪个协奏曲里抄来的?我说都是越剧里的!来,我唱给你们听。”忆及往事,何占豪随口哼起了《梁祝》的旋律,绘声绘色,如同当年。

当年,越剧观众对“尹派”尹桂芳饰演的贾宝玉吟唱的一句“妹妹呀”非常痴迷,每演到此处,掌声、叫好声不断。何占豪反复琢磨这一句起调的吟腔,以此为元素,创作出《梁祝》的主题音乐。后来,他专程去福建拜访尹桂芳,当面讨教这一句经典唱腔是怎么来的。

尹桂芳告诉他,这是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用心揣摩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把一句念白不断改进,最后从语调变成唱腔,饱含深情的吟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何占豪非常感动:“老师,我学音乐多年,不知道音乐从哪里来,原来音乐是从感情中来的,情之所至,音之所在!”

60多年来,何占豪创作了数十部大型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龙华塔》、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交响秦腔组曲《根据地》等。回首自己的创作之路,何占豪说:“我没有什么高深复杂的技巧,要说我有什么心得,那就是,每个音符都在表达感情。”

让世界听见中国音乐之美

1959年5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首演,一举成名。此后在国内外长演不衰,广受欢迎。

“为什么《梁祝》人们一听就喜欢?因为它虽然是外来形式,却是民族内容。它深深植根于广大民间。”何占豪说,“中国有那么多民歌和戏曲,是老百姓自己唱出来的,把劳动中、爱情中的感受和体会唱出来,有感情有生活,就可以变成音乐。”

为振兴民族音乐,何占豪坚持“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一方面努力挖掘中国民间音乐宝藏,另一方面融合西方现代音乐理念与形式,包括探索戏曲音乐的创新,甚至尝试以交响乐形式呈现“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南音。

何占豪几乎每部作品都创作了交响乐和民乐两个版本,在国内演出时用民乐版,到国外就用交响乐版。“希望我们的青年演奏家拿一把二胡,带一个古筝,就能走向世界,世界也能听懂中国。”

在音乐旅程上赶了一辈子的路,90岁的何占豪状态“依然在路上”。他笑称自己“精力比较充沛,脑子也不糊涂”,仍忙碌在音乐创作、传承和讲学一线,九十华诞的全国巡演音乐会也在火热进行中。

“希望有才华的青年后辈,能学好我们民族音乐语言,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让世界听见中国音乐之美。”何占豪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梁祝》11月24日泰山大剧院开演
...剧院获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原创杂技剧《梁祝》,将于11月24日在泰山大剧院开演。本场演出时长约90分钟,属于泰山大剧院2023惠民专场系列演出,票价低至20元。梁
2023-11-20 16:52:00
一把二胡行天下 马晓辉龙年春节美国公益行收官
...尔交响乐团合作了龙年新春音乐会,演奏了二胡协奏曲《梁祝》和《万马奔腾》,还走进贝尔蒙特大学音乐学院与年轻人对话,促进中美民间文化交流。更让她惊喜的是,多年持之以恒在海外普及二
2024-03-09 13:45:00
济南市吕剧院小剧场吕剧《山伯》内部彩排汇报演出亮相群星剧场
...独特视角、吕剧特色全新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祝》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
2023-07-31 14:56:00
濑田裕子再次奏响《梁祝》:盛中国的精神在我身体里
...经典作品,如日本乐曲《红蜻蜓》《樱花》,中国作品《梁祝》。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已故中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的妻子,濑田裕子一直与丈夫合作,通过音乐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同时,二人还多
2024-04-02 13:33:00
颠覆杂技原炫技功能,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专访济宁市杂技团团长赵建刚
...暨参加第二届何占豪国际古筝大赛的邀请,原创杂技剧《梁祝》将作为该赛事的开幕式演出,此项演出文化盛事一经公布,就迅速产生了强大的关注效应。7月20日,鲁网记者专门采访了济宁市杂
2023-07-21 22:19:00
新春走基层|上座率超七成,杂技剧《梁祝》引爆济宁春节演艺市场
...了一场艺术盛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大型原创杂技剧《梁祝》。该剧于大年初二至初七(1月30日至2月4日)每日连番上演,以杂技艺术重新诠释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成为“2025济宁好戏
2025-02-06 18:43:00
用二胡拉一曲《梁祝》献给最美的她
...过硬艺术水准。最后,为音乐会压大轴的是二胡协奏曲《梁祝》,作曲家何占豪亲自登台执棒,经典旋律再度回响,引发观众共鸣。恰逢母亲节,当晚音乐会曲目中,根据德沃夏克经典艺术歌曲改编
2024-05-14 11:29:00
文博会: 青岛木偶上演浪漫唯美的“嫦娥飞天”“梁祝化蝶”
...,来自莱西的木偶剧团上演了现代版的“嫦娥飞天”和“梁祝化蝶”。 演员们结合音乐将木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舞蹈精灵,将“嫦娥”和“梁祝化蝶”演绎得出神入化,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木偶戏
2023-09-16 18:21:00
新版《梁祝》(文旅融合版)首演
...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耳熟能详的唱段响起,新版《梁祝》(文旅融合版)在杭州蝴蝶剧场上演。新版将剧情压缩至80分钟左右,但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会、英台哭坟、化蝶等经典片段
2023-09-19 15:01: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