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常碧罗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反诈防骗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近日,南川法院干警走进书院中学,为学校20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反诈防骗法治宣传课。
“你所在的小区近期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要求小区所有业主录入人脸信息,今后所有人进出小区均需要刷脸进入。对此,你是否同意?”
“有一天,你在某网站上看到一篇工作信息,只要将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出租给对方,银行卡可以赚钱的信息,你是否愿意尝试?”
“你通过交友软件在网上认识了一名网友,并确立了恋爱关系。突然一天,对方以发生车祸为由,向你借钱,你借还是不借?”
法院干警从生活、工作、交友三个方面出发,在课堂开始时抛出问题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进行思考。
“刷脸入门很方便,我愿意尝试”
“不对,录入刷脸系统有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不能出租自己的电话卡,会导致很多法律风险”
“不能轻易借钱给网友,但是核实后应该可以”……
同学们对三个问题众说纷纭,法院干警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引入相关法条,结合根据南川法院实际案例改编的“大学生出租银行卡案”“宫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案”“女扮男装诈骗案”“富婆‘琪琪’诈骗案”向大家普及防诈骗相关法律知识,并针对每种诈骗手法,详细讲解了其特点以及防范措施。
讲解完毕后,法院干警再次提起先前的三个问题,同学踊跃举手回答,纷纷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人脸信息、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名字等属于个人信息,在无法律授权和保护的情况下,强制要求录入刷脸系统有信息泄露的风险,我们可以拒绝。”
“将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等出租给他人是高风险行为,面对此类诱惑应该果断拒绝,我们不能轻信陌生人推荐的所谓生财之道。”
“网上‘情侣’不靠谱,要谨慎交友,增强防范意识,对网友的转账要求说‘不’。”
课后,书院中学老师与法院干警热情交流:“法院的普法活动落到了实处,法院干警通过法治课堂为学生们种下法治的种子,这颗种子将陪着学生发芽成长,让学生免受诈骗的侵害”“这节法治课十分有意义,案例生动有趣,孩子们听得过瘾,增强了防诈骗意识和能力,激发了同学们对法律知识的浓厚兴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