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徐先英:以沙为伴 与沙共“舞”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7 18: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3月17日电(王牧雨 张云文)“出生见的是沙子,中小学时看到的是沙子,上大学又学的是沙子,工作又和沙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徐先英出生于甘肃武威市民勤县,他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从小与沙为伴、潜心治沙,今年年初,徐先英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徐先英:以沙为伴 与沙共“舞”

徐先英(左)在研究沙生植物根系。(资料图)张云文 摄

小时候的徐先英觉得沙子可恨又可亲。可恨的是沙子会掩埋农田、打断庄稼,父辈们不得不在田埂上插一些树枝形成“挡风墙”保护田地和庄稼。可亲的是大红柳岭子留下了童年的欢笑,沙梁上会有一些沙枣树、胡杨树,天气好时和小伙伴们结伴去玩,沙丘就成了童年快乐的天堂。

20世纪80年代,徐先英从内蒙古林学院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与沙漠再续前缘,进入当时还在武威市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在甘肃境内沙漠前沿开始了治沙工作。

1986年,徐先英参加了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盐渍化沙地适生树种选择及抗逆性造林技术研究”,在茫茫沙海之中实施造林试验。经过5年时间,项目组成功筛选出了适宜盐渍化沙地造林而又抗逆性强的东疆沙拐枣、红皮沙拐枣、甘肃柽柳、短穗柽柳,丰富了当地的造林适宜树种,这些树种已大面积被推广应用于造林生产。

徐先英:以沙为伴 与沙共“舞”

徐先英在观察梭梭生长情况。(资料图)张云文 摄

之后,徐先英又参加了国家“八五”攻关协作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建设与水分平衡研究”,主要负责沙区土壤水分测定工作。他每天都泡在沙漠中的试验区里,早出晚归,风餐露宿。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徐先英啃下了硬骨头,圆满地完成了科研任务。

年轻的徐先英被聘任为工程师,成了研究所的中坚力量,下农村,跑野外,布置试验,测定结果,撰写研究计划和总结,主持或参与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通过系统研究,他找出了多种植物的耐盐极限,对封沙育林育草区进行放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20世纪90年代开始,武威市古浪县山区群众易地搬迁到黄花滩乡黄花滩村,但很快又被南侵的腾格里沙漠赶回了山区。为此,作为甘肃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甘肃河西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治理、监测及沙产业开发”得以迅速实施。项目由徐先英主持,试验地就在黄花滩村。

徐先英:以沙为伴 与沙共“舞”

徐先英(左)在测试研发的草沙障压沙机。(资料图)张云文 摄

徐先英带领课题组人员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每天步行十几公里往返沙区,和大家一起设沙障、栽树种。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徐先英课题组终于在该村建立了由“前沿防风阻沙林带-固沙林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封沙育林育草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治理模式,并试验示范3000亩,有效治理了当地的沙害。

被誉为“中国治沙魔方”的沙障草方格是目前常用的工程压沙手段,就是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一半自然竖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以此来阻挡沙子的流动。但这个方法要靠“人海战术”,随着劳动力短缺及成本上升成为防沙治沙面临的制约因素。

徐先英团队最初从独轮车的原理受到了启发,通过人拉独轮车,让车轮取代铁锹,后来在压沙设备上安装了牵引系统,经过反复实践,研发出第四代沙障机“小型手扶式沙障机”。新一代机器爬坡能力、轧槽深度、操作规范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台机器一天可以完成四五十亩的工作量,效率是人工的4至6倍,每亩地可以节约成本250元(人民币)以上。

徐先英在治沙领域成绩突出,1996年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农学院学习,从此,他开始更多地在国际视野下审视防沙治沙,不断参与国际项目,与国际治沙人频繁交流。

他先后参加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与持续农业”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非洲荒漠化国家防治沙漠化技术合作与沙产业开发”和“中国——联合国合作非洲水行动——利比亚沙漠区干旱预警机制及适应技术研究”。

“在对外合作交流过程中,我们不仅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将甘肃的治沙故事讲给了世界听。”徐先英说。

“‘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属于整个治沙行业和甘肃治沙人的荣誉。”去年退休的徐先英仍在忙碌着一些课题的事情,时不时到沙区去考察,依旧活跃在治沙“舞台”上。(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甘肃武威“万人压沙”:荒漠中织起“沙漠魔方”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兰州3月19日电(戴文昌)早春时节,甘肃武威市治沙工程按下启动键,当地15000多名干部群众在腾格里沙漠南缘义务压沙,以人工铺设草方格方式设立沙障。草方格沙障
2024-03-19 19:16:00
压沙护绿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日报记者 金奉乾3月春风暖,压沙正当时。3月13日上午,武威市凉州区2024年春季义务压沙活动在腾格里沙漠边缘长城镇新红路区域拉开序幕,上万名干部群众走进沙漠,扶犁开沟,挥锹
2024-03-18 05:02:00
中国防沙治沙展现更多科技力量
...技助力“三北”工程林草机械装备演示活动近日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光伏园区举办。履带机器人挖坑机、压沙机、履带式沙障机等防沙治沙、林草灾害防治等先进机械装备展出后,引发关注
2024-06-18 14:01:00
...自:甘肃日报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寒冬时节,在武威市凉州区腾格里沙漠腹地压沙现场,党旗飘扬,人头攒动,一派大干快干、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12月14日下午2时许,当记者沿
2022-12-19 04:50
...沙漠边缘阻击战·民勤昌宁西沙窝项目开工仪式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举办,其标志着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正式启动,这是继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2023-09-24 16:35:00
林草系统1集体1个人获“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称号
...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称号。其中,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和武威市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姜莉玲入选。甘肃省治沙研究所1980年成立,前身是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建立的甘肃省民勤治
2024-06-03 10:14:00
甘肃金塔:防风治沙又一春 戈壁县城添新绿
...李永华说,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金塔县无数治沙人年复一年战黄沙、铺绿荫,在县城四周夯实了道道“绿色长城”,以此来保护县城生态环境。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属于
2024-03-26 13:56:00
古浪:人工压沙种植成活率高达85%
...徐延山埋沙……他们,都是参与治沙的村民,来自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白家窝铺村。这里是位于腾格里沙漠甘肃、内蒙古交界处的大红豆子梁,也是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第
2023-05-29 16:1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7日,武威市2024年春季义务压沙植树活动在民勤县拉开序幕,7000多名干部群众开启新一轮的锁黄沙、植新绿工作。据悉,此次春季义务压沙植树活动,计划
2024-03-28 17: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