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的那些发小们,真的是顶级人才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3 16:41:00 来源:戏说三国

网上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刘邦的同乡发小,都是一些引车卖浆、鸡鸣狗盗之徒。但是后来证明他们都是顶级人才,当了大官。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刘邦的那些发小们,真的是顶级人才么?

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的说法。要说刘邦的那些发小们,最后都当了高官,这话不假。但要说他们是顶级人才,却是一个笑话。

刘邦的那些发小们,真的是顶级人才么?

我们来分析分析。

刘邦的那些发小们,主要是武将。作为武将,带兵打仗,自然就是他们的本分。那么,他们带兵打仗的能力如何呢?

还真的不行。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

刘邦的那些发小们,真的是顶级人才么?

其一,当年刘邦准备封大将的时候,刘邦的那些发小们,都跃跃欲试,以为刘邦会封自己。但是最后,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刘邦多年都没有拜过大将,而拜的第一个大将,却是一个外人韩信。由此可见,刘邦的那些发小中,真的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

其二,当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后,整个战争,基本上分两线作战。一条线由韩信带领打仗,另一条线由刘邦带领打仗。最终的结果是,韩信节节胜利,而刘邦则节节败退。刘邦身边的将领,主要就是他的那些发小们。能说他的发小们是个会打仗的人才吗?

其三,刘邦建国后,把韩信杀了。后来,刘邦率兵攻打匈奴,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如果是韩信在,刘邦能吃这样的败仗么?显然,跟随刘邦打仗的樊哙、周勃、曹参、灌婴等人,确实都是一些庸碌之才。

其四,刘邦在生命的最后那些年,衣锦还乡。在家乡的时候,他唱了一首《大风歌》。这首《大风歌》,前面两句都比较欢快,但是最后一句“安得勇士兮守四方”却低沉郁闷。刘邦想说什么?就是说他的那些发小哥们儿不行,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能力,没有能够为他平定四方。

刘邦的那些发小们,真的是顶级人才么?

除了打仗以外,他们还做过什么呢?这些事情做得怎样呢?

除了打仗以外,还做过其它事情的人有这几个:曹参、周勃、周昌、萧何。

曹参在历史上是获得过美誉的。他之所以获得美誉,是因为他的一个“萧规曹随”的故事。他当了宰相以后,基本上不做事,整天喝酒。这样一直喝了三年,三年就去世了。

历史上之所以赞扬他,是说他不做事,是为了给老百姓休养生息。不过,应该说,这只是一种客观效果,并非他主观的想法。曹参主观上是怎么想的呢?是他认为,刘盈不是吕后的对手,没有必要听刘盈的,搞出那么多改革的事情。曹参实际上是在迎合吕后。而且他在当宰相的时候,吕后对刘邦的那些儿子们,几乎斩尽杀绝。但是作为宰相,却不加劝谏,袖手旁观。这不能不说,是曹参无能的表现。

周勃是明显没有行政能力,同时政治智慧又很低的人。在把刘恒迎到长安当皇帝的时候,一见到刘恒,就说要单独和他说说话。可是刘恒不理他,说有什么话,就当着大家说。

接着,周勃当宰相,刘恒问他几句话,他立刻就答不上来,最后自惭形秽,辞职回家了。回家后,担心刘恒害他,以至于见到刘恒的使者时,还把甲胄穿在身上,结果被抓捕入狱。如不是薄太后,他可能就死在狱中了。

刘邦的那些发小们,真的是顶级人才么?

相比于后来以同样情况把刘病已接到宫中当皇帝的霍光来说,周勃的水平差得太多了。

周昌是一个直臣。刘邦因为他是一个直臣,因此让他保护刘如意。很明显,刘邦看走眼了。让一个直臣去保护刘如意,他怎么能应付得了那么复杂的政治斗争呢?结果,吕后非常轻松地就把刘如意从他身边夺走并杀死。周昌只能郁闷而死。

这一点,也说明了周昌自身确实没有什么能力。如果他真有能力,未必就不能保护刘如意。刘肥都通过割地给吕后女儿鲁元公主的方式,保全了性命,难道周昌就给刘如意想不出一点办法?

相对来说,刘邦的发小哥们中,有点本事的就是萧何了。

不过,严格地说,萧何其实并不算刘邦的发小,他和刘邦的关系并不亲密。有个例子可以证明。吕太公办乔迁宴的时候,当时萧何给他当司仪。萧何规定,贺礼一千以上的坐堂上,贺礼一千以下的坐堂下。刘邦走来,随口就说一句贺礼一万。吕太公准备把刘邦迎到堂上坐,但是萧何告诉吕太公,刘邦是胡说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萧何与刘邦的关系并不好,如果很好的话,萧何会揭穿刘邦么?因此,说起来,萧何也算不得刘邦的发小。

由此可见,刘邦的发小哥们儿中,真的没有一个算得上顶级人才。他们之所以当了大官,无非就是贴着刘邦,“鸡犬升天”而已。

(参考资料:《史记》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3 2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汉开国皇帝众多狐朋狗友,竟都是顶级人才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其能力是无可置疑的。但是皇朝的建立仅仅靠一人也是不现实的,没有手下的那些将领,刘邦也达不到后来的成就,而当年跟随在刘邦身边的那些狐朋狗友也为刘邦立下了汗马
2023-05-21 09:32:00
刘邦身边人才很多,萧何为什么看重韩信?
...的历史故事,其中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经典的一个。可是刘邦身边的人才有很多,萧何为什么会如此看重韩信呢?其原因有三点。1、韩信有战事经历韩信有战事的经历,这让萧何认为韩信是懂军事
2023-05-15 21:51:00
萧何害死韩信后,贪污不理政、修房不建墙
...从胯下之辱,到国士无双,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没有刘邦的两汉400年江山。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
2024-05-26 15:43:00
为什么人才愿意追随刘邦?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天子,从一介平民,到建立西汉帝国,刘邦只有了七年时间,开创了历朝历代通过战争建立新王朝的时间最短纪录,并且在当时,刘邦能够击败千年一出的战神项羽,实属罕
2023-08-24 16:45:00
汉初时期:韩信与萧何的功劳比较
...与张良,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和策略指导,为刘邦建立大汉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韩信与萧何的功劳尤为突出,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才华,成为后人评说不休的话题
2024-02-27 07:18:00
萧何的识人智慧:发掘韩信的潜力
萧何是刘邦开创西汉的第一功臣,其辨人识人的本事绝对是一流的,他为刘邦引荐了不少谋臣良将,经萧何推荐的将士大部分在开国之初建立了赫赫功勋,其中最重要的要属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自古以
2023-11-03 15:35:00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萧何公元前206年左右的一天,刘邦得到了一个让他大吃一惊的消息。萧何趁着夜色跑了。据《史记》等书记载,刘邦入蜀之前,谋士张良曾向刘邦献计,让他一把火烧
2023-01-31 19:31:00
韩信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曾这样评价过韩信“战必胜,攻必取”,由此可见韩信在军事上面还是有一定才能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士,早期投靠项羽之后,
2023-08-18 14:20:00
刘邦能够战胜项羽,并不是因为他自己的能力是多么的强,是因为他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懂得运用身边人的才华,并且能够做到虚心纳谏刘邦身边的人才帮助刘邦争霸天下的大功臣有三个,他们分别为韩
2024-05-23 20: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