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月7日,外媒报道称,保时捷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吸引力下降,这让欧洲高端汽车品牌面临更大的问题。
近期,保时捷与其中国经销商之间的纠纷,可能促使欧洲汽车制造商重新思考在华保持竞争力的战略。据了解,该事情的起因是保时捷在华销量大跌,纯电车型无人问津,导致经销商亏本卖车。而保时捷中国此时却选择压库存,激化了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导致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发起集体抗议和抵制。
2023年,保时捷在华交付量下降了15%,并且今年形势继续恶化,迫使经销商为了达到销售目标而对其纯电车型进行打折,其价格甚至到了亏损的地步。此前据媒体报道,保时捷电动跑车Taycan最高优惠超30万元,保时捷电车没有油车好卖,另外新款即将上市,所以Taycan的优惠力度是所有车型里最高的,整体折扣大致在七折左右,这样算120多万元的车价,算上购置税,落地在80万元至90万元左右,就这样,对销量的刺激效果有限。
无论从需求还是供应来看,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23年,中国汽车注册量将攀升至约2,580万辆,增幅约为11%。
但欧洲汽车制造商却遭遇了麻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在全球共交付77640辆新车,同比下滑4%;其中,中国地区共交付16340辆,同比下降24%。法拉利第一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5%。奔驰和宝马第一季度在华销量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售价35万元以上的德系汽车仍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但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宝马、奔驰和奥迪等品牌曾经在售价25万元及以上的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的市场份额为60%。然而,短短三年内,这一比例下降到45%,销量被特斯拉、比亚迪、AITO问界、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抢占。
随着搭载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尖端的电池和汽车技术等新技术的国产车新车型迅速进入市场,大家觉得德国汽车制造商在高端领域的主导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在电车领域,一些国外老牌汽车制造商并没有什么优势,想靠品牌加持卖高价,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国产高端电车的崛起,发布会上各种新技术令人大开眼界,相比之下,国外汽车厂商毫无竞争优势,大家觉得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