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侵略者为什么没有直接灭亡清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7 10:08:00 来源:戏说三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侵略者为什么没有直接灭亡清朝?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象图

自1840年,清政府的大门被打开之后,当时正处于极度巅峰和疯狂状态的英法联军已经攻陷了北京城,但是为何没有直接灭了大清呢。

说实话,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清政府在和列强的多次交锋中,战斗力实际上一直很稳定,因为每次都是惨败。到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皇帝仓皇出逃,京城陷落,象征皇权的圆明园又被烧成了一片焦土。

按照惯例,在这个时候如果英、法联军及政府直接宣布清朝灭亡,再收拾其它的残余势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可是,他们偏偏没有。

有的朋友可能说,列强之间相互牵制,谁也难以独占中国,或者说因为中国太大了,他们吞不下这么大的国家。

我客观的讲一下,即使列强再怎么互相制衡,大家一起分赃的话,无论是多分点还是少分点,都比不分强吧。

举个例子,好比你和几个同伙打劫了一个亿,哪怕你就是分赃500万,即使心里再不愿意,我觉的500万这个一夜暴富的钱你也会接住,总不至于因为怕分赃不均就放弃这事儿吧?

再说列强吞不下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大家可以去搜一搜相关资料,再同时期英帝国的殖民地有多大,大英鼎盛时期的殖民地达到了3500多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亚洲、非洲、美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仅仅英属印度就是个庞然大物,国土面积仅次于大清,更何况还有俄、法、美、日等国家,他们也是会来帮忙的。

所以,如果说列强吞不下大清,这个明显是有悖于事实的。

那么,殖民列强没有灭亡并吞噬掉清朝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长远来看,相比于灭掉大清之后由列强直接统治,这个管理成本太高了,所以没必要。

大清不像其它殖民地那样要么文明程度较低,要么一直松散没有共主,清朝是那么时候列强们面对的唯一一个有上千年大一统观念的国家。

在这片土地上,大家已经习惯于有一个强力的大家长来管着,如果一旦没了朝廷,形成了权力真空,那么各省的督府必然会乘势而起来争夺皇帝宝座,大家互相攻伐,乱成一团。

大家看看历代改朝换代的时候就知道,少则有几十年,多则呢,就三五百年也说不定。

这个局面别说英、法了,我估计就连耶稣他老人家来了也没有办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侵略者为什么没有直接灭亡清朝?

说到底,本质上英、法等列强是来赚钱的,谁有心思没完没了的管你的家务事儿呢?而且如果华夏大地被搞成一锅乱粥,这样经商环境都被破坏掉了,还在这玩个球啊。

再不然的话,就必须出动庞大的军队,一下子把各方争夺皇权的势力都给打趴下,而且常年驻军在这里。但是这样一来,军费的开销就会过于庞大,再者对于其他殖民地的控制就会大大的削弱,很容易出现遍地开花的事儿。

所以说白了,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还不如保留大清,让他做列强在华的利益代言人,这样就可以长久的收割,还不费劲。

往近了说,英、法攻陷北京其实完全是个意外,如果他们是有备而来,想要灭掉大清,绝对不至于出动那么一点人。

那他们来是干嘛的呢?说出来你都可能不信。

大清继承的是咱们华夏的儒家文化,素来是以礼仪之邦自居,但是它又同时拥有不讲信用,不遵守贸易规则的优良传统。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完之后,清政府一直拖拖拉拉就不想履行,英国除了鸦片以外,其它的商品仍然进入不了中国的市场。

还有《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允许英国商人可以不受干扰进入广州城做生意,这些都没有落实。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英国人就多次交涉想要进广州城,然而每次都被大清的太极拳给稀里糊涂的化解。

1844年,英国人要求进广州城,两广总督耆英说,两年之后让你进城。两年之后英国人又来了,可是发现又被忽悠了。

英国政府于是意识到,外交对话没有用,得给清朝上点手段了。1847年的4月1日,900个英军突然发起进攻,占领了虎门,还有珠海的炮台。耆英立刻服软,又开了两年的支票。

两年之后,耆英一溜烟调走了。估计这哥们心里还想着“我哪管背后洪水滔天啊,我先撤了”。

英国公使文翰说,如果不能如期进入广州城,英国将采取军事行动,甚至不惜将战火向北燃烧。

大清则是接着打太极,这事儿来来回回,又拖到了1854年。当时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收到英国的照会,要求允许英国人进入广州。但是这叶名琛因为是刚上任,不知道是背后有人受意,还是自己不懂深浅,直接对英国说了个“no”。

英国人这下死了心了,提出了三次照会,然而每次都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

于是,英国港督宝宁,他就直接率军舰北上了。军舰开到大沽口,英国提出了18个要求,咸丰皇帝一看,人家大老远来了,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啊,于是答应了3个不疼不痒的要求,这列强于是就被彻底激怒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侵略者为什么没有直接灭亡清朝?

咸丰皇帝画像

但这时候呢,英、法在别的地方也有麻烦,就没有直接发动战争,双方持续拉扯,在一次次的被忽略的过程中,英国的愤怒值越来越高,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就越来越多。

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英、法派巴夏礼去谈判,双方代表在通州进行谈判,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因为大清几乎一口气答应了英法的所有的要求,但最终因为“英国不接受向大清皇帝行跪拜礼”的问题,这事儿就没有出最终结果。

于是,巴夏礼就回去了,结果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

大清派人出来打闷棍,指示僧格林沁将巴夏礼一行39人截拿扣押,押往北京作为人质。,这才有了后来的京城陷落,还有火烧圆明园。

因为,当英法联军抢劫了北京以及圆明园之后,要求清政府归还39名人质,可是39名人质,生还的仅有18人,其余归还的全是尸骸,其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的尸体是七至八块。英国公使额尔金和司令格兰特见到人质和尸体后,认为只有毁圆明园才能给中国皇帝极大的打击。

圆明园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被烧毁的。

说到底,英、法两个强盗,派一小撮军队摆在大清的门口,也不过是想吓唬吓唬大清,利利索索答应他们的通商条件就行了,事情一步步演变成这样,实在是超乎意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范汝增:太平天国革命史上的英勇斗士
...略者的正面交锋。宁波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1840年鸦片战争后被开辟为商埠,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侵略中国的重要据点城市之一。太平军对宁波的进攻,引起了外国列强的极大恐慌。范汝
2023-10-27 07:42:00
清朝是如何在末期坚持了72年才灭亡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这场战争标志着我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清朝打败了,签订了《南京条约》,标志着清朝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虽然之后内忧外患不断,但是清朝还是坚持到1912年灭亡
2024-06-20 21:23:00
鸦片战争爆发后,耆英调署杭州将军,后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与伊里布同赴浙江与英军议和。1842年,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翌年
2023-02-25 16:40:00
忠诚勇将:僧格林沁的英勇传奇
...1855年击溃太平天国北伐军,化解京师危机,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于大沽口挫败英法联军,取得对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开战以来首次胜利,被称为“国之柱石”,与曾国藩合称“南曾北
2023-09-06 00:15:00
圆明园被洗劫一空,为何故宫却完好无损,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历经了长达百年的战争。漫长的动荡岁月带给带给人们沉痛的伤害,而对于我们脚下的大地,也是一种破坏。可以说,中华大地已
2023-08-21 17:40:00
鸦片战争中,道光为什么不抵抗呢
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因为战败求和,不仅签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更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揭开了中国屈辱史的序幕。整个战争中,英国出动不到两万人竟然可
2024-02-12 06:37:00
清王朝第一昏君,做了这3件事致使清朝走向衰亡
...罪人。那他作错了哪三件事呢?一,无能之辈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军队尚有胜算的情况下,竟然割地求和,附加赔款,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虽然面对敌军进犯,
2023-02-19 20:32:00
咸丰皇帝有哪三个坏习惯,现在有些男人很热衷
...中主持和局的投降派人物耆英,再次凝聚了人们对抗外国侵略者的决心。只是大清朝毕竟没落了,早已经不是经过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的对手,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军节节败退,咸丰帝
2024-04-10 19:41:00
清朝近百年的战乱,国库为何仍然丰厚
...家的经济和技术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中国意识到了与外部世界的巨大差距,并为之后的多次战争和侵略铺平了道路。这场战争实际上标志着中国被迫现代化的开始
2024-04-28 10: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